曾幾何時,戀愛雙方談婚論嫁的首要標準,就是彼此是否有房有車。
也難怪,畢竟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有錢的夫妻未必幸福,但貧賤夫妻百事哀。
長時間以來,有房有車等“硬性要求”,幾乎成為了新婚男女所必須要跨越的關卡。
但在相親市場,或者說青年男女彼此相識的交友圈里,人們對婚姻伴侶的要求卻已悄然改變。
有房有車已經成了過時的老黃歷,“三無男女”變成人們爭相追逐的香餑餑。
那么,“三無男女”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無不良嗜好
這“三無”的第一“無”,就是無不良嗜好。
為什么沒有不良嗜好這一點,能夠獲得許多異性的青睞?
這就源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一句婦孺皆知的諺語上。
人人都有自己的習慣與嗜好,而這些嗜好里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好的嗜好,如喝茶、跑步等,或能修身養性,或能增益身體,都是些利人利己的好事情。
而不好的嗜好,如抽煙酗酒等,不僅對自己的身體有害,也會影響到身邊的其他人。
對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朋友,或許個人的某些不良嗜好并不會對他們造成嚴重影響。
但從終身伴侶的角度來看,沒有不良嗜好絕對是非常加分的項目。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終身伴侶是一個煙不離嘴的老煙民,那就意味著后半生你要一直生活在一個煙霧繚繞的環境當中。
可以說,這樣的生活對于一部分敏感的青年男女來說,必然是宛如地獄般的生活。
除此之外,長期抽煙的煙民,對子女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一方面,子女從小就被動地吸入二手煙,會對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危害。
另一方面,長期吸煙也會對子女產生不良的誘導作用,可能讓子女也染上吸煙的不良習慣。
再說酗酒,適度喝酒并不能算不良嗜好。
但有些人在喝酒這方面可以說是毫無尺度,不僅天天喝,而且喝起來也是沒完沒了。
不僅喝起來沒完沒了,在醉酒后還會“發酒瘋”,酒品極其的差。
相比吸煙,伴侶酗酒所帶來的危害更為直接。
生活在一個充滿二手煙的環境里,長此以往可能在未來某天會患上疾病。
但如果伴侶酗酒,那在伴侶醉酒后你很有可能與之發生沖突,甚至釀成家暴的悲劇。
對于子女而言,有一個酗酒的父親或者母親,往往會讓他們的整個童年產生陰影。
這種陰影是比家長吸煙的危害更為深遠與強烈的。
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個酗酒的父親或者母親,那幾乎就注定了童年不幸。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才讓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的現代青年男女在選擇伴侶時更加看重對方是否有不良嗜好。
畢竟伴侶是將要陪伴自己終生的人,而自己的子女也會受到伴侶的深刻影響。
二、無家庭負擔
這“三無男女”的第二個“無”,指的就是無家庭負擔。
那么可能很多讀者就會好奇了,什么叫做“無家庭負擔”呢?
贍養老人、養育子女是人生于世的責任與義務。
無家庭負擔,難道是要求對方必須是個孤兒?
當然不是,這里的“無家庭負擔”,并不是指家中老人全部去世。
而是指對方家庭里的老人和弟弟妹妹,不需要新婚夫婦去贍養與撫養,也就是所謂的拒絕“嫁過去扶貧”。
現在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日趨完善,很多老職工退休以后,他們自己的養老金、退休金就已經足夠生活。
不需要子女贍養,有些甚至還能給子女補貼一些。
另外有一些獨生子女家庭,或者自己在家里排行老小的青年男女,沒有年紀更小的弟弟妹妹需要撫養。
這樣“上無老人要贍養,下無弟妹要撫養”的青年男女,自然也就成為了注重享受生活的青年異性眼里的“香餑餑”。
除了父母和弟弟妹妹的贍養和撫養以外,無家庭負擔,實際上與當年的“有房有車”也存在著一定的相似之處。
一方面,無家庭負擔,就意味著家庭沒有債務傍身。
這其實是大可以理解的,畢竟很少人會愿意與一個家中負債累累的人結婚。
青年男女結婚都是為了奔向新生活的,可人家還沒進門,你就要求人家跟你一起還以往的債務,這有誰能接受的了?
另一方面無家庭負擔,也暗含了全款買房買車的意味。
畢竟,雖然房子和車子都是歸新婚夫婦所共有的財產,即使有房貸或車貸,也不存在誰幫誰還債的問題。
但別人在擁有更多選擇時,自然而然的也會更傾向于選擇家中全款買房買車的人。
而房貸車貸也是家庭債務的一部分,可以說無家庭負擔這一項就讓許多貸款買房買車的青年男女無法滿足。
最后一點,無家庭負擔實際上反映了當代青年男女對物質生活更高的要求。
標題中提到,相比于有房有車,“三無男女”時下更受歡迎。
這或許會讓讀者們認為,當代的青年男女沒有過去那么“物質”了。
但事實上僅無家庭負擔一項,就達到甚至超越了以往的青年男女們在結婚時的物質要求。
俗語云“養兒防老”,在我國的傳統思想當中,父母既然把你養大,那你天經地義地要為父母養老。
而無論是新丈夫還是新媳婦,作為一個家庭的新成員也理所應當地要承擔起贍養父母、撫養弟妹的義務。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能夠依靠自己的退休金實現“老有所養”,不需要再花費子女的錢。
而伴隨著計劃生育政策幾十年來的推行,許多當代青年都是獨生子女,也無弟妹需要撫養。
選擇經濟壓力更小、生活條件更好的家庭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但這種現象的背后,也反映出當代青年男女更加享受自身生活、不愿承擔家庭義務的內心傾向。
三、無狐朋狗友
“三無男女”的第三“無”,指的就是無狐朋狗友。
當今社會里,人與人之間都存在著許多聯系。
每個人都擁有著自己的朋友群體,沒有人能夠完全隔絕于世、獨自生活。
在我們的朋友當中,有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也有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實際上是十分巨大的。
而在當代的青年男女看來,一個人所處的群體是什么樣,那么這個人也會是什么樣。
如果身邊都是一些與人為善、工作勤奮的實干派,那么這個人一定也十分踏實。
如果圍繞在身邊的都是一些整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街溜子,那么這個人再好也好不到哪去。
試想一下,在你選擇伴侶時,如果其中一位身邊都是真誠友善、勤奮工作的朋友。
他們一群人除了工作就是家庭,既事業有成又家庭和睦。
而另外一位,身邊都是一群油嘴滑舌、說話九假一真的人。
即使你對他們兩人都并不十分了解,但相信基于對他們各自朋友群體的判斷,你也會選擇前者作為自己的伴侶關系發展對象。
這時候可能有讀者會說了,難道我跟什么人交往就能代表我一定是什么樣的人?當然不一定是,但這也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小的時候,我們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
像孟子這樣的儒學大家在小的時候都難免受到環境影響,不能專心學業,以致其母親不得不三次搬家。
可見環境影響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而在所有的環境影響因素里面,朋友的影響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個。
以學生時代為例,在轉入一所新學校以后,如果和班級中品學兼優的同學們在一起玩,那他們在學習時也會帶動著你一起學習,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相反地,如果和班級里調皮搗蛋、游手好閑的同學們在一起玩,那你在學習時也會受到他們的干擾,情不自禁地想要和他們一塊玩,從而耽誤了自己的學業。
總而言之,朋友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
自然而然地,只有很少甚至壓根沒有所謂“狐朋狗友”的人,才能成為異性心中完美的終身伴侶。
結語
時代在不斷進步與發展,青年男女們對終身伴侶的要求也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
有“有房有車”風靡一時到“三無男女”備受青睞,反映出青年男女們對伴侶的要求從物質層面發展到物質、精神全方位要求。
這也意味著以后青年人結婚已不再是只在乎外在或者只在乎內在,而是內在和外在都要符合要求。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水大叔.2024.7.4.發現沒?找對象,有房有車已經過時,“三無男女”卻成了香餑餑 不破不立.2024.7.11.“三無男女”的逆襲:愛情市場的新寵 tG老哥愛玩車.2022年相親風向變了:有車有房不再受歡迎,“三無男”成香餑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