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時間,緬甸的板瓦從喧囂恢復到了平靜,而我們的國門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最可愛的人的守護,我們的邊疆才一直保持安寧和平靜。
在緬甸的板瓦的門外,里三圈外三圈的圍滿了緬甸的難民。其實戰亂中的緬甸人真的很可憐,很無助。當一個地方的人民沒有政府的保護的時候,就會成為野心家的魚肉,好在板瓦的人也是克欽族人,估計他們同族人不會自相殘殺。、
接下來,我們看看板瓦在激戰中,和激戰結束后的對比。
激戰中,到處都塞滿了逃難的汽車和人群;而戰爭結束后,到處都是垃圾。這些緬甸的志愿者正在打掃垃圾,激戰時塞滿的汽車逐漸都已經回家了,街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幾輛汽車和零零星星的幾個行人。
街道的混亂就連緬甸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他們自己組成了志愿隊,來清掃街道的垃圾。護送留下來的人回家。
初到板瓦的克欽軍,做夢沒有想到,板瓦拿的有這么順利。丁英手下的邊防軍和民團,可謂是不堪一擊,稍一接觸。就紛紛望風而逃。可以說是聞風喪膽。甚至很多的民團的成員直接就把軍裝一脫,武器一丟,化妝成為平民逃跑,個個都是保命要緊,至于老大丁英是死是活,就沒人去管了。
克欽軍還在板瓦的軍事基地里面舉行換旗儀式,把原來的緬甸國旗換成克欽軍的旗幟,丁英民團名義上是緬甸的邊防軍,所以他們掛的是緬甸的旗幟。克欽軍一直揚言要獨立建國,所以他們不鳥緬甸的國旗。每到一處,克欽軍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換旗,旗一換,他們認為這地盤就是他們的了。
這旗桿的旁邊有兩口大鍋,是板瓦丁英民團的衛星信號接收天線,他們有什么消息需要和敏昂萊保持聯系,或者是接收敏昂萊的指示。都要靠這兩口大鍋,但現在,包括這兩口鍋的一切,都歸克欽軍所有了。
克欽軍并不打算對丁英民團的人斬盡殺絕,畢竟他們還都是克欽族人,有“同族”這頂大帽子。所以克欽軍對所有的丁英民團的人員發出公告。
就是告訴大家,我們都是克欽人,而克欽人不打克欽人,大家不要慌也不要急,沒飯吃的可以來克欽軍這里吃飯。有意繼續從軍的可以加入克欽軍繼續當兵,凡是加入了克欽軍的,大家都是戰友,一律平等。不愿從軍的可以自行離開克欽邦第一特區,自行去到密枝那或者其他城市。
克欽軍的這一招還真是很靈,那些被打散了的,一直餓肚子的丁英民團的殘兵敗將,紛紛投奔克欽軍,那些到處亂跑的散兵游勇也一下子找到了歸宿,街面瞬間恢復了平靜。這時,對這些可憐的失去了首領的民團成員來說,吃飽肚子是天大的事。
目前克欽軍暫停進攻甘拜地的1003營和大田壩的1001營,這兩個地方要打下來已經不難了,但他們打算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打算強攻,打算智取了。
目前各路有點臉面的人物在給兩邊傳話,估計是給剩下的丁英民團的殘部留下一個緩沖時間段。雙方能夠把戰場上的事,放到談判桌上,雙方坐下來和平解決,這對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