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說起歐陽修,大家可能首先想到就是這首《醉翁亭記》,而心目自然就會浮現出一個嚴謹的古代官員形象。
但如果稍微了解一下歐陽修,就會發現,他其實是一位非常幽默風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他非常的喜歡喝酒,但每次“飲少輒醉”,他非常愛花,曾勸大家“白發戴花君莫笑”,他胸中有“平山闌檻倚晴空”的豪情,也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細膩情感。
除此,他還是北宋時期的風流士大夫,寫過很多的香艷詩詞。以下這首詞,就是歐陽修因狎妓遲到,被上司責備,即興寫下的一首云雨詞,卻贏得滿堂喝彩,香艷了千年。
歐陽修23歲時進士及第,步入仕途,被委任到洛陽錢惟演手下做推官,在此期間他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他們經常一起切磋文學,飲酒作樂。
據錢世昭《錢氏私志》記載:歐陽修在洛陽期間,認識了一位年輕貌美的歌妓,兩人整日廝守,好不親密,并時常帶著她出席宴會。
一日,錢惟演在家中設宴,梅堯臣等人早早就到了,可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范仲淹才攜著歌妓姍姍而到。
眾人想打趣一下二人,于是錢惟演為歌妓:“未至,何也?”
歌妓久經風場,臉不紅心不跳的回答到:“中暑,往涼堂睡著覺,失金釵,猶未見。”
這個對這個欲蓋彌彰的解釋并不滿意,于是向歐陽修起哄說:“若得歐推官一詞,當為汝償。“
話說到這個份上,歐陽修也并未推辭,于是便即興寫下這首《臨江仙》,詞句含蓄又大膽,讀來香艷無比,但卻不污。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鳴,池塘上細雨蒙蒙;雨聲淅淅瀝瀝,滴在荷葉上發出細碎之聲。
這兩句生動地描繪了夏日傍晚,柳林外隱隱傳來雷聲,池塘上細雨飄落,雨滴打在荷葉上發出清脆聲響的場景,從聽覺角度入手,營造出一種清新而又寧靜的氛圍。一個 “碎” 字用得極為精妙,將雨聲與荷聲交織的狀態細膩地表現出來,仿佛能讓人聽到那清脆的聲音。
“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雨過天晴后,小樓西邊出現了一道彩虹,景色十分美麗。我倚靠在欄桿旁,直等到月亮從東升起。
這里的 “斷虹明” 三個字,將雨后彩虹的絢麗色彩和明亮的光線生動地展現出來,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而 “待得月華生” 則表現出人物在這美景之中的等待,或許是在等待心中的思念之人,也或許是在等待某種情感的回應,給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間。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有燕子從遠處飛回停在畫梁上,似乎在好奇地窺探屋內的情景;我連忙轉身回房,把精美的窗簾從玉鉤上放下。
那屋內到底發生了什么呢?竟然連燕子都不能偷看?別急,作者下面就告訴了我們的答案。
“涼波不動簟紋平。”
這句寫得含蓄且大膽,好像什么都沒說,但又好像什么都說了。
云雨過后,天氣也晴朗開來,轉身看床上的竹席,紋路就像外面的水面一樣,恢復了平靜,波紋不興,就像什么都未發生一般。
“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床頭放著水晶雙枕,旁邊還斜躺著一枚滑落的金釵。
“水晶枕”和“墮釵橫”,暗示了屋內曾發生的一切,說出了男女主人公的親密關系,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宋朝時期,狎妓不但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還被認為是一種雅事,因此這時期香艷詩詞有很多。
歐陽修這首《臨江仙》,柔美風流,但艷而不俗,清雅而自然。
除此,歐陽修還寫了很多的艷詞,如《卜算子》、《南鄉子》以及《夜行船》等。但也正是因此,他后繼才因《望江南》被誣告,仕途也差點被葬送掉。#秋日生活打卡季#
附上:
《臨江仙》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