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見財經
一位83歲獨居老太太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愉見財經”從來自嘉興的胡阿姨處得到的答案是——“我們潮著呢!”
上剪紙班、合唱班,用手機買菜購物、出行乘車、就醫掛號、拍攝短視頻……要問胡阿姨是如何過上這樣舒適而充實的樂齡生活的,她的秘訣在于常來“興家園”。開在嘉興凌公塘社區的興業銀行,長期以來為老年客戶打造豐富的“安愉課堂”,正成為老年客戶“為霞尚滿天”的新天地。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養老金融需求不斷擴大。去年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養老金融首次被列入金融重點工作。養老既是關系千家萬戶幸福安康的“民之關切”,亦是關乎社會發展和諧穩定的“國之大者”。
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與探路者,興業銀行自2012年率先推出業內首個養老金融綜合服務方案“安愉人生”以來,始終秉持“金融為民”的服務理念,深耕養老金融業務領域十余載。興業銀行的探索與領跑之勢,已不止體現在創新產品服務,更縱深體現在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養老金融生態圈,用心書寫具有興業特色的養老金融大文章。
發現者與思考者:
洞察養老金融新需求
Y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帶動居民的養老觀念逐步從“儲蓄養老”進階到“投資養老”,人們對養老生活的目標也從“生存型養老”轉向“品質型養老”,對我國的養老金融市場提出了新要求。
深刻洞察用戶群體、用戶需求變化,是優質服務的前提。興業銀行與旗下興業研究近日聯合發布的《養老金融發展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顯示,2023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規模已達2.97億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規模已達2.17億人,二者總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依據聯合國關于人口老齡化的劃分標準,我國已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人口老齡化將對我國經濟金融產生全方位影響——既對養老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期待,形成銀行業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的一大落腳點。同時,也為養老金融發展帶來了廣闊前景。
參考國際發展歷程來看,養老金融通常分為三大領域,分別是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國家往往在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進入中高度老齡化的社會階段,屆時,其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的發展已相對完備。因此,發達經濟體發展養老金融多側重于養老金金融領域。
相比之下,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相對較快,且呈現“未富先老”態勢?!栋灼分赋?,除主流研究所關注的養老金融問題外,我國還需要特別關注金融支持養老產業、養老服務發展問題,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廣義養老金融體系。
具體而言,根據《白皮書》,在養老金金融領域,我國已基本完成三支柱養老金體系建設,養老金投資范疇也在持續擴充。截至2023年末,我國養老金三支柱體系合計余額約為13.54萬億元。
在養老服務金融領域,針對備老群體和老年群體的投資和養老保障需求,我國金融機構已陸續推出養老保險、養老儲蓄、養老理財、養老基金等一系列金融投資產品,部分商業銀行還探索推出了養老服務專屬品牌等。
在養老產業金融領域,我國發展呈現“政府出資為主導,保險公司、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特征。
在此背景下,為全力支持銀發經濟和養老體系建設,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正在持續構建養老金融體系,普遍提升對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銀發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為推動養老向“享老”轉變,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這其中,興業銀行是兼具創新性與代表性的樣本之一。
探路者與先行者:
領先打造多層次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Y
作為國內養老金融的先行者與開拓者,如前文所及,早在12年前,興業銀行就推出了國內首個養老金融服務方案“安愉人生”,目前,該行已服務50周歲及以上客戶逾2600萬戶,管理綜合金融資產超過1.8萬億元。
來自廈門的林伯就是興業銀行首批安愉客戶中的一員,他一路見證了興業養老金融服務的變化與溫暖。“興業銀行的養老規劃服務真是越來越貼心啦!不僅有溫馨舒適的物理網點,工作人員還耐心細致地為我們講解養老規劃的重要性,幫助我們的資產制定個性化養老規劃?!绷植f道,“更令我感動的是,他們還能通過流動服務車把服務送到家門口,上門為我們這些老年人辦理業務,十分貼心!”
最讓他歡喜的,還要數“安愉人生俱樂部”。走進俱樂部,茶室、閱覽室、書法室……各種休閑空間一應俱全,老年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活動。其中,“安愉課堂”作為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金融與生活學習平臺,涵蓋手機應用、中醫養生、娛樂社交、國學文化等多個主題,讓林叔叔這樣的老年人在汲取新知、跟上時代步伐的同時,享受老年生活的樂趣。
在興業銀行全國各地的分行中,類似這樣的俱樂部還有30余家,覆蓋上海、福州、杭州、成都等多地。 歷經數年耕耘,興業銀行先行先試,在落地一批“首批”“首個”養老金融服務案例的同時,已搭建起以“養老保障、薪酬規劃、增值權益、活動平臺”為支撐的“安愉人生”一站式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業務布局。
其一,在養老金金融業務方面,興業銀行首批獲得個人養老金業務開辦資格,搭建了全鏈路、一站式的養老金融服務生態,截至2023年末,該行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數、累計繳費規模、在銷產品總數均居行業前列。
其二,在養老服務金融方面,興業銀行除了率先推出養老金融服務方案“安愉人生”外,還持續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如推出安愉儲蓄、安愉信托、安愉理財等養老金融產品,積極推進適老化改造,為老年客戶設計和提供增值權益,搭建老年客戶活動平臺。
其三,在對養老產業金融支持方面,興業銀行不僅探索對不同類型養老企業進行多樣化融資支持,還結合自身作為國內“綠色金融”先行者的優勢,為養老產業發展提供綠色動能。
截至2024年6月末,興業銀行養老產業客戶近4萬戶,融資業務規模超1000億元。
興業格局和興業溫度:
層層遞進養老金融的全面發展
Y
業內的共識在于,我國養老金融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展望未來,《白皮書》提出,預計我國養老金融將會呈現“六化”發展態勢,即養老金融概念進一步明晰化,養老金融政策推動統一化,養老保險產品豐富化,養老金三支柱建設完備化,養老金融與其他四篇大文章發展融合化,智能養老產業產品普惠化。
高屋而建瓴。為更好推動我國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依托多年積累經驗,興業銀行向前再邁一步,將“安愉人生”升級為集團養老金融品牌,并將服務對象擴展至個人及企業客戶——在體制機制層面針對養老金融“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銀行業中亦不多見,足以彰顯興業銀行全行層面對養老金融的高度重視與戰略布局。
綱舉而目張。從總行到分支行,從總部“大腦”到一線服務客戶的觸角,興業銀行將養老金融服務層層遞推、層層滲透、層層細化。近期,在2024年“敬老月”活動啟動儀式上,興業銀行宣布將依托網點資源,在全國打造“安愉人生”敬老服務示范標桿網點、在城市核心區域的綜合支行打造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在社區支行建設養老金融服務站,以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和服務站為載體,將愛老敬老的服務文化注入網點日常服務,全面提升網點適老服務水平。
目前該行首批已認定85家“安愉人生”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后續將在該模式運營成熟后逐步推廣至全行網點。
作為連接銀行和客戶最重要的渠道,網點在服務客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興業銀行副行長張旻在“安愉人生”養老金融服務中心授牌儀式上表示,“安愉人生”養老金融服務中心作為一線養老金融業務開展的生動載體,將民生福祉與金融服務有機融合。
他表示,今后該行養老金融業務將更加突出“三個創新”進行戰略布局和推動,即:
創新經營理念,跳出金融做金融,以場景生態建設為手段,實現普適性金融服務向專業化養老金融服務的轉型; 創新運作機制,把金融服務的差異化與社會人口老齡化有機結合,實現自身經營發展與社會人口結構變化的良性互動; 創新踐行社會責任的方式,寓義于利,把企業經營與人文關懷主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
落到具體行動層面,興業銀行推出了養老金融“365行動方案”,旨在為客戶提供“365天不間斷的養老金融關懷和全方位服務”。其中,“3”,指的是持續深耕“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3大領域;“6”,指的是基于該行養老金融發展策略,針對養老、備老兩類零售客戶全面構建的涵蓋“賬戶、策略、權益、網點、隊伍、平臺”的“6邊形”零售客戶服務體系;“5”,指的是緊跟國家銀發經濟和養老產業布局,發揮集團牌照優勢,公私一體化經營,帶動養老產業金融的全面發展,打造“五彩養老產業藍圖”。
在老齡化社會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興業銀行找準自身的定位與價值所在,履行使命擔當,為譜寫養老金融大文章交上更加精彩的“興”答卷。筆者對張旻副行長所言感同身受,“興”答卷的背后,我們能夠體會到養老金融服務的——興業格局和興業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