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端·杭幫面
傲客自費試吃第2739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944家
素來有“美食荒漠”之稱的杭州有一道接受程度較高的本地菜——杭幫面。
一千多年的南宋時期,杭州的臨安是當時最為繁華的京都。南北名廚齊聚于此,而杭幫菜也達到了鼎盛時期。
其中,杭幫面便是該菜系中數一數二受歡迎的一味名吃。
最近,廈門終于出現了一家我們期盼已久的杭幫面館。
有不少網友已經在試營業期間前去品嘗,趁著一個不忙的中午我們也隨后趕上。
一碗端就開在熟悉的隔壁。
水泥色的門頭上是很簡單的“一碗端”三個大字,搭配的木門和明晃晃的透亮窗戶倒是顯得十分利落干脆。
店里主打一個復古花磚和木制桌椅的結合,很有江浙面館的氛圍。
我們到時正好是飯點,琳瑯滿目的菜單著實是讓人挑花了眼。
“剛好每種澆頭都有點到!”,豐富的一張訂單就這樣打出。
?
?明檔內杭州來的師傅正頂著一鍋烈火緊急炒制,在這樣的環境下,“現點現炒”的標志真是眼見為實了。
說起杭幫面,最經典的就是拌川和片兒川了。
其實“拌川”就是搭配不同現炒澆頭的赤色醬汁拌面。而關于它的名字,民間流傳了兩種說法。
有人說是到江南的南宋貴族因想念河南豫菜湯“汆”的手法,遂用諧音來命名;也有人說是因為面條一根一根的,形似河流,所以名“川”。
每一碗拌川都是單獨炒的澆頭,這碗肝腰拌川一上來就能感受到十足的鍋氣。
△豬腰
△豬肝
豬腰色澤鮮亮,吃起來很嫩而且沒有異味。
豬肝軟糯,要的就是咀嚼后的粉感。
一碗端用的手工面是很筋道的那種,口感扎實。
興許是為了融入閩南當地的飲食習慣,一碗端的醬汁不會似江浙那樣過濃,拌起來味道剛剛好。
面條也沒有夾生感,倒是減去了有人吃不慣的風險。
蝦爆鱔拌川的靈魂一樣是大火爆炒而出的澆頭。相比肝腰來說,蝦爆鱔具有河鮮的獨特魅力。
△蝦
爆炒過的蝦油潤噴香,入口q彈。
△鱔魚
興許是火候上有些難以把控,鱔魚的表面有些許焦黑,炒得有些過火。
鱔魚的調味也稍微欠缺了一些,若是改善一下味道和火候的掌握,食用體驗會更佳。
△豆芽
△韭黃
△香干
拌川的固定搭配有豆芽、韭黃和香干,幾者一起炒過之后拌在面里,吃起來嘎嘎香!
片兒川在杭州話中可以直譯為“面條的片狀澆頭”。
不同于拌川,片兒川是由篤菜、筍片和肉絲為底的湯面。
一碗肉絲片兒川端上,熱騰騰的冒著熱氣。
喝一口湯底,十分鮮香開胃。
△筍片
△篤菜肉絲
△口蘑
搭配的筍片、篤菜和口蘑,是咸鮮和爽脆的三者結合。
這樣簡單地來上一碗,正好是簡簡單單的“性價比一人食”。
這肉絲片兒川是基礎款,其他口味的片兒川都是以這份為底增加澆頭的。
基本上每種澆頭都可以另外加一份,或是喜歡diy跟朋友一起拼幾份分享裝,點它!
我們還點了一份大腸片兒川。
△大腸
焦糖色的大腸是鹵過的,咸香入味,軟韌有嚼勁。
若是在天更冷些的時候來上一碗,簡直不要太暖!
除了兩種杭幫面之外,一碗端的菜單中也有杭鹵的存在。
不同于閩南地區的鹵味,這家的杭鹵藥膳味更濃郁,甜度也會更低一些。
“今天燉得比較爛”,鹵味剛端上來時老板就這樣提示道,但這道卻意外地得到了我們的一致好評。
夾起一只,輕輕地嗦一下,就可以將鴨爪上的肉脫骨而出。
入口即化、糯香十足,說的就是它了。
鴨頭燉煮得十分軟爛,可以輕松地用筷子拆解開。
里面的肉又多又嫩,愛吃鴨頭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
鴨胗已經燉到可以拆成肉絲的程度,十分入味。
吃下來覺得這碗鹵料雖然好味但是會稍咸一些,平常吃得淡的小伙伴做好心理準備噢。
吃下滿滿的幾大碗現點現炒的杭幫面,這頓的飽腹感極強。
走出店門感嘆道,心心念念的拌川開到廈門果然沒讓人失望,想吃的時候也無需遠赴杭州了!
①一碗面出餐需要25分鐘,耐心等待喔!
②小店空間有限,前往就餐前可以提前咨詢下排隊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