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景、攝美圖、記美事,是湖北宜昌“新聞老農”自駕游大西北每天的三件事。
他攜老伴從2024年7月18日出發,到10月15日回湖北,共近3個月,穿越河南、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重慶、湖北等10個省市區,行程21226公里,游覽各類景區(點)150多個,攝影圖片45013張,撰寫并發布游記或資訊類文字110篇,約12萬字,如果把每張發表圖片折算成200字,總字數將超過25萬字。
這個被人稱為“新聞老農”的人,就是湖北宜昌地區宜都市紅花套鎮漁洋溪村3組怪奇公社農家院的農民怪奇公。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現已67歲的怪奇公,在一次患心臟病手術后,死里逃生,他突然想開,計劃在有生之年,自駕游遍全國的5A景區。他與老伴利用農閑時間,由一次出行一周,到一次出行一月,到一次出行2個月。這次大西北之旅,按每月30天算,他們整整出行3個月。
怪奇公曾在紙媒體工作多年,晚年回到鄉村定居,打理老人留下的責任田。他一邊忙農活,一邊堅持寫作。怪奇公社農家院成為當地有名的“新聞農家”,人們稱怪奇公為“新聞農民”。
大西北,地廣人稀。一些游過大西北的人,都講得神采飛揚,也講了一些危險或風險。如“一個景點到下一個景點要行千余公里”、“加油不方便”、“火爆景區住宿高達萬元”等。起初,怪奇公和老伴還是有些擔心。
怪奇公說:“只要是開發成了景區的,都會有公路和服務設施配套,沒有什么可怕的,現在國家強盛,社會安定,正是出行的好時機。”并為這次自駕游出行定了四條原則:
一是,慢游,每天只走300公里左右的路程,不過度勞累;
二是,盡量不開夜車,不走泥石小公路;
三是,下雨天不游露天景區,休息等待;
四是,以5A景區為主要目標,兼顧網紅景點。4A景區,作為5A景區的途中跳景,既保證每天不走太長的路,也保證每天有景點游覽打卡。
行走路線設計:從河南恐龍遺址園5A景區為第一站,再由南向北到山西,游完山西后,經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老牛灣黃河大峽谷(4A),轉入寧夏,游完寧夏5A景區后,再到甘肅蘭州,與放暑假的女兒孫女會合,進行青海、甘肅大環線游。再入新疆。
由于女兒擔心大環線開車路程太遠和高原反應,在甘肅敦煌,她們母女便乘飛機回到北京。
怪奇公與老伴從敦煌一條新修國道進入新疆哈密市,先北疆、后南疆,再回到烏魯木齊市,游完中部幾個5A后,再入青海游完大環線沒有游到的5A景區,再入甘肅游大環線未列入其中的3個5A景點。
由于甘肅省最后一個5A景點官鵝溝與四川九寨溝相連。于是,怪奇公與老伴從官鵝溝進入四川劍閣、廣安,打卡劍門關、閬中古城、鄧小平故里,然后,回到湖北宜昌。
怪奇公走的這條路線,是根據旅游地圖和參考他人攻略,而走出的一條全新的自駕游大西北的線路。特別是新疆環游的40余天,沒有出現一次一天行千公里的情況,也沒有出現露營或在車上宿歇情況,住宿的賓館酒店民宿,都在300元以下,多在100元左右。除新疆境內加油需要身份證外,也沒有一次缺油情況發生。
由于景區對老人有優惠免門票政策,超過65歲的怪奇公,除甘肅景區半票,青海、寧夏有個別景區收半票外,其余地方的景區幾乎都沒要門票。
整個大西北行,按怪奇公的說法:“運氣好得爆棚!”很多時候,是路上下雨,到景區就天晴;夜里下雨,白天天晴;景區周邊地方下雨,游玩的景區天晴。
如8月14日,怪奇公從甘肅博物館前往炳靈寺,路上一路大雨,在途中農家吃了午飯,開始雨收云散,到達炳靈寺,已是藍天白云。在這里,怪奇公還發現了天然關公像山。
除游覽了63個5A景區(莫高窟因太過火爆,列在5A景區內)外,怪奇公與老伴還游覽了順路4A景區50個,過路景點45處(主要是三條熱門公路:獨庫公路、伊昭公路、中巴公路路邊景點)。
每天晚上,怪奇公都要把當天游覽的最主要的景區寫成游記,或寫成新聞,發表在今日頭條等新媒體上。89天,共寫游記文章(并發布)110篇。多為千字以上的游記,有30多篇文章字數在2000字以上,最長的“五臺山”、“雁門關”、“官鵝溝”、“鄧小平故里”等,每篇游記字數超過3000字。
大西北旅行回家后,怪奇公為分類45000多張圖片,他共花了9天時間,直到10月24日上午才整理完結。
這次遠行,怪奇公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
一是,要膽大心細。長途旅行,路途遙遠,很容易疲憊,因此,一定要膽大心細,既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氣,也要細心觀察分析。在山西、內蒙古、陜西的交匯處,旅游地圖標注有一個“晉陜大峽谷”4A,從這里入甘肅很近。
怪奇公導航,來到了“晉陜大峽谷”,導航指示右轉下坎,只有一條泥石小路,往黃河邊走,且很陡。
怪奇公沒有按導航顯示線路走,而是把車停在主路上,步行走到下面有人戶的地方。一個農婦告訴他,晉陜大峽谷早就搬家更名了,現在叫老牛灣黃河大峽谷。再次導航來看牛灣黃河大峽谷,顯標的里程,還有40多公里。
當時,太陽西下,馬上要黑了。于是,怪奇公夫妻當即決定在附近民宿歇宿。一打聽,老牛灣黃河大峽谷,就在附近兩公里。原來,山西也有一個老牛灣景區,與內蒙古老牛灣同名,且旅游資源都是黃河大拐彎。因新的老牛灣黃河大峽谷還在抓緊建設,創建5A,導航還沒有上線,于是,導航把目的地指在了40公里外。
二是,入景區后,多走路,少坐車。步行,可以看更多的風景,也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節省費用。有些景區,為了更大限度的追求利潤,在區間擺渡車上做足了文章,本來走數百米都能到的,也要想方設法讓游客坐車。
有一次,在一個湖泊景區,約2000米的范圍,擺渡車的收費達到每人120元。怪奇公夫妻,全部步行,一次不僅節省了240元,還看到坐擺渡車看不到的一些景點。
三是,景區允許自駕的,盡可能自駕游。有的大景區,為了節約成本,擺渡車往往只停靠3到4個景點,漏掉的景點占大多數。
如新疆有兩個大草原景區,沿途都是10余個景點,但擺渡車都只停三四個景點,且回程不停靠,一次拖回游客中心。如果自駕,就可以盡情將景區內所有景點都游完,以獲得更豐富的旅游體驗。
四是,對網上的旅游攻略,要細心辨別,小心掉進坑里。現在網絡發達,旅游攻略滿天飛,有的是游客心得,有的是景區操縱,有的是為獲取流量。
怪奇公有一次就掉進了一個坑里,按別人的攻略,走到邊境上一個胡楊林和沙漠景點,景點像個貧困戶,連像樣的售票處都沒有,吃住都沒有,最后,行130公里,來到縣城才找到歇宿處。
吸取這次教訓后,怪奇公對攻略有了新的認識,就是看視頻和圖片,圖片或視頻確定漂亮的,便基本可以相信,如果僅文字說得天花亂墜,圖片或視頻都不怎樣,這樣的文案,多半有坑,得小心采信。
五是,帶足干糧(零食)和飲用水。長途旅行,常常時間不遂人愿,誤了吃飯時間,或根本就沒有地方吃飯。這時,干糧和飲用水就會發揮作用。
六是,遇事不慌,有事不怕,有事求己。在自駕游中,最容易出問題的是輪胎爆胎。這次長途旅行,怪奇公小車有兩次爆胎,一是次是在新疆去白哈巴的縣道上,一次在回家途經過重慶的高速公路上。
在偏遠地帶或在高速公路上,小問題找保險、救援都不起太大作用。在白哈巴,要換一只胎,需要走130多公里到縣城。怪奇公沒有慌張,自己上備胎,之后,來到白哈巴村求助于當地民宿老板,民宿老板托人將輪胎送到縣城修補,怪奇公夫妻卻按照計劃正常旅游,最后,花了152元車費和補胎費將胎補好。
在重慶墊江高速路上,一個鐵釘將輪胎刺穿,求助保險,投保公司稱不承擔高速公路的救援,怪奇公只得又自己上備胎,下高速后,花20元將胎補好,安全回家。
七是,堅持下雨不動,天黑不行。在外旅行,安全第一。下雨,不僅拍不出好照片,也容易淋濕生病。
下雨,最好的辦法是等待。大西北,雨水較少,即使下雨,也不會久長。所以,利用下雨時間,好好休息。
天黑了,危險系數會增加,因此,非萬不得已,天黑不要開車趕路。最好在晚上6點以前找到住宿賓館民宿。在新疆白哈巴路上的爆胎,就是因為天黑掉進路中一個坑里,將胎撞破。
八是,注意遵守交通規則,防止被罰。有時,即使有導航引路,但各地交規有所不同,管理也有松有嚴。有的地方,對外地車嚴,對本地車松,有的地方對外地車松,對本地車嚴。
新疆對外地車多采取寬容態度。和靜縣公開打出標語,對外地旅游車違規,“只警告,不處罰!”
怪奇公行程兩萬多公里,全部按導航行駛,但還是有三次違章,一次在新疆,受到輕罰;有兩次是在甘肅平涼市。因此,即使有導航,也要注意線路標識,特別是在城市中心和交岔路口,要加倍小心。
九是,不許拍照,扭頭走人,不爭辯,不動氣。
出于種種原因,有些景點,特別是宗教場所或商賣場所,有禁止拍照的要求。不許拍照,情況很復雜,有的是為了故弄玄虛,增加神秘感;有的是心里有虛,一些離譜的價格怕別人曝光;有的出于保密,防止泄密;有的是怕工藝外傳;有的是你不買東西他就不許你拍照,你買他就允許你拍。
有人說:“不許拍照多有妖”,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如果有人喊不許拍照,或張貼有禁拍標識,最好扭頭就走,既不要問為什么,也沒有必要再看下去。
因為你不是神,沒有照片,你看了再仔細,也記不住。也不要生氣,更不要爭執,強龍不壓地頭蛇,選擇無聲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文中配圖,由湖北宜昌怪奇公社劉洪進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