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江蘇金湖荷花蕩景區已是碧葉連天、暗香浮動。1.2萬畝荷田如鋪展的綠毯,托舉著朵朵清荷,將暑氣暈染成沁人的清涼。7月4日,以“大美中國?荷韻金湖”為主題的第39屆全國荷花展覽會將在此拉開帷幕。這場由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與金湖縣荷文化研究會聯袂主辦的行業盛會,將用兩個月的時光,以展覽、交流、體驗為紐帶,為全國游客呈獻一場融自然靈秀、文化底蘊與農創活力于一體的荷花盛宴。
作為國內規格最高、輻射最廣的荷花文化交流平臺,本屆展會創下一項特別紀錄——首次由縣級單位獨立承辦主會場,這既是對金湖十年荷緣的深情回應,更是對其荷文化培育成果的高度認可。回溯2014年,第28屆荷花展曾在此設立分會場;如今,金湖以主會場身份全新亮相,續寫與荷花展的不解之緣。展會展區總面積達3.3萬平方米,匯聚上海、廣東、山東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共83家單位參展。展出的荷花及睡蓮1000多種,其中荷花有856種,睡蓮218種,以及1.2萬余缸精心培育的缸荷更如繁星散落,是歷屆展會中品種最多的一屆,構筑起盛夏最動人的風景線。
步入展區,以“只此青綠”為設計理念的山河社稷圖門頭率先攫取目光。荷花綻放的意象與卷軸舒展的形態交織,國風元素中流淌著自然雅致,更沉淀著金湖地域品牌的文化底蘊。各地缸栽荷花展區更是巧思迭出:武漢黃鶴樓的古樸、上海東方明珠的現代、山東觀瀾亭的悠遠,皆與盛放的荷花創意相融,形成“一市一景一荷韻”的獨特景觀,讓游客在賞花間便能遍覽南北地域文化的萬千氣象。
金湖坐擁得天獨厚的水域資源,孕育了千年荷蓮種植傳統,本屆展會堪稱一座鮮活的“荷蓮大觀園”。既有“黃舞妃”的輕盈、“小三色蓮”的靈動、“東湖情思”的溫婉等經典品種,也有“金湖紅”的熱烈、“墨荷”的深邃、“廉潔” 的清雅等本土培育的創新成果,集中展現我國荷花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最新突破。景區內的全球睡蓮園更是驚艷——50畝水域間,網羅六大洲218個睡蓮品種,從耐寒睡蓮的堅韌到熱帶睡蓮的絢爛,從跨亞屬睡蓮的奇特到南美夜開新熱帶睡蓮的神秘,再到大王蓮的磅礴,共同構成流動的色彩矩陣。曲水環繞間,嬌蓮次第怒放,漫步其中,恍若置身自然饋贈的調色盤。
展會特設的三大賽事亮點紛呈,勾勒出荷花產業的多元可能:微型蓮花栽培展,以精巧容器培育玲瓏花型,讓荷塘雅趣走進尋常陽臺;盆栽荷花藝術展,融合傳統盆景技藝,將“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壯闊凝縮于方寸之間,盡顯“一盆栽盡荷塘趣”的雅致;鮮切花比賽則通過現場花藝創作與保鮮技術展示,既為家居裝飾注入自然生機,更為荷花產業鏈延伸提供新思路。
依托國家AAAA級景區的生態基底,金湖打造了沉浸式文旅體驗矩陣:漫步紫藤霧森長廊,看水汽氤氳中藤蔓垂落,恍若仙境;登荷仙廣場遠眺,萬畝荷塘盡收眼底,感受“蓮葉何田田”的壯闊;在荷文化體驗館,從古籍記載到民俗傳說,細品荷花穿越千年的文化脈絡;“荷小仙冰屋”里,蓮子羹的清甜、荷葉茶的甘洌,讓舌尖也沾染荷的清香。游百荷園,56個觀賞池內百種荷花競相爭艷,各呈姿態;乘一葉扁舟穿梭碧波,看槳聲驚起鷗鷺,沉醉于“誤入藕花深處”的詩意畫境。親子家庭可在水上樂園嬉戲,捕魚釣蝦、騎行水上自行車,讓歡聲笑語灑滿盛夏。文創市集里,手工編織花、新鮮蓮蓬、荷香伴手禮琳瑯滿目,游客中心的永生花、荷葉茶等特產,更讓這份荷韻可攜可藏,成為盛夏難忘的紀念。
在金湖,賞荷是一場多層次的美學之旅: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萌動,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雄渾壯闊,更有朱自清筆下“荷塘月色”的朦朧詩意。從分會場到主會場,變的是辦展規模,不變的是金湖對荷文化的執著深耕。“荷”其有幸,在這熱浪涌動的季節與你相遇——第39屆全國荷花展覽,荷風已起,靜待八方來客共鑒清歡,沉醉一夏。
通訊員 李廣忠 劉嘉慧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