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新50年書信展-2 山東作家來信點評我的優點缺點◆劉本新
上海石化總廠十二村152號101室
沈 連 芳 收
山東省青州市司法局
地址:山東省青州市市府東巷1號 電話:22982
內有照片,請勿折!
銷票郵戳:山東青州1992.1.24. 262500-3
投遞郵戳:山東青州1992.1.24.19:00 262500(投)
收到戳:上海1992.1.27. 13 9:00
(本帖難免錯白字)
【作家來信內容】
本新、小沈及甜甜:
全家好!
本新的幾次來信都收到了,記得好像往西安回過一封信,(是他剛從廊坊搬過去的時候),沒見到本新的回信。但總的說,本新來的多,我回的少。這主要的原因是我太拖拉,加上又忙,一忙乎時間就過去了,再提筆,已時過境遷,只好長嘆一聲。然而,腦海中時常浮現出你們的影子,想我們在一起相處的日子,想我們親如一家的關系。卓爾有時喜歡拿著你們的照片問,我就一一對他說,將來——或許就是今年,我們就到上海去看你們。
一口氣看完本新的來信,很高興,很激動,本新取得這么輝煌的成績,真是令人振奮。能被拍專題電視片,能被評為上海市級(別忘了是省級先進),一生能得此殊榮者有幾人?本新是個干實事的人,有才氣,有沖擊力,吃得起苦,負得住辱。就我所知道的幾件事:到北京參加法律知識競賽、搞檔案管理,這次參加太浦河的宣傳,件件干的漂亮。
有一些人,平時咋咋呼呼的,干什么都行,自負的很,一旦交給他一件艱巨而又具體的工作,不是成績平平就是砸鍋,這樣的“英雄”是有的,本新不是。本新缺少的是機會、環境,只要有機會他就能創造條件,演出精彩的話劇,這一點我是很佩服的。
小沈在學習上,頂著身體有病、家務、孩子工作多方面的壓力,三次考試全部及格,很不簡單,祝她百尺竿頭更進步。再就是你們添了電視機(彩色的)、洗衣機、沙發,證明你們的生活水平大有改善,真是好戲連臺!
本新來信中說的幾點不如意的是,如300元醫療費不給報銷,雖然是不小的數目,但是不要過慮,山東人有句話叫做“破財免災”,所謂的“禍兮福所依”是也。要緊的是本新的舊病復發需引起重視。
其實,尋根溯源,這又由本新的脾氣所致。本新干什么事都很急,玩命。沉不住氣,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尤其不能心中無數。好在既是舊病,有以前的治療經驗,照方抓藥,注意調養,相信會很快康復的。對此不要悲觀。
最后,結合我兩年來在地方工作的實際情況,談談我對本新的工作的一些看法。
一轉眼我回到地方已兩年多了,總的體會是地方工作比部隊容易。在部隊工作時間一長,大多數干部一來對部隊有了感情,二來對地方工作(包括人際關系業務等)有一種恐懼感,前者是正常的,后者則是多慮。其實,地方上的工作還是比較好做的,只要你有真本事,比部隊還容易出成績,進步、提拔也是較快的,而且不太搞論資排輩。我在工作上,兩年來均被評為市委市府的先進工作者,在寫作上,連續兩年被評為市府優秀政務信息工作者和報社的模范通訊員,散文、評論也在地區、省級報紙上見面。去年7月,曾在《山東青年報》舉行的言論大獎賽中取得第1名,得獎金400元。
我覺得,與部隊相比地方的天地更寬闊,發揮特長的機會更多,條條框框很少。鑒于本新的素質和目前的狀況,我覺得還是轉業為好。關于職務,你是知道的,營職以下轉業時不安排職務,排長與營長同等待遇。我們這樣的回來后只能為人家做小媳婦,每每想起這些,我就憤憤不平。難道我在部隊那17年不是給共產黨干的嗎?回到地方一切都得從頭做起,所以早回來占很大的優勢,從年齡到精力,回旋余地很大。像我已經40多歲的人了,要找一個很好的單位給人家打開水掃地也難。
關于去向,我主張留在上海,大城市的優點不用多說,上海石化的效益又很好。尤其是對于子女的教育,是山東任何地方無法比擬的。我回來兩年,所以有體會,我勸你不要猶豫,如需轉業,一定留在上海。
春節如能回來,最好。歡迎到我家來玩玩,你從火車站下來后打電話到司法局722982,或婦聯722281,我用車去接你們。在這里提前給你們拜個早年了。
祝你們新春愉快,萬事如意!
貴頌、鳴岐
1992年元月22日
△忘了說一件事,去年10月曾到北京一趟,鳴岐在北京學習,我帶卓爾去相會,來回九天。北京是個好地方,現寄去兩張照片,請查收。
【寫在后面的話】
1989年我考取在河北省廊坊市武警學院讀書,后去陜西西安武警技術學院讀書。
1991年夏秋,長江流域大洪水,此時我回到武警上海總隊第五支隊,暫時在支隊政治處做宣傳工作。全國防總、太湖流域防總、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聯手開挖太湖——上海黃浦江的泄洪河道,叫“太浦河工程”。上海各駐軍都參加,我們武警出都6000多人。第一批部隊完成任務后,換第二批。
我一個人負責全支隊的工地宣傳鼓動工作,我的宣傳鼓動非常成功,上海電臺電視臺多次采訪,后拍成專題片《陣地宣傳員——劉本新》,在上海電視臺“360行”欄目播出一星期。第一批下去休息,領導不同意我下去,我又參加第二批。12月中旬因為激烈的腹疼昏倒,我的老毛病血尿也爆發,我同27名患病的戰士被送到總隊醫院。
醫院診斷我為急性胃腸炎,禁食、輸液治療,但腹疼就是不好。按照急腹癥的診療基本要求,應該檢查我是否是胰腺炎。醫生不安規程檢查治療,腹疼時間越拖越長。說他們誤診不冤枉,但醫生與醫院是“永遠正確”。我住院期間,總隊隋心惠政委來看望,給我鼓勵。
1991年底我出院,住院時去外院做檢查的300元錢醫院不給報銷,心里很郁悶,回家休息。
1992年元旦,我們一家三口出席電視直播上海市太浦河慶功會,記者認出我,給我一家拍了長鏡頭。我被授予“上海市治水先進個人”,我的事跡下寫入太浦河工程書刊。
我立功了。總隊長在總隊慶功大會上說:“我們的干部們,都要學習劉本新的拼命三郎精神。”只可惜,我因需要在醫院忍耐腹疼,沒有參加慶功會。我的事跡寫入總隊太浦河工程會戰一書。
在家里,思想活躍,想法不少,我給老戰友、山東著名作家老孫寫了一封長信,全面匯報自己。1月22日,臘月十八老孫回信,寫了5頁紙。27日臘月二十三小年,我們看到了新,非常高興過年。
過年吃得有點好呀,還喝酒,胰腺炎急發,馬上去住院。1992年住院6次。但,沒有一個醫生想到檢查是不是胰腺炎。1998年才有醫生懷疑是胰腺炎,2002年診斷為復發性胰腺炎,做手術,也沒能真正止住我的腹疼。與胰腺炎的腹疼搏斗,成為我終生的戰斗任務。
埋怨醫生嗎?埋怨自己嗎?都不對。作家在信里講清楚了,是我的性格脾氣所導致的,誰也不能埋怨的。
每當有重要任務,急迫的任務,領導都會找我打沖鋒,而我的口號是“第一個跳出戰壕”,不管多任務多難,環境多艱苦,我喜歡創新,能很快出成果,出經驗。但是,猶如獵手擊斃了野豬,至于野豬如何分吃,我大多喜歡排在后頭,讓他人先吃,我吃不到也不在乎。
長此以往,就成了打獵在前頭,吃肉在后面。我若吃不到肉,向領導說幾句,結論是:“你是先進人物,應當讓他們在先。”比如家屬隨軍,黨委書記說:“這是黨委的決定,沒有你的。”按照黨的紀律,黨員要服從黨委決定。
202年10月27日星期日
今日風大有雨,是海南臺風的高空水汽造成的 氣溫18—22°C
病毒感染,很不舒服,今日右眼出水不斷,據說是感染后的癥狀。
于上海龍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