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財經九號
作者| 跳跳
中原銀行雖然是港股上市城商行,但是業界對其關注度還是很高。主要在于其作為業內較早登錄資本市場的省級城商行,竟然連續4年0現金分紅,投資者還是很失望的,這也導致中原銀行的股價長期破凈、一路走低,目前僅不到4毛錢每股,而截至今年6月底,每股凈資產有2.6元,破凈率高達86%!
另一方面,中原銀行的貸款質量也是一言難盡。不良率、逾期貸款規模常年高企、位居行業前列,這樣高的貸款資產風險,中原銀行內部的風控機制顯然是有責任的。
1
幾十億未分配利潤竟然4年不分紅
嚴重違反公司章程
中原銀行最受投資者詬病的是,其自2020財年至2023財年(對應2021年至2024年公布)連續4年均未進行現金分紅。
這4年里中原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27億元、30.02億元、28.41億元、24.06億元,雖然近2022年度和2023年度歸母凈利潤連續下滑,但都是賺錢的。
截止到去年底,中原銀行的賬上還有24.31億元的未分配利潤。
或許有人會好奇,2020至2023年累計賺了109.76億元歸母凈利潤,怎么到了2023年底只有這么點未分配利潤?
因為中原銀行內外有別,對境外永續債的優先股派送分紅,但對普通投資者卻一毛不拔。
據中原銀行公告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中原銀行對優先股共計派息4次,派息金額分別為8680萬美元、8680萬美元、8680萬美元、8680萬美元,以及贖回時的股息7812萬美元,累計4.25億美元。
終于在去年9月份贖回了這13.95億美元的永續債,但是2023財年依然沒有對普通股東進行現金分紅。
到了今年半年報,中原銀行的未分配利潤增加至43.17億元,但該行仍然沒有進行中期分紅。
明明賬上躺著幾十億的未分配利潤,而且各項銀行監管指標都符合要求,中原銀行為何不對股東們分紅呢?
在中原銀行對外公布的公司章程中,明確寫道:“本行利潤分配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本行利潤分配政策應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公司在盈利年度應當分配股利。本行年度利潤分配時,最近三年現金分紅累計分配的利潤應不少于本行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
中原銀行連續4年多不對投資者現金分紅,已然違反了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期待監管部門介入,對中原銀行公然違反公司章程的行為予以糾正。
2
貸款質量差:貸款不良率、逾期率高居行業前列
別看中原銀行對投資者不咋地,自身的業務也是問題多多。
首先業務結構很單一,收入的絕大部分來源是依靠利息凈收入,就是傳統的靠吃利息差。2020年至2023年,中原銀行的營收分別為182.9、188.1、241.6、242.9億元,同期的利息凈收入分別為165.6、166.9、212.8、222.6億元,利息凈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0.5%、88.7%、88%、91.6%,利息凈收入在總營收的占比重不斷升高。
即便是今年上半年,利息凈收入的占比仍然高達85%。
隨著利率持續下行、息差不斷收窄,業務結構單一的中原銀行還能有多少好日子呢?完全沒有經營業務的護城河么,這也是中原銀行在2022年、2023年度歸母凈利潤連續同比下滑的重要原因吧,到了今年上半年,中原銀行的營收都出現了同比減少,未來的業績顯然也是可以預見。
另一方面由于過度依賴利息收入,也導致了中原銀行的貸款資產多了不少風險。
中原銀行的貸款不良率相當高。半年報顯示,中原銀行至今年6月底的不良貸款規模145.5億,不良貸款率高達2.08%,在所有上市省級銀行中(A+H股)僅次于江西銀行;
逾期貸款規模和逾期率也非常高。至今年6月底,中原銀行的逾期貸款規模高達268億元,在所有上市城商行中僅次于北京銀行,但后者的體量與中原銀行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逾期貸款占同期貸款總額的比例高達3.83%,這意味著中原銀行每貸出去100億,就有近4億元逾期,這一貸款逾期比例在所有上市城商行中能排到第3。
值得注意的是,中原銀行已經多年沒有公開重組貸款的數據。
這樣的貸款質量,如何能讓投資者放心呢?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及信息均來自公司公告、企業預警通等公開信息,數據或信息如有遺漏,歡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終披露為準。未經授權,本文禁止轉載、抄襲或洗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