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有人跳槽,就要面對。
對于團隊的帶領者,面對下屬的離開,很少會有好的心情。正如前面所說,有人跳槽,很多還是因為負面的原因。公司、工作內容、老板、同事……總是有不滿意出現,才會想要走人。能做到大家都開心,而且是正面開心的,極少。
有些剛剛走上管理崗位的職場人,看到團隊里有人離開,心里會很煩悶。別人離開團隊,實際上就意味著不認可他們的領導。這對他們的職業生涯來說,可能是一種打擊。甚至會影響他們對自己的認可。這種沒辦法,只有慢慢經歷,慢慢培養自己的承受能力。
但是,換一個角度,對于跳槽,職場人要培養的,不僅僅是承受能力。更多地,我們要思考好聚好散這件事。不管是你自己跳槽,還是你的同事跳槽,都是一樣的道理。
哪怕沒有多少“好聚”的回憶,在已經是“散”的現實情況下,我們也要盡上所有的努力,達成“好散”的結局。
已經發生的事實,就是大家不再繼續待在同一個地方工作。也很少再有機會,像以前那樣,進行很多工作上的交流和配合。對于從前種種,愉快也好,不愉快也罷,都已經過去了。因此而產生的結果,也都已經有了定局。再去追究誰是誰非,誰該怎么樣,沒有太大的意思。
就算完完全全按照你的想法,徹底都掰扯清楚了,又能怎么樣呢?沒有撤銷重來的可能了。
所以,不如放眼將來。
團隊里有人離開,盡你的能力,釋放出善意。假如是你自己離職,是不是也希望得到合理的對待?以己度人,多一點對別人的關懷。臨別的條件,可能的話,給的好一點。對方未來的工作,也不必斷了聯系。
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因為只要求你首先要有足夠的肚量和眼光。
比如業務上同事的離開。對方如果是單純地轉換跑道,也就罷了。人家有新的開始,不會影響到原有的業務。但許多時候,情況并非如此。
或許你會認為,客戶看中的還是團隊的平臺,換誰都一樣。但在具體做事的人眼里,自己才是真正干活的那一個。是自己吃苦受累,才把業務搞得這么好。貢獻很大,而對應的回報,卻沒有達到他的期望。碰到機會,不但自己要走,很可能還要帶走一部分客戶。
這個影響就大了。雖然說是公事公辦,打交道的卻還是個人。里面難免會有一些復雜的情況。這時候,你是下一道封殺令,讓圈子里的人都不要再跟這個人打交道,還是立好界限,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往來程度?甚至,談好一定的條件,心甘情愿地,把一部分客戶送給他?
不管做到哪一步,還是盡力以職業精神來對待。離開了,與其當成仇人,不如當成校友。
來自一個團隊的校友,總比完全陌生的人,多一些了解,也多一些互相合作的基礎。
原創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載需本人授權。不想錯過職場趣聊,關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