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在其官網發布了將在2028年6月30日關閉2G網絡的聲明。
在聲明中,德國電信發言人Niels Hafenrichter飽含感情地寫道:“大約30年前,2G 技術的引入徹底改變了移動世界,并為數字移動網絡奠定了技術基礎,但這項曾經具有開創性的技術現在已經過時了“
雖然德國電信自2019年開始商用5G服務,目前超過97% 的德國人口已經可以從 5G 網絡的卓越速度和高容量中受益,因此Niels Hafenrichter認為現在是告別過時的 2G 技術的好時機,但德國電信仍然將2G退網的時間節點放到了4年后的2028年,其考量是網絡上仍然存在著只使用語音服務的2G手機用戶。
因此,在這份官方聲明中,德國電信除了承諾將使用4G或5G網絡完全替代2G網絡的原覆蓋范圍外,還非常細致地向不同用戶講解了2G網絡關閉后必須要更換手機帶來的好處:比如針對那些只想撥打語音電話的客戶來說,目前的新手機使用 VoLTE或 5G VoNR技術在4G 和 5G 網絡中進行通話,能夠提供最佳的語音質量,使對話聽起來更自然;針對那些習慣使用按鍵手機的老派用戶來說,市場上也有支持VoLTE技術的非觸摸屏的鍵盤手機可供選擇。
此外,德國電信還在聲明中提供了免費熱線電話,方便用戶查詢其手機是否會受2G網絡關閉影響,是否支持VoLTE或5G VoNR,本著對用戶負責的態度力求將2G退網對用戶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筆者之所以關注德國電信的這份聲明并詳述其細節,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報》最近一篇關于中國電信用戶打不了電話而被要求更換手機的報道與之形成的鮮明對照。
在這篇題為《基站優化導致手機打不了電話?中國電信:不支持高清通話的手機需要更換》的報道里,北京市豐臺區消費者鄭女士反映,其與附近鄰居都碰到了在家使用中國電信的手機卡不能撥通和接聽電話、無法發送和接收短信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已持續1個月左右,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困擾。
經過記者與中國電信北京地區客服人員聯系,最終明確問題系中國電信對涉事片區基站進行優化導致,優化完成后測試網絡信號沒有故障,但如果用戶使用的手機不支持VOLTE高清通話,仍會出現不能接打電話等情況。所以客服人員建議用戶先確認手機是否支持并開通高清通話服務,如手機不支持高清通話服務,那么用戶只能更換手機才能正常接打電話。
看得出來,負責報道這一事件的記者缺乏通信專業的技術背景,所以只能就“基站優化不能漠視消費者權益”做了些泛泛而談的議論;實際上,從報道中的細節來看,北京豐臺區部分中國電信用戶因基站優化導致手機無法正常接打電話的問題與德國電信關于2G退網的聲明,其性質是一致的:
中國電信客服所稱的“基站優化”,其實就是將原有用于支持2G (CDMA)手機的網絡頻段升級重耕到了4G和5G,導致在網的2G手機或不支持VoLTE(高清通話)的老舊4G手機失去了網絡支持而無法使用語音服務,接打不了電話,因此客服才會建議用戶更換手機。
與德國電信,以及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現有的2G網絡使用GSM制式不同,中國電信的2G網絡使用的是CDMA制式,這幾乎是全球范圍內唯一還在運營的大規模CDMA網絡。從2000年中國聯通將CDMA引入中國算起,經過2008年電信業重組中國聯通將CDMA網絡出售給中國電信至今,中國電信運營的CDMA網絡已經接近25歲了。
中國電信的CDMA網絡部署在800MHz頻段上,雖然隨著技術進步經歷了向3G CDMA EV-DO 和4G LTE的升級演進,但是因為3G EV-DO和4G LTE是數據網絡不支持語音,所以中國電信手機用戶的語音業務只能通過CS Fall Back回落到2G CDMA網絡上,直到2018 年 10 月中國電信宣布VoLTE 正式試商用開始,中國電信才為手機用戶提供了基于IP的語音業務,即所謂“高清通話”的新選擇。
但要使用高清通話,用戶首先要更換成支持VoLTE功能的手機,所以中國電信從2015年開始與中國聯通攜手推廣能夠覆蓋2G、3G、4G三代網絡六種技術制式的六模全網通手機,拉動產業鏈降低4G手機成本,以提高支持VoLTE功能手機的市場普及率,但同時也保留了全網通手機要支持2G CDMA語音的要求。
到2019年中國5G商用的同時,中國電信也逐步實現了VoLTE的規模商用,于是中國電信開始考慮減少對原CDMA網絡承載語音的依賴,提出了從2020年起所有5G終端不允許存在CDMA頻段和制式的要求, 明確指引手機產業鏈放棄CDMA制式,目標是通過5G手機的增量沖擊市場老舊CDMA手機的存量,加速CDMA網絡的退網。
2023年8月,中國電信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得了將現網用于2G/3G/4G系統的800MHz頻段頻率重耕用于5G的官方許可。作為低頻的800MHz頻段被業內稱為“黃金頻段”,中國電信獲批的頻段只有21M帶寬,出于經濟效益的考慮必然要騰空2G和3G占用的頻點,將其全部供4G和5G使用以實現4G/5G低頻全網覆蓋,于是清除原用于承載CDMA語音的頻點、拆除CDMA基站的所謂“基站優化”就與5G重耕的工作一起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啟動。
因此,中國電信在重耕5G的同時拆除CDMA基站,造成實際上的2G CDMA退網,就是《中國消費者報》所報道的豐臺區部分中國電信用戶因基站優化導致手機無法正常接打電話的實際原因,這些受影響的用戶所用手機或者是只支持語音通話的2G老人機,或者是不支持VoLTE的老舊4G手機,所以在CDMA基站被拆除后,只有更換成支持高清通話(VoLTE)手機才能正常使用中國電信優化后的800M網絡的服務。
目前中國電信現網還有多少受2G退網影響的用戶不得而知。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數為4.23億,其中還在使用2G老人機的CDMA用戶或許占比極少,但使用不支持VoLTE的老舊4G手機的用戶應該還占有一定的比例。
中國電信自2018年才開始對集采的終端提出自當年4 月 1 日起 3000 元以上的手機必須支持雙卡雙 VoLTE的要求,但不受此限制的非集采的和低于3000元的中低端4G手機在市場中才占據了主流出貨量。中國電信科技創新顧問沈少艾在2020年接受記者訪問時曾披露,截至 2020 年 5 月中國電信VoLTE進入成熟商用期時,全網3.41億移動用戶中也只有1.27億VoLTE用戶,也就是當時還有2.14億用戶沒有開通VoLTE功能或沒有使用支持VoLTE功能的手機,考慮到手機換機周期的普遍拉長,在這2.14億非VoLTE用戶當中,到2024年仍在繼續使用不支持VoLTE功能手機的用戶數量應該相當可觀,絕不是微不足道的個體。
但是,對于2G CDMA退網有可能對這些數量規模相當可觀的手機用戶所造成的影響,中國電信卻從未如前文所述的德國電信一樣對外進行公開說明,雖然2G CDMA基站拆除的工作已經隨著5G重耕的進度在大規模實施了,但中國電信官方從未對外宣布過2G CDMA已開始退網。從網上搜索相關信息,也只有部分省級電信公司以推廣VoLTE功能為名,提醒用戶在網絡升級后如未打開高清通話功能,可能會出現打電話時信號差、聽不清的問題。
在前文所述《中國消費者報》的報道中,受此影響持續月余的鄭女士也只是在致電中國電信客服之后,才得到了“該片區正在優化基站,解決時間無法預估”、“基站優化后會對不支持VOLTE高清通話的用戶產生影響,需要考慮更換手機”的答復。
同樣是2G退網,從用戶權益保護的角度出發,德國電信做出公開聲明并給出足夠緩沖期的做法,與中國電信偷偷摸摸拆除2G CDMA基站卻對用戶秘而不宣的做法,無疑差距巨大。
對于任何通信運營商而言,為少量客戶維持一張技術過時的網絡無疑都是沉重的成本負擔,盡快實施升級換代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但運營商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不能以侵害用戶的合法權益為代價。德國電信之所以提前數年來發表2G退網的聲明,就是因為德國《電信法》(TKG)對于電信運營商在網絡升級換代時的法律義務有著明確的規定,如果運營商決定關閉或更新老舊網絡(如2G、3G退網),需要提前向用戶發出通知,并確保有替代方案,以保障老舊設備用戶的權益,且這一過程必須經過監管機構的批準,確保用戶利益不會受到影響。如果網絡升級導致用戶無法使用新的網絡服務,運營商有義務提供必要的技術援助和可能的財務補償。
而我國目前適用的《電信條例》對運營商的網絡升級換代則沒有相關規定,僅在第三十五條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因工程施工、網絡建設等原因,影響或者可能影響正常電信服務的,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限及時告知用戶,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報告。因前款原因中斷電信服務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相應減免用戶在電信服務中斷期間的相關費用。出現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電信業務經營者未及時告知用戶的,應當賠償由此給用戶造成的損失”。
按照《電信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北京豐臺區部分中國電信用戶因基站優化期間導致手機無法正常接打電話,固然可以因為中國電信未及時告知而向其要求減免服務中斷期間的相關費用并提出賠償,但在中國電信“網絡優化優化完成后測試網絡信號沒有故障”的表述之下,用戶因手機不支持高清通話(VoLTE)而仍無法正常接打電話該如何處理,在我國的《電信條例》中卻找不到類似德國《電信法》所做的明確規定:“如果網絡升級導致用戶無法使用新的網絡服務,運營商有義務提供必要的技術援助和可能的財務補償”。
雖然通信行業不斷呼吁為了推進通信技術創新進步,用戶應配合運營商網絡升級對手機進行及時換代,甚至也不乏運營商人士將那些堅持使用老舊手機的用戶稱之為“釘子戶”,但對于受中國電信2G CDMA退網影響的用戶而言,情況卻大為不同。
大量使用不支持VoLTE的老舊4G手機的用戶,其本身是4G用戶,中國電信因拆除2G CDMA基站而導致這些在網4G用戶不能享有4G最基本的話音服務,是中國電信單方面改變了其提供語音服務的技術手段,在用戶與其簽訂的入網合約未作任何變更的情況下,中國電信要求用戶必須自行更換手機才能繼續享受原有服務,無疑是對用戶合法權益的野蠻侵害。
按照網上找到的中國電信《入網合約協議》第7.6條的約定,“因乙方(通信運營商)對移動通信網絡進行整體換代升級、技術進步、國家政策變動或乙方業務調整等原因,導致乙方無法向甲方(入網手機用戶)繼續提供原有業務或需對原有業務進行調整,乙方可變更或終止本協議,但應當提前通知或公告”,雖然“乙方可變更或終止本協議”已是不合理的單方聲明的霸王條款,但“應當提前通知或公告”也屬于自我約束的法定義務,然而中國電信卻從未對2G CDMA退網及其可能對用戶造成的影響做過任何官方公示或公告。
反而是2024年4月,在中國電信國際/港澳臺漫游網頁上,以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的名義發布了“關于境外部分漫游地2/3G退網的公告”,提醒出國漫游用戶其在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的合作運營商已逐步關閉2/3G網絡漫游,需要使用具備VoLTE功能的手機才能確保出行通信免受影響。
對于境外運營商2/3G退網,中國電信出于對用戶負責的態度,主動對漫游用戶可能受到的影響發布公告提醒,但為什么對自己拆除2G CDMA基站造成2G實際退網的做法及可能帶來的影響,中國電信卻又秘而不宣呢?
新華社曾于2023年12月5日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在針對社會關注的“2G、3G退網”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2G、3G退網是移動通信網更新換代的必然選擇,但同時也要完善用戶保障措施,在充分保障用戶權益前提下,才能實施退網;并要求移動通信企業早謀劃早告知,為用戶“愿意退”“樂于退”創造條件。
但中國電信不大大方方地面向社會做2G退網公告,就開始偷偷摸摸拆除CDMA基站,造成部分用戶不能正常使用基本通信服務的做法,明顯侵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同時其要求客戶為正常接打電話必須自行更換VoLTE手機的說法,無疑也是為了逃避相關的經濟補償而對用戶正當權益的惡意騙取。
因此,受中國電信2G CDMA退網影響無法使用基本通信服務的4G在網用戶,要勇于借助法律武器維權,同時作為主管部門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依法依規推進并做好用戶權益保護工作。
至于中國電信,如果不希望被用戶維權,建議盡早發布2G CDMA退網的公告,提醒相關用戶可能受到的影響并提供相應的補償措施;如果經濟上無法承受,那就向其同行德國電信學習延長2G 基站的在網時間直至受影響用戶徹底完成換機再退網。
甘蔗沒有兩頭甜,在承擔2G CDMA在網的運營成本與給受2G退網影響的4G用戶更換VoLTE手機提供經濟補償之間,中國電信應該好好算一算經濟賬和社會責任帳,給市場一個合理的方案,給用戶一個負責的態度,給行業一個擔當的形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