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有朋友問:想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特長,怎樣才能更好地挖掘孩子擅長什么呢?
現在培養孩子的目標不再僅僅是抓成績,而是一手抓成績,一手抓特長,最大可能挖掘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成長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學習機器,越來越以人為本。
大學的錄取方向也不再只以成績論英雄,而是傾向于多元化招生。
就拿北大錄取來說吧,2024年通過高考錄取的僅占43.3%,通過強基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競賽保送生、外語類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物理卓越計劃、數學英才班等八種方式錄取的高達56.7%。
所以,培養一項特長至關重要。
但是,強扭的瓜不甜,不能為了升學或者未竟的夢想,功利地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要挖掘孩子的天賦,找到最適合孩子的發展方向。
孩子喜歡,又有能力勝任,特長就是錦上添花,甚至雪中送炭。
帶孩子18年來,借鑒過許多成功人士的經驗,也有自己的親身實踐,總結了以下幾個實用方法,可供參考。
平時注意觀察和記錄
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天賦,在平時生活中就能表現出來,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喜好和行動結果,做出大致的判斷。
像居里夫人,在兩個女兒剛學說話的時候,就開始持續觀察她們的天賦,并在記錄本上記錄下來。
總結發現,大女兒在數學上很聰穎,對物理和化學興趣濃厚,二女兒在音樂上有早慧跡象,后來就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不同的培養。
最終結果可喜,大女兒深入研究和學習化學,最終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二女兒在音樂和文學領域發展,最終成為優秀的音樂教育家和傳記文學作家。
像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一樣可以從觀察記錄中發現孩子的天賦。
我的育兒記錄里有孩子不同時期的喜好,4歲左右熱衷于各種手工,6歲左右喜歡電子產品、機械操作、科學實驗,就在動手能力、機器人學習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支持。
結果也不錯,孩子學物理、化學、信息學科目非常輕松,中考走了科技特長生的道路,高考選物理化學無需糾結,大學目標明確選擇物理計算機方向。
普通孩子不一定有多大成績,至少學得輕松開心,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多帶孩子參與和接觸
每個孩子都有天賦,只是有時候表現得不夠明顯,需要我們提供很多機會去發現和挖掘。
居里夫人就給女兒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體驗。
在幼兒時期,常帶孩子們去感受自然美景,教唱兒歌、講童話,在各種活動中觀察她們的表現。
在上學后,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給孩子們上課,數學、化學、文學、歷史、雕塑、繪畫、外語等等,看孩子的學習表現,進一步挖掘天賦。
接觸越多篩選余地就越大,孩子們的天賦盡可能展現出來,而不會漏網。
我們普通家庭可能沒有那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接觸頂尖專家教授孩子知識,但同樣可以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讓孩子多接觸和體驗。
可以看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觀察孩子對節目內容的興趣,判斷孩子的喜好。
兒子小時候看過一次《我愛發明》,對其中的發明創造非常感興趣,經常寫日記發感想,模仿制作小模型,對機械制造的天賦開始萌芽。
可以看各類書籍,科普、文學、歷史、地理、傳記等等,孩子總會展現出對某類作品的興趣,從而奠定未來的發展方向。
韋東奕上小學一年級時,因為看了一本數學相關的書,從此愛上了數學,喜歡收集數學難題去攻破,參加各類數學競賽拿獎,保送北大,留校任教,在數學領域一路高歌。
可以體驗各種興趣班、學校社團,發現未知的領域還存在著有趣之處,或者恰好適合發揮自己的長處。
奧運蝶泳冠軍焦劉洋,小時候學過舞蹈、學過游泳,都有成才可能性,最后發現還是游泳更有優勢,就選擇一直堅持下去,最后奧運圓夢。
另外,帶孩子外出游玩,接觸不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讓孩子參加各類文化、藝術、體育、科技活動等等,都有助于開拓孩子的眼界,激發好奇心,挖掘潛在的優勢。
先有廣度才有深度,讓孩子在不同場合,通過不同形式去展現自己,才能把隱藏的天賦發揮出來。
給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
發現孩子的天賦,要匹配合適的特長班,多個機構橫向、縱向對比,從距離遠近、師資力量、教學口碑、教授內容、發展方向等等多個維度考察,選擇最有利于孩子發展的機構,才讓孩子的潛能得以深度挖掘。
認識的一個信息學競賽金牌獲得者,他在小學的時候在我們當地的一個機構學習,但是進步不明顯。后來經過一所重點高中老師的引薦,到南方找到實力更強的老師,長途跋涉去學習,雖然很辛苦,但是最終收獲了自己想要的成果。
除了報特長班,還要提供額外的資源支持。
比如孩子喜歡做實驗,可能找不到合適的特長班,不如給孩子添置一些實驗器材,讓孩子在家里隨時做物理、化學實驗,比興趣班的知識密度還大,成長還更迅速。
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就給他買過物理實驗套裝,幾十個項目,力學、電學、熱學等等理論知識全接觸,還能親自動手,動手能力也增強了。實踐出真知,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也非常有幫助。
還可以給孩子提供各種相關書籍,補充更深度的理論知識。隨著理解的深入,興趣點逐漸擴大,需要補充的知識越來越多,能力也越來越強。
也要順著孩子的興趣,鼓勵讓孩子參加各類競賽、觀摩相關展覽、收看對應節目或視頻等等,通過各種渠道,豐富孩子的認知,孩子的思路會越來越開闊。
當下流行育兒方向是“抓特長”,挖掘孩子天賦至關重要。
不能跟風給孩子報特長班,也不能一味按升學要求規劃特長,更不能把父母的意愿強加到孩子頭上,要想辦法挖掘孩子的天賦,讓孩子樂學、能學,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最大程度施展自己。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