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野豬是越來越常見了,別說是在農村地區了,即便是一些大城市里,偶爾也會遭到野豬的造訪。相對于其他大型有蹄類動物而言,野豬的適應能力極強,在各類自然環境中都能夠生存下去。
有時候我們駕車行駛在山區公路上,冷不丁就會從路旁竄出幾只野豬,把司機嚇一跳。近日,云南昭通的一名女司機,就偶遇了野豬。不過與普通的野豬目擊事件不同,她遇到的是“天降6頭野豬”,直接嚇了一跳。
突遇到6頭野豬從山崖掉落
事情是這樣的,10月30號這天,司機王女士駕駛著汽車行駛在村里一條普通的道路上,車上是她和她的母親。本來是一次平平無奇的出行,可當汽車行駛在一處山崖底下時,突然間,天上掉下了6頭野豬,就落在王女士的汽車前面。
其中一頭野豬摔下來似乎沒啥大礙,很快就跑了。還有一頭摔骨折了,在地上扭動著身體,而其余的四頭,摔在地上之后就一動不動了,看樣子大概率是摔死了。
看此情形,這些野豬應該是從山崖上掉落下來的。王女士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于是趕忙將汽車停好下車觀察。這罕見的一幕,也引來了之后路過的一些司機司機紛紛駐足圍觀。
據王女士描述,后來她就離開了,等到事后返回時,野豬已經不見了,究竟是誰?以及怎么處理的,她也表示不知情。野豬集體掉下山崖,雖然比較罕見,但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在追逐中誤判了前方地形,又或者是天敵的追趕等等,都有可能使得它們從山崖上掉下來。
野豬在28個省份均有分布
能發生這一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野豬的數量增多了,這才使得相關的目擊事件越來越多。據科學家們的調查評估,全國的野豬數量已超過200萬頭,分布在28個省份里,其中有26省份野豬數量多到明確致害的程度,嚴重危害農業生產,影響交通安全。
據公開資料顯示,單單是浙江杭州的淳安縣,截至2021年6月底,就因為野豬致害農作物、經濟林、竹林、林下經濟等8520畝,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了千萬。
野豬的數量之所以變得這么龐大,主要原因無非就是三個。一是生態環境逐漸向好,尤其是生態廊道得到修復,對野豬的種群擴散、幼獸散布都有極大的好處。二是我國大多數自然環境中,普遍缺乏大型捕食者,沒有了天敵限制的野豬,種群發展迅速。
三是得益于野豬自身的超強繁殖能力,它們的孕期只有4個月左右,處于生育旺盛階段的母野豬,一年甚至能生兩胎,一胎就產仔4-12只,而且野豬幼崽的存活率還很高。
摔死的野豬能否帶回家?
眾所周知,因為野豬數量比較豐富,經科學、全面評估之后,專家們認為它們的生存狀態已不具威脅,物種短時間內沒有滅絕的風險。所以經綜合考慮之后,在2023年6月30號,國家林草局新發布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已經將野豬除名了。
這就意味著在我國,野豬已經不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了。因此,很多人有疑問,那就是摔死的野豬能夠帶回家嗎?
答案是當然不能!野豬雖然已不是國家保護動物,但依舊不允許私自獵捕,在禁獵期、保護區等獵捕野豬,以禁止的方式和手段獵捕野豬,都需要負法律責任。另外,即便是在一些野豬泛濫成災的地方,當地采取人為生態性捕殺一定數量的野豬,所獵獲的野豬,均要交給專業的機構進行無害化處理,而不可食用。
退一萬步講,野豬食性雜,什么都吃,生活在野外里,根本不知道它們攜帶了何種病菌,因此是絕不可食用的。
野豬的數量還會越來越多,相對應的,人們在路上遇到它們的現象也會變得更加頻繁。所以當我們駕駛汽車行駛在山區道路時,一定要放慢速度,提防有野豬等野生動物突然竄出,從而釀成交通事故。
另外,野豬是非常兇猛的,遇見了要盡快遠離,千萬不要貿然接近,以免遭到攻擊。如果真的遇到了類似的事情,不要自己處理,及時報警,讓專業人士來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