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鐵鍋燉柴火雞
嘗鮮餐廳 | 科普路
傲客自費試吃第1094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591家
今天是亞冬會哈爾濱站倒計時99天,屆時亞冬會和冰雪大世界會來個夢幻聯動。好好好,冬天還沒到,爾濱你就開始勾引我是吧!
如今有“討好性市格”的爾濱已經開始組織全市出租車司機突擊英語。今年年初把南方小土豆寵上天,2025年勢必也會給國際友人億點點大碴子味震撼。
總之,2025年,無論如何都得去一趟爾濱了!身未動胃先行,東北鐵鍋燉咱也是饞好久了。
深秋的昆明,不是整天陰雨連綿就是頂著早晚顯著的溫差過活。約著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吃上一鍋熱騰騰、煙火氣十足的鐵鍋燉簡直不要太舒服。
點好的食材一股腦放進鐵鍋大亂燉,不似南方火鍋一菜一碟,循序漸進地投進鍋里,果然是把耿直豪爽刻進骨子里的東北人孕育出的食物。
鍋底的燉菜升騰起熱氣,催熟了架在鍋上的花卷,揭蓋的一瞬間面粉發酵的味道先發制人。鍋底自帶的小小6只,一行三個南方人分食也綽綽有余。
燉煮多時的雞肉和各色蔬菜,抄底翻拌,以便入味和避免糊鍋。順勢竄出的濃郁醬香,就算搭配最質樸的模樣,依然能令人垂涎三尺。
作為鐵鍋燉主角的肉菜,店里土雞更受食客歡迎。生長周期更長的土雞,肌肉發育得更加充分,肉質緊實,久煮也不會有令人生厭的耙面感。
素菜在鐵鍋燉里不能說是配角,因為它是能與肉類比肩的存在,畢竟都是東北人嚴選的“鐵鍋燉天菜“。
嚴寒的冬,新鮮蔬菜難以保存,入冬前曬的干菜就成了東北人智慧的結晶,干豆角是代表作之一。
干豆角泡軟切段,燉煮后吸收湯汁,恢復了三成的鮮活氣。相比新鮮豆角更掛得住味兒,更勁道有韌性。
粉條就像是鐵鍋燉里的固體水淀粉,慢慢燉煮的過程自身變得軟糯滑溜,鍋底湯汁也變得愈加濃厚,粉條愈加入味兒。
同理可得,像茄子、大白菜這類蔬菜,也是吸汁好手。大塊的茄子瘋狂吮吸湯汁,鎖進自己海綿質地的肉體里,不配米飯或者花卷還有點咸的慌~
大白菜,莖的部分爽脆多汁,葉子水嫩味濃,是鐵鍋燉里不可或缺的綠葉蔬菜。
金黃的甜玉米,除了有好滋味還是鐵鍋燉里亮眼的點綴,給醬色的一鍋增添了幾分精致感。
筍條本身性味清淡,沾上誰就是誰的味兒,主要就吃一個脆嫩的口感。
燉煮到最后,鍋里僅剩的一汪湯汁,濃縮了東北人重油重鹽的飲食習慣。一部分化成溫暖秋夜的熱氣,一部分就蘸著花卷,最大程度地放進口中回味,令人心生向往的東北呀,全在這一鍋里。
除了鐵鍋燉,蘸醬菜也饒有興味。同樣的做法簡單,同樣能包羅萬象。
千張豆皮切成和配菜均等大小的片,先抹上薄薄一層店里自己炒的雞蛋醬,再放上清新的黃瓜條、這個季節最是清甜多汁的白蘿卜、小蔥香菜,輕柔地包裹起來。
這是和鄰桌身形高大卻語氣溫柔的東北大哥詢得的蘸醬菜正確吃法,大醬的咸香和蔬菜的清爽搭配得巧妙,相得益彰。
最后嗦凍梨的吸溜聲給這一頓胃先行的東北之旅拉下帷幕。半化開的梨子外層口感綿密、水分充足,靠近核的部分還有些微硬的冰沙,最適合鐵鍋燉之后食用,清爽解膩。
結賬時熱情的東北老板純正且中氣十足的大碴子味問候:“老妹兒,吃得怎么樣?”對東北人與生俱來的好感再次萌生,順勢化身東北人也高八度回應:“嘎嘎香”!
不說了,我有事,去東北一趟~
廚娘醉鵝 | 羊仙坡
他三姐香肴骨頭館 | 官南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