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沖突
前言
在全球都在呼吁加沙地區應當早日實現停火的時候,美國在聯合國會議上接二連三的投反對票。
結果導致現在的中東局勢嚴重的動蕩不安,以色列也是強硬的拒絕美國,提出的在加沙地帶停火的要求。
新聞截圖
不知道是不是美國政府需要在大選最終來臨前,拿到一份好的成績單,拜登政府將目光放在了黎以沖突上。
而看到美國政府提出的停火要求,總讓人感覺有種在刷業績的錯覺。
新聞截圖
美國大選接連提停火政策
從兩位總統候選人在為了下一任美國總統人選競爭的時候,不論是拜登和特朗普,還是現如今哈里斯和特朗普。
在他們的未來政策中,都有一條關于中東地區局勢的發展計劃。
特朗普
民主黨和共和黨也是抓住了全球局勢的熱點,給美國民眾甚至是世界民眾一個關于未來和平穩定的世界。
雙方競選人不斷的說自己上臺之后,會如何阻止戰爭的進一步惡化。
拜登和哈里斯
一開始大家都認為美國大選的最終人選,關乎著現如今世界局勢能否做到停火,坐下來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分歧。
但隨著美國政府的動作越來越多,美國似乎在拿解決世界局勢來當作業績在刷。
在前一陣子,哈里斯的民調支持率沒有特朗普高的時候,拜登政府做了一系列的動作。
布林肯親自到以色列,要求以色列實現加沙地帶停火,不過這個要求被內塔尼亞胡給拒絕了。
新聞截圖
隨后以色列對中東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襲擊加沙難民營,意外擊斃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等,讓以色列更加堅定的要繼續襲擊加沙地區。
在黎以沖突上,則是不斷的襲擊聯合國的維和部隊,甚至違規使用白磷彈;
而伊以沖突上,以色列則是襲擊伊朗的主要軍事基地。
巴以沖突
以色列這一圈操作下來,可以說以色列一個人挑戰了周圍多個國家。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以色列有來自美國的軍事裝備支持,美國甚至將薩德系統部署在以色列境內,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伊朗對以色列進行報復。
新聞截圖
盡管聯合國多次進行聯大會議,要求各方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的停火決議,但是美國一直投的反對票,以至于中東地區的戰火一直不斷。
但就在美國大選的最終沖刺階段,拜登政府則調轉方向,開始要求黎巴嫩以色列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的停火決議。
拜登
美國要求黎巴嫩停火
在10月底,以色列媒體曝光了美國制定的有關黎以停火的相關協議草案,美國呼吁黎巴嫩和以色列可以停火。
乍一看,拜登政府還算做了一件實事,但是仔細看過草案之后,才覺得美國果然還是熟悉的美國。
停火草案
首先美國呼吁的是,黎巴嫩和以色列暫時停火60天,而不是實現全面停火,這意味著未來中東地區還是一個隱形的火藥桶。
至于這個時間更加有靈性了,美國大選的最終投票結果在11月5號揭曉,下一任總統真正入住白宮則要等到明年的一月份。
2024年10月30日,黎巴嫩Abbasiyeh,工業區遭到以色列空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中間等待的時間剛好是兩個月,也足夠下一任總統對于未來全球和平如何發展,作出相關的決策。
其次,在黎以停火的協議中,美國要求的是黎巴嫩單方面停火,而不是全面的禁止兩方一起共同行動。
新聞截圖
但戰爭持續到現在,已經造成不少黎巴嫩平民傷亡,也有不少人背井離鄉,遠離戰爭地區。
對于美國提出的這份停火協議,黎巴嫩政府以及以色列都有表現出停火的意愿。
不過,在這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以色列并不是和黎巴嫩政府在打仗,而是和黎巴嫩真主黨在黎巴嫩的領土上進行戰爭。
新聞截圖
至于美國提出的停火協議,基準就是2006年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第1791號決議。
這份決議的內容是,在黎巴嫩的利塔尼河到聯合國劃定的黎以臨時停火線內,只有黎巴嫩政府能夠在這里部署武裝人員,而聯黎部隊則負責在這一區域監督雙方停火。
聯合國決議的執行地區地圖
但是,這份決議從提出來到現在,黎巴嫩真主黨和以色列誰都沒有執行過。
黎巴嫩真主黨一直在這里設置有軍事據點,而以色列則是不斷的向這個地區派遣無人機和戰機。
黎以沖突
在美國提出的這份決議中,拜登政府還表示:
如果黎巴嫩政府或者國際有關機構沒有阻止真主黨的行動,那么美國政府和以色列有權力對黎巴嫩相關目標實施打擊,并且以色列還可以繼續朝著黎巴嫩派遣戰機搜集情報。
黎以沖突
對于美國這樣的做法,黎巴嫩的一位知情人站出來表示,單方面的對以色列停火是不可能的,這和投降沒有任何區別。
而隨后的黎以沖突證明,美國這種臨時拿沖突來為大選助陣的行為完全行不通。
信源截圖
黎以沖突加劇
根據多方媒體報道,這一輪的黎以沖突比2006年的更加嚴重,以色列在襲擊黎巴嫩的過程中,完全違反了國際法。
不僅對著平民生活區域投進行轟炸,而且還對黎巴嫩境內的20多家醫院附近投放炸彈,雙方之間的來回攻擊更是數不勝數。
信源截圖
拜登政府提出的停火協議,根本解決不了最根本的問題。
在這個時候,俄羅斯媒體又曝出,以色列請俄羅斯來調節黎以沖突。
佩斯科夫
俄羅斯正和烏克蘭打得火熱,這又介入到中東地區的沖突中,倒是讓不少人疑惑,不過這件事得到了俄羅斯發言人佩斯科夫的證實。
在美國大選的最后階段,俄羅斯放出這樣的消息,無疑是對拜登政府的一次考驗。
內塔尼亞胡
要知道哪怕是在北約中的法國和德國,想要和俄羅斯深度發展,還要考慮一下美國,以色列竟然直接和俄羅斯溝通。
由于美國和俄羅斯的復雜關系,再加上現在正值大選階段,俄羅斯這么對外表示以中東地區的問題,對于美國來說需要好好的處理一下。
新聞截圖
美國的下一任總統應當對全球局勢怎么做,拜登到明年一月才會離開白宮。
在這最后階段,拜登政府又該如何處理現在的全球沖突局勢。
信源截圖
結語
要想實現全方面的停火,不能只是單單出臺一個臨時協議,這樣對于完全解決沖突矛盾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至于美國大選頻頻拿世界局勢說事,雖然全世界都非常不滿美國的做法,但美國下一任總統人選又是切實的關乎到全球局勢的走向。
希望下一任總統人選最終能夠實現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
信源來自:界面新聞 2024-10-31 大選前刷KPI,美國急推黎巴嫩以色列停火
新民周刊 2024-11-3 以色列求俄羅斯調解黎以沖突,很奇怪嗎?
央視網 2024-11-4 黎以沖突加劇 美媒稱以軍在20多家黎醫院附近500米內投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