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淮海戰役勝利75周年,為賡續紅色血脈,厚植家國情懷,由淮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師生傾情演繹的原創歌劇《向前》自首演以來,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引發熱烈反響。這場藝術與戰爭歷史相結合的“視覺盛宴”,讓觀眾充分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震撼力與感染力,不斷激勵新時代青年砥礪奮進。
還原壯觀歷史場景 弘揚傳承革命精神
歌劇《向前》主要講述淮海戰役期間,“小李莊”青年淮山帶領周邊群眾冒著槍林彈雨、忍受風雪饑寒支援前線,最后壯烈犧牲的故事。該劇“以點帶面”描繪了男女老幼齊上陣、家家戶戶支前忙的生動畫卷,還原了淮海戰役中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壯觀歷史場景和車輪滾滾、川流不息的戰爭場面。
作為淮北師范大學第一部原創歌劇,《向前》特邀國家一級演員、原淮北市歌舞劇院院長朱憲憲擔任藝術總監,國家一級作曲、教授孫建國擔任作曲及音樂制作,國家一級編劇陳晶擔任劇本創作,其余團隊成員均為該校音樂學院師生。從劇本創作到首演歷時五個多月,期間主創團隊多次赴徐州市淮海戰役紀念館、濉溪縣淮海戰役雙堆集殲滅戰紀念館、邳縣淮海戰役碾莊圩戰斗紀念館等多處革命遺址進行實地采風,加深對事件及人物刻畫的理解。最終,以歌劇藝術的形式將那段崢嶸歲月中的歷史故事和精神風貌展現得淋漓盡致。藝術總監朱憲憲表示:“這不僅是對革命先烈英勇奮斗精神的緬懷,也是對紅色基因的傳承與弘揚?!?/p>
融入皖北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
歌劇《向前》首演之后,連續兩年入選“安徽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目前已在安徽省各大高校演出11場,累計觀看近萬人次。2024年9月,其作為劇目類唯一一部高校入選作品,參與了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安徽省優秀舞臺藝術作品下基層演出”活動。舞臺上,深情動人的劇情、高亢激昂的唱腔、氣勢磅礴的演繹,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尤其是貫穿全劇的主題曲《小推車之歌》,借鑒了江淮民歌《王三姐趕集》的主要旋律特征,更具吸引力。
據作曲孫建國教授表示:創作過程中,他深入挖掘了皖北民歌和地方戲曲等非遺元素,在唱腔和合唱編配中融入了如淮北花鼓戲、泗州戲、淮北梆子戲的藝術特色,使這些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歌劇這一現代藝術形式煥發了新的生機。此外,主創團隊還曾深入田野、鄉間,與當地民間藝人、戲曲傳承人深入交流,悉心挖掘、整理瀕臨失傳的地方民歌和戲曲小調,使得該劇充滿民族元素和本土特色?!拔覀兿M谘莩鲋?,讓觀眾能夠感受到皖北地區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民俗風情,從而激發大家對地方文化的熱愛與關注。這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也將進一步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薄断蚯啊房倢а菅υE說。
打造高校“藝術思政課” 思政教育“聲”入人心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正是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和人民戰爭深厚偉力的生動寫照。在面對新時代、新形式、新任務、新要求的今天,“小推車精神”的內涵和啟示仍然具有深刻意義,是激勵人們繼續奮斗、不斷前行的精神動力?;幢睅煼洞髮W始終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將歌劇《向前》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一種新形式,通過藝術的方式將歷史事件呈現在學生面前,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動、直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創新性。
“一堂有溫度的思政課,比一千遍說教更有教育力量?!?strong>淮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畢明福表示,作為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舉措,淮北師范大學力求將歌劇《向前》打造成紅色文化精品,通過弘揚“小推車”精神,讓舞臺成為高校大學生思政課的大課堂,這既是加強和改進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是高校紅色文化品牌與地方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通過觀看歌劇《向前》,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從而加深他們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義。
本年度,歌劇《向前》將赴安徽省其他高校繼續進行巡演活動,讓廣大青年在可聽、可看的“藝術思政課”中接受精神的洗禮,體會偉大建黨精神,厚植愛黨、愛國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