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陳錫聯,1915年1月4號出生于湖北紅安,1929年加入中農紅軍,1930年加入我國共產黨,參加過抗日戰爭,我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他是我黨優秀的黨員,一生都貢獻給了部隊。戰爭時期,一直都在四處打仗;和平年代,又一直執掌軍委。1975年1月,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被選為12位副總理之一,任期5年。
一、兩處殘疾
12位副總理中只有兩位副總理有殘疾,中將余秋里和上將陳錫聯。余秋里是在紅軍時期手臂截肢,導致殘疾。而陳錫聯卻有兩處殘疾,這兩處受傷導致殘疾也都是在紅軍時期:一處是左手,當時在戰斗中,他的左手拇指不小心被炸彈炸傷,包扎的時候沒有包扎好,由于血液不流通導致傷口處發黑,壞死,他覺得這根拇指已經沒用了,在喝了兩口酒后,自己拿刀把壞死的指頭砍斷了。
一處是右耳,也是在戰斗中,當時戰爭比較激烈,他被一發子彈從下巴處打進,從右耳出來,雖然后期傷口愈合,但是他的右耳已經聽不見任何聲音了。后來,他和別人談話的時候,都是把左耳對著別人,才能聽見別人的聲音。陳錫聯的殘疾處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對于日常生活也是很不方便的,后來通過自己的不斷的進行訓練,才能夠和常人無異。
二、兢兢業業
在陳錫聯正式上任后,主要管理國防工業和國家體委。1976年1月,毛主席又讓他負責中央軍委的工作,當時他掌握的軍權僅排在毛主席,周總理和朱德將軍之后。10月份的時候,"四人幫"解散。次日,陳錫聯就向上級申請,希望讓葉劍英元帥來管理中央軍委的工作,但是被駁回了,希望他能夠繼續管理。于是陳錫聯就繼續負責中央軍委的工作。
1977年3月,經中央商討后決定,讓葉劍英元帥來主管中央軍委的工作,陳錫聯從旁輔助葉劍英元帥管理。1980年9月,陳錫聯辭去副總理和軍委的工作。
三、老年喪子
陳錫聯一共有3個兒子,長子被授予大校軍銜,次子在32歲的時候犧牲了。他的次子是一個飛行員,在1982年4月26日的時候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不小心遭遇空難犧牲了。當時陳錫聯已經68歲了,次子所在部隊的領導非常害怕此事打擊到他,就親自上門告知這一噩耗,陳錫聯在得知這一消息時,雖然悲傷的老淚縱橫但是也沒有遷怒于人,反而安慰他們,犧牲在所難免,你們也不要太傷心,我會處理好家里人的情緒問題。在場的人聽到這段話,沒有一個人不感到動容的。第三子在2011年7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在遭遇老年失子,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時,他沒有責怪他人,憤世嫉俗,反而自我調節,并且還調節好家里人的情緒。對獨自在部隊打拼的兒子,也是時常鼓勵,最終實現了一個奇跡"父子兩將軍"。1999年6月10日,陳錫聯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
陳錫聯70年的革命生涯中,從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開始,他參加過紅軍兩萬五千米長征,參加過抗日戰爭,參加過解放戰爭,在我國正式成立以后,又擔當副總理,掌管軍委。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祖國,奉獻給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結語
陳錫聯始終都保持著初心,一直跟隨我黨的精神前進,不管是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堅定的擁護我黨。戰爭年代,他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有勇有謀。既能身先士卒,不畏生死;又能計劃周密,靈活機動。只要是上級的命令,不管任務的困難程度,絕不退縮,堅決完成任務。和平年代,他發揮自己的領導才能,只有自己做好榜樣作用,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他謙虛謹慎,廉潔奉公,從不以強權壓人,而且直視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改正。對于自己的親人也是嚴格要求的,不允許恃強凌弱。
在遭受喪子之痛時,也沒有一蹶不振,對于在部隊的小兒子也沒有給予方便,只是時常鼓勵,最終他的兒子憑借自己的實力晉升中將。他的一生既是榮耀的也是悲苦的,但他一直堅持做好本職工作,不驕不躁,最終贏得黨和全國人民的尊重。
參考文獻
《中國近代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回憶錄叢書》
《陳錫聯回憶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