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來啦,我是瑾辰,謝謝你來看我~~??
有網(wǎng)友問:“你身邊有哪些人讓你感覺層次太低?”
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
“圈子無所謂高低,只是認知和生活方式不同而已?!?br/>
你的圈子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
比如,誰家的老婆打扮得精致,有人會說,穿成這樣肯定在外面偷人;
誰家的男人能掙錢,他們會說,還不知道在外面有沒有小的呢;
誰家婆媳關(guān)系和睦,他們又會說,關(guān)上門還不是一定吵,裝什么裝。
在他們的眼里,自己生活要是不幸福,他們就更樂于知道別人家的生活比自己還不幸,并以談?wù)摳鞣N家長里短、雞毛瑣事來對比自己的幸福生活,以此為樂。
所謂層次,不是指社會地位的高低,而是一個人的人品與認知事物的清晰程度。
而有這3個特點的人,千萬別對他們太好。
01.
恩將仇報
英國作家薩克雷《名利場》:
“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br/>
瀟湘晨報曾報道過這么一個案例。
一位李女士購置了一套學區(qū)房,但房子一直空著。
恰好,小叔子女兒小升初的學校剛好就在房子附近。
小叔子就想請李女士幫忙,解決孩子讀書的問題。
心好的李女士同意了小叔子的請求,并把房子過戶到小叔子名下。
由于放不下面子和對親戚的信任,李女士并沒有立下字據(jù)。
隨著孩子的升學,孩子并不需要這套房子了,但小叔子一家并沒有把房子還回來。
后來李女士家里突遭變故,急需用錢,決定賣掉這套房子。
結(jié)果,小叔子一家翻臉不認人,仗著戶主寫的是自己的名字,想要霸占這套房子。
還說這套房子是自己的,李女士無憑無據(jù),還信口胡說。
很多書都在教我們要善良,說只有善良才會積攢福報。
但是,別忘記對不值得的人善良無度,就是對自己的傷害。
王小波說過:
“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br/>
你對人過于善良,別人就會得寸進尺;你越大方,別人越是會對你索取無度。
善良應(yīng)該要對正確的人,不分好壞的善良,就會肆意飼養(yǎng)貪得無厭的人,到頭來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
02.
自私自利
《愛情保衛(wèi)戰(zhàn)》情感導師周小鵬認為:
自私自利的人,對人只有利益,沒有感情。他們看起來很節(jié)儉,不合群,實質(zhì)是不愿在別人身上多花一分錢和一分鐘時間。
他們只有在獲取更大利益的時候才愿意付出感情,但在平時又不會愿意付出多一點的感情。
自私自利的人,其實他的本性多半是貪婪、吝嗇且毫無底線的。
《二十不惑》這部電視劇就有這樣一個場景。
姜小果借了300塊錢給出身農(nóng)村且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王薇。
后來張小果想換手機,于是讓王薇還錢,結(jié)果王薇不但不還錢,還裝可憐,引起同學圍觀,大家共情王薇,還異口同聲批評姜小果沒有同情心。
又一次,姜小果在校門口的服裝店遇見王薇,姜小果再一次要求王薇還錢。
王薇故伎重施,再次反咬姜小果,并說她虛榮并不是真心缺錢,對于像王薇這樣缺錢的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自私自利的人,他們只愛自己。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說:
“自私的形成背景是他在很弱小的時候,都是別人幫他,家里人給他把什么都做好,而他自己什么都不用管?!?br/>
這樣“人人為我,我為我”的這一類人的人格就形成了。
成年人自私的性格是很難去改變的,他會為了某些原因暫時偽裝,但一定會在如,婚后或者利益面前暴露出他的本性來。
當一個人利益至上的時候,很多時候他就會做出要錢不要臉的事情來。
03.
貪得無厭
知乎有一個問題說:“為什么很多人都貪得無厭,不知道見好就收?”
比如,很多T官他們的職位已經(jīng)能夠保證他們一生衣食無憂,但,還要T污呢?
有一位博主回答:
“貪得無厭,其實跟經(jīng)濟學有一個理論非常地類似,就是說隨著財富的增加,其邊際效益就會越來越低?!?br/>
邊際效益,就是指每增加一單位資源所帶來的額外收益或滿足感。
就是,隨著財富的增加,滿足感卻越來越少。
就像一個顧客在一段時間內(nèi)連續(xù)消費同一種商品時,它所帶來的滿足感會越來越低。
看過網(wǎng)友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室友,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所以,沒錢的時候,他也會力所能及地去幫忙。
剛開始室友借錢的時候,沒過多久就會還。
但后來借錢的金額越來越大,拖延的時間卻越來越長。
這位網(wǎng)友想到他的室友經(jīng)濟情況確實不算太好,也沒太較真,導致畢業(yè)后欠的錢還沒還清楚,這名網(wǎng)友都已經(jīng)記不清了。
除此之外,這名室友還喜歡從網(wǎng)友的柜子里面自己拿東西吃吃喝喝,頻率比網(wǎng)友本人還高。
網(wǎng)友反對他這種越界的行為,換來的卻是室友的一句:小氣。
都說人的本性都是貪得無厭的,但這并不是共性。
有的人在欲望面前能夠控制得住自己,有的人在欲望面前只會被欲望所吞噬。
《老子·道德經(jīng)》說: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br/>
貪心的人,他永遠不覺得自己貪,他只會覺得自己得到的還不夠多。
而你越是滿足他們,他們就越來勁。就像一個無底洞,不管你付出多少都填不滿。長此以往,只會讓你身心俱疲。
04.
決定一個人層次的是閱歷、經(jīng)驗,眼界和價值觀共同構(gòu)成了他們的格局。
一個精神上匱乏的人,他的認知水平一定是低的。
俗話說:
小人畏威而不畏德。
認知水平越低的人,就越不知道好歹。
他們根本不明白善良背后的可貴之處,他只會不自覺地把你當成弱者看待。
你表現(xiàn)出來的善良,他會覺得你好欺負,就會總想占你的便宜。
他們的世界只有弱肉強食,只會用野蠻的方式去掠奪你。
心懷善意,也要堅守好自己的邊界,你的善良才不會被辜負。
點個【在看】,愿你善良有度,能給人溫暖,也有不被傷害的鋒芒。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