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鄉愁》之144
國慶黃金周期間,中國內地2018年電影票房已達500億,超過2017年全國電影票房總和。但很多電影人,并沒有因此看到什么希望!
編劇蘆葦曾經說過:“拍《霸王別姬》和《活著》的時候,我很是高興,覺得我們終于起步了,可我沒想到,那就是我們的終點。”
現在,由聲光電組成的電影,成為一種藝術,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進電影院欣賞。
多年前,電影還只是起步階段,遠遠沒有今天的電影藝術震撼。
最早的電影,甚至都是無聲和黑白的,彩色電影也是多年后才出現的。
但即便是這樣,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也吸引了無數人。
尤其在貧瘠而廣袤的農村,只要有露天電影,基本上也能造成“萬人空巷”的轟動。
記憶里,小時候,看場電影像是過年。
那時候,能看到的電影都是《紅燈記》、《沙家浜》、《紅色娘子軍》等紅色樣板戲。
電影都是黑白的,要好長時間才能看到一次。
基本上,每次都是在西街小學外面的街上放映,有時候東街也會放幾場。
能有電影看,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
只要得了消息,有時連飯都不吃就跑著去了,在人群里鉆來鉆去地找合適的地方。
很多時候,好位置都被附近的社員“霸占”去了。
即便人還沒到,先將一片的矮板凳占住了中間的位置,其他人也就不好再擠了。
有時,雖然占到了一個好位置,但電影開映后,一些半大孩子在人群里擠來擠去,幾膀子就將我們這些小毛孩子扛到邊上去了。
占了個把小時的位置,就這樣被別人搶了。
那些半大孩子還翻著白眼,朝我們揮揮拳頭示威。
我們這群小屁孩拳小胳膊細的,誰也惹不起;只好另外鉆到人縫里,到處再擠位置。
還往往惹得大人們不高興,不時會低吼上幾嗓子。
到后來,幾個孩子被擠到了最后面,前面是無數的人頭擋著,啥也看不見。
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跑到銀幕的另一面去看。在銀幕后面看,字幕都是反的;但這邊人少,總算能坐在地上,好好看電影了。
環顧周圍,在銀幕后面看電影的,基本上也都是一幫“弱勢群體”。
常看的那幾部電影,孩子們幾乎都能將臺詞倒背如流。
但盡管如此,每次村里放電影,都還是跑著去看。
以后,每次拿著棉花柴玩的時候,一群孩子就扮演著電影里的人物角色,分成好人和壞人兩撥,在院子里、胡同里瘋跑。
農村里說孩子有一句話,叫“七歲八歲萬人嫌”。
我雖然還不到“萬人嫌”的年齡,但一群屁大點的孩子,在院子和胡同里瘋鬧,也是很討人嫌。
哪個人的午覺被驚擾了,就從墻頭上探出顆腦袋來,霹靂般地吼上一嗓子,嚇得一群孩子落荒而逃。
等逃遠了,回頭互相問,居然不知道是被誰嚇跑的。
有時候,鄰村里也會放電影,孩子們只要知道了消息,也一定追著去。
媽媽知道后,很不放心,一定讓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去,她才允許。
放映電影的時候,一般都是農活忙過一陣子后,不會耽誤生產隊的活路。
一般,都是選在在秋冬季節放映得較多。
有時,晚上走在田野的小徑上,看著深秋里路旁高高的玉米和高粱地,幾個毛孩子還是忍不住瑟瑟發抖。
田野里不時傳來幾聲不知道什么鳥的叫聲,在夜晚聽來也是凄厲得很,讓孩子們毛骨悚然。
有時,也有看莊稼的人在地里不出聲地走,那“悉悉索索”的聲音更,讓孩子們發毛。
膽小的發一聲喊,掉頭就跑回去了。
剩下的幾個孩子,只好鼓足勇氣繼續往前跑。
等看完電影回來,黑壓壓的人群,就如潮水般地融入了村莊的胡同和村外的小路上。
有時候,一群半大孩子經過我們身邊時,還故意發聲喊,在前面鬼叫著跑掉了。
幾個小孩更是心慌,一起跟著瞎跑,有時連鞋子都跑掉了。
一直等看到村里稀疏的燈光時,幾個孩子才敢緩下腳步來喘大氣。
有次,一個伙伴聽說鄰村又要放電影,就喊我一起去看。
等我們摸黑跑到那個村子,卻黑乎乎地沒看到放映電影的。
后來,問了那個村子里的老鄉,才知道那天電影不在他們村里放映,是在其他村。
那一會兒,心里是拔涼拔涼的。
兩個小毛孩也沒勇氣繼續再去其他村子,只好悻悻地回來。
其實,看電影這事,半大孩子們比我們還熱情。
但他們多半不正經看電影,都是在其他村里的姑娘旁,擠來蹭去的。
看見有長得稍微漂亮點的,還擠過去搭訕。
“你在某個時分,正好路過我的青春……”
有時候,其他村里的姑娘,也會在看電影的時候,暗中挑選街上的哪個男孩子長得還過得去,打聽明白了,過后喊媒人來提親。
那時候,其他小村子里的姑娘,都愿意嫁到我們街頭子上來。
所以,很多這樣的婚事,還基本上一說合就成了。
有時,半大孩子們還會約著村里的姑娘去看電影。
但聽說,電影倒是沒去看,兩人是去吊膀子去了。
遠遠打了個飛眼,就一前一后地出了村子,之后就一頭鉆進了玉米地里。
后來,還被看守玉米地的人看見了,兩人衣帽不整地落荒而逃。
那姑娘的家人一旦知道了,不但要暴打姑娘一頓,還要去男方家鬧。
為此,還惹出不少事端來……
那時候,小屁孩們對這些事都不關心,就惦記著哪天能再看一場電影。(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