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喜歡不客觀實驗室,希望和我們一起探討數碼相關的選題,請私信“不客觀”,我們將回復您加群的方式,期待與你的見面~
作者|陸
郵箱|xiaoyu@pingwest.com
一加回歸母公司后,口碑呈現出比較兩極化的趨勢。有的老用戶說一加失去了靈魂,“大氫亡了”,也有新用戶表示全新的雙旗艦策略是在給用戶更多的選擇。
我們可以看到,一加一改每年一款旗艦的“精品”策略,多條線策略并行,有糧倉親民款,也有旗艦款。但總有那么一小撮用戶,依舊在苦苦的等待一加每年的那款“真旗艦”。
我就是其中之一。
10 月 31 日,一加正式發布了年度旗艦一加 13,這款從命名上聽起來像是標準版的產品,無論在設計、性能、配置、影像等多個角度去評估,都是一款超越市面上大多數“Pro”級別的產品,這樣讓不少老用戶直呼:“那個我們熟悉的一加,回來了。”
性能,是旗艦的基礎
雖然一款產品的好壞不能只看 SoC,但一款頂級的處理器確實是用戶是否選擇這款產品的基礎。作為曾經頂著“不妥協”宣傳語的一加來說更是如此,在驍龍 8 至尊版發布之后,這枚處理器毫無意外的也出現在了一加 13 上。
今年高通創新的使用了自研的 Oryon 架構,也和聯發科一樣采用了“全大核”的戰略,擁有兩個 4.32GHz 的超級大核和 6 個大核,性能表現十分亮眼。
在 GeekBench 6 中,一加 13 的單核分數為 3098,多核9456 分,3DMark Wild Life Stress Test 更是依靠小一萬平方毫米的 VC 散熱讓長時間負載的穩定性來到了 75.5% 的穩定性,喜歡長時間打游戲的小伙伴一定會喜歡這款產品。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內存配置方面,一加是目前少數依舊在堅持頂配 24G LPDDR5X 內存的廠商,雖然 16G 在大多數場合已經夠用,但在端側 AI 到來的 2024 年,更大的內存顯然能為手機帶來更快的響應速度,1TB 的存儲容量也能最大程度的拉長整個手機產品的使用周期。
在前不久舉辦的驍龍峰會上,高通宣布驍龍 8 至尊版將支持 8 年的安卓版本更新,接下來就要看各大手機廠商的軟件部門是否給力了。
配置拉滿,才算旗艦
作為當年首發 2K 分辨率 90Hz 高刷新率的品牌,今年一加在屏幕上選用了第二代 2K 東方屏,基于 X2 發光基材打造,成為全球首個榮獲 DisplayMate A++認證的屏幕,全亮度類 DC 與「明眸低頻閃 2.0」兼顧顯示效果和護眼體驗,全新的「太陽顯示技術」也支持戶外光感增強和戶外色彩還原這兩個新特性,有效提高戶外場景下高亮度內容的可視性和可讀性,覆蓋在表面上的晶盾超瓷晶玻璃也更加耐摔耐磨。
屏幕形態上,一加13 也跟隨主流,選擇了「全等深柔邊直屏」,也就是 4 等深微曲屏,既能保證曲面屏的視覺效果和手感,也能兼顧直屏操作時的手感。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搭配這塊屏幕的,是匯頂科技的 3D超聲波單點指紋,體驗甩開Find X8 系列一條街。而“拿手好戲”馬達方面也絲毫不含糊,采用 CSA+0916 Turbo 線性馬達,官方命名為「仿生振感馬達 Turbo」,依舊是目前安卓陣營中體積最大的 X 軸線性馬達,振動反饋細膩。
CSA+0916 Turbo 圖源:微機分 WekiHome
一加 13 采用了全新的「破曉」設計語言,“拋棄”從 10 代開始一直沿用的“馬桶圈”設計,采用一條線貫穿鏡頭 Deco,顯得十分簡潔干練。
一加 13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我們拿到的是「白露晨曦」的版本,背部使用新一代絲綢玻璃工藝,在不沾染指紋的同時能夠進一步的提升玻璃材質的通透感,是今年白色產品中質感非常不錯的一款。
影像配置方面,一加 13 今年也選擇了與母公司的旗艦型號“看齊”,采用了同檔的 LYT-808 主攝,擁有 1/1.4 英寸大底,JN5 超廣角以及多重棱鏡反射結構的全新潛望鏡頭 IMX882。
一加 13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新的潛望結構與 iPhone 15、16系列的 4 棱鏡反射式結構原理相當,將長焦鏡頭的傳感器可以以非直立形態固定在主板上,大大降低了鏡頭模組的厚度,避免了此前影響旗艦背部“大火癤子”的情況發生。
一加 13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令人驚喜的是,一加 13 今年也搭載了 Find 系列同款的影像算法,也為用戶帶來了三款全新的“富士風格濾鏡”,同時廣受好評的哈蘇大師模式以及無影抓拍也都沒有落下。
一加 13 樣張(HC 濾鏡)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一加 13 樣張(NH 濾鏡)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一加 13 樣張(HC 濾鏡)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在一加 13 上,當用戶啟用 60x 以上的長焦焦段時,大模型加持下的算法會在照片拍攝完成后進行計算,從而幫你優化最后的成片效果。
一加 13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在這一算法的加持下,一加 13 即便不使用高像素、大光圈的潛望長焦,也能獲得一個非常不錯的望遠效果,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這種兼顧體積和實用性的解決方案顯然要比體型臃腫的“影像旗艦”更有性價比。
一加 13 樣張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一加 13 樣張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續航方面,一加 13 內置了一塊 6000mAh 的超大容量冰川電池,搭配 100W 有線和 50W 無線充電,能夠輕松實現“碎片化補電”以及超長續航的體驗。
ColorOS 15 的 AI 功能,不止于此
從 2023 年開始,AI 大模型就是手機廠商不得不提的一個賣點。經過了一年的發展,廠商們也經歷了從「加功能」到「系統重構」的改變。
在 ColorOS 15 上,我們最令我驚喜的就是全場景 AI 助手「超級小布」。
此前大多數手機的 AI 功能都更加注重 AI 與文字間的交互,比如文檔摘要、語音轉文字、擴寫潤色等基礎功能,而 ColorOS 15 則不僅限于此,在小布助手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更多跨應用、系統相關的操作。
在今年國慶回家時我發現,家里的長輩已經非常擅長呼出小布來進行“系統功能”的設置和操作了。比如喚醒小布助手清理手機內存、設定鬧鐘的功能,作為“年輕人”的我下意識還是會點進 App 中進行手動操作,但他們現在都直接選擇語音呼出“小布助手”語音操作。
在一加 13 上,這類功能也得到了“進化”。
用戶現在可以在一加 13 上的任意界面長按電源鍵一鍵呼出超級小布,利用圈選、語音、文字等多重形態與 AI 進行交流,并且目前超級小布還是為數不多支持跨應用調取并操作的 AI 助手,你可以直接對小布說:“幫我發條微博,內容是 xxxxxxxxx?!奔纯赏瓿刹僮鳌?/p>
同時,一加 13 的 AI 消除功能也在 ColorOS 15 上得到了進化,分為全新的 AI 消除、AI 去反光、AI 去模糊、AI 畫質增強四大功能,可以輕松的消除隔著玻璃拍攝時造成的反光問題,不小心拍糊的照片也可以通過 AI 變得更加清晰,儼然是一套“全流程”的「拯救廢片神器」。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除此之外,ColorOS 還打通了 iOS 的“獨立王國”,實現了 iPhone 與 ColorOS 的文件互傳功能,點擊分享按鈕之后,現在一加 13 也可以和 iPhone 之間實現“隔空投送”級別的文件互傳了。
圖源:不客觀實驗室
總結
在這一代產品上,我依稀看到了當年那個“毫不妥協”的一加。除去屏幕、性能和續航方面的強勁表現,一加也補齊了此前關于影像的短板,真正的做到了“全能旗艦”的代表。
雖然這次一加 13 并沒有“Pro”的后綴,但它的整體堆料比大部分 Pro 機型還要有誠意,顯然成為了 4000 元價位段里極具競爭力的一款產品。
在品牌宣布回歸之后,這幾年一加在線下、售后等多個環節的用戶體驗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它早已不是那個 Google Pixel 的“平替”產品,儼然成為了新一代的“卷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