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籃球的一切 關注才是熱愛
“投籃命中率的高低決定了比賽的結局”。
說實話,決定比賽勝負的,可不僅僅是投籃命中率喔。
怎么樣讓投籃更準?
標準答案是:投籃姿勢 越穩定,投籃越準。
庫里的投籃
那怎么樣才是穩定的投籃姿勢呢?
眾所周知,投籃姿勢有千百種。像馬里昂 的三八式,凱文·馬丁投籃歪把子——鮑爾兄弟也是,布澤爾 像是推鉛球,王治郅像舉杠鈴,劉玉棟 的直臂投籃……
姿勢太多,數不過來,但好的出手姿勢,卻只有一種。
教科書上說得明白,就是,撥球。
但這個事吧,充分說明了語言文字的蒼白。撥,是個啥意思呢?說白了,就是既要保證球的弧度,也要保證球的旋轉,還得保證球的出手力度。
弧度、旋轉、力度,缺一不可。
大家肯定有體會,沒弧度的投籃,出手感覺像“甩”;沒旋轉的投籃,出手感覺像“推”;沒力度的投籃,嗯,就是投小了,哈哈。
俗話說,投籃有沒有,全都看出手。
就是這個道理。
怎么都是庫里的?放心,后邊還有其他人的。
那怎么才能好好撥球呢?
教科書上又說了,沉腰,屈膝,腳底發力,傳導到手臂,即可。
說得挺好,那咱們去場上試試唄。我敢保證,絕大多數聽了我忽悠的人,到了訓練球場上,按照這個流程做下來,一定會出現新的問題。
那就是,發力脫節。
人的身體是很奇妙的,你越是想要控制,往往適得其反。比如,我這個投籃不好,一定是上臂發力不對,可當你關注了上臂發力,你就會發現,什么都不對了……
為什么會發力脫節?很簡單,投籃是一個瞬間調動身體各個部位肌肉的整體動作。這個流程僅是流程,肌肉可不能依次發力,就像生產線一樣,每個環節都得同時高度關注,才能運轉流暢;要是太關注一個環節,其他環節不管了,肯定會出問題。
不過,野球場上、訓練營里,投籃發力脫節的,多了去了。當年火箭的海耶斯,那都脫節到什么地步了,不也打上NBA了嗎。
所以,這個事兒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別糾結,慢慢找到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再找個老師改改細節就好。
庫里的罰球。
繼續說撥球發力的事。
為什么會有這個流程呢?
這是因為,那些擁有頂尖投射的球員,就是這么總結的,哈哈哈……認真點說,就是,僅靠上肢的力量,很難保持出手的穩定性。甚至,這與上肢力量,好像關系也不大,不信你看奧尼爾,投籃很差吧。而從腳底發力,是可以調動全身力量,來完成這個動作的。
但這個腳步,非常重要。你看,有的人喜歡原地雙腳發力,有人喜歡原地單腳發力,有人喜歡試探步后腳發力,有人喜歡試探腳前腳發力,有人喜歡墊步發力……,每種方式,都會對投籃的發力流程產生微妙的影響。
而在激烈的比賽中,可沒時間去思考。比賽中的投籃,就是身體的條件反射。好的腳步,是一切投籃的基礎,調好了步子,發力就連貫,節奏就好,出手就穩……
看這個腳步與合球,十有八九能進。
好的投籃,需要穩定的出手姿勢,穩定的出手需要連貫的發力流程,連貫的發力,需要優秀的腳步……
但是呢,要做到這些,還需要:保持球感,練習合球姿勢,增長肌肉力量,找到持球與無球的區別……
基本上,我們找到合適的舒服的投籃姿勢,通過反復訓練,投籃一定會慢慢提升。
最后,咱們還是來欣賞一下幾位投籃大神的圖片吧。
這是伯德
出手前的沉腰、屈膝。
身體保持穩定。
身體穩定到可怕。
知道伯德為什么被稱為投籃教科書了吧。
然后是,邁克爾·喬丹。
剛進聯盟時,投籃會略前傾,但身體極穩。
經典的后仰。
騎馬射箭,雖然起跳不充分,但身體保持協調。
The Shot
最后一投,疲勞至極,動作依然完美。
雷·阿倫
身體永遠筆直。
那記扳平比賽的三分,看這個上身,依然堅挺。
歡迎你分享本文,你的支持可以鼓勵我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文章供你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