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歐冠阿森納客場0比1輸給國際米蘭后,阿爾特塔對裁判的兩次判罰感到憤怒。
先是國米門將揚·索默在一次解圍中與阿森納中場梅里諾的頭部相撞,裁判沒有判罰點球;接著不久之后,梅里諾在禁區里因手球而被判罰點球。
“我不明白(手球判罰)”阿爾特塔說。“根本沒有危險。你無法做出反應,因為球非常接近。但是好吧。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點球。”
“但如果這是一個點球,那么他(索默)打到梅里諾頭部的那個動作就必須是1000%的點球。這就是這場比賽不公平的地方,這是很難接受的。”
阿爾特塔的憤怒是否合理,VAR是否搞錯了?
爭議判罰一:索默對梅里諾的侵犯
比賽進行到第28分鐘,馬丁內利從左翼傳中入禁區,梅里諾先頂到球,但頭球高出,國米門將索默隨后在試圖將球解圍時手部與梅里諾的頭部相撞。羅馬尼亞裁判伊斯特萬·科瓦奇判罰了球門球,VAR主力裁判克里斯蒂安·丁格特檢查了可能的點球。最終判定沒有點球。
索默試圖搶在梅里諾之前擊球
按照判罰規則,守門員有權出擊并用拳頭擊球,但同時必須注意周圍的球員。
這個規則在執行層面存在一定難度。很難確定索默的手在梅里諾頭上撞擊的力度。如果認為是魯莽或危險的,就存在被處以極刑的可能性。
在歐足聯的比賽中,犯規的門檻要比英超低得多。索默對梅里諾的這種接觸,被判罰點球的預期顯然不低,所以阿爾特塔的沮喪絕對可以理解。
當時索默與梅里諾的頭部完全接觸,有將其向后推的慣性力,然后這位西班牙球員抱頭倒地。
索默擊中梅里諾的頭部
VAR 判定這是正常的足球接觸,守門員碰撞是嘗試解圍的一部分,還不足以被視為魯莽行為。但類似的情況卻有過相反的判罰案例。
2021年歐洲杯上,法國門將洛里斯出擊打中葡萄牙球員達尼洛的頭部,被判罰點球;
葡萄牙因洛里斯的碰撞而獲得點球
2022 年世界杯上,阿根廷隊對陣波蘭隊,波蘭門將什琴斯尼解圍時手臂碰到了梅西,被判罰點球。當時什琴斯尼面對傳中出擊解圍,梅西搶先頭球,什琴斯尼隨后與梅西相撞。荷蘭的VAR裁判保盧斯·范博克爾 (Paulus Van Boekel) 建議進行點球復核。由于這次接觸很輕微,讓后續的點球判罰顯得過于嚴厲。
什琴斯尼在世界杯上對梅西犯規后被罰點球
2023-24賽的英超聯賽中,切爾西門將羅伯特·桑切斯出擊時撞到了阿森納前鋒加布里埃爾·熱蘇斯,裁判并沒有判罰點球。英超關鍵比賽事件小組表示,由于阿森納球員事先越位,所以VAR并沒有失誤。
熱蘇斯被羅伯特·桑切斯擊中頭部
爭議判罰二:梅里諾的手球
國際米蘭在上半場補時階段獲得點球,當時恰爾汗奧盧將球傳入禁區,塔雷米試圖射門球時,球擊中了梅里諾的手。裁判科瓦奇判罰了點球。VAR判定點球有效,恰爾汗奧盧將點球罰進。
球近距離擊中米克爾·梅里諾的手臂
當時梅里諾就在塔雷米身旁很近的位置,但他的手臂處于抬起的位置,擋住了球的路徑,因此根據歐足聯的定義,判罰點球沒有問題。
本賽季英超對手球的處罰相對寬松。迄今為止,在英超聯賽的100 場比賽中,僅由 VAR判罰了一次點球——在富勒姆對陣阿斯頓維拉隊的比賽中。
裁判將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球員的手臂上,認為只有當手臂完全在身體之外并形成明顯的障礙時,才應該對手球進行處罰。維拉隊的馬蒂·卡什完全伸展了手臂,但人們仍然對距離是否太近存在疑問。
爭議之處在于,現在許多賽事對手球都有自己的解釋。或者英超聯賽那樣寬松,或者像葡萄牙和法國隊那樣嚴格。英超本賽季對手球的判罰是最寬松的,雖然判罰比率僅僅比法甲低一點點。
爭議判罰三:阿爾特塔干擾比賽
比賽進行到第 63 分鐘,球沿著邊線運行,當達米安向球移動時,阿爾特塔在球出界前將球接住。裁判科瓦奇出示了黃牌,但應該是紅牌嗎?VAR判定:沒有紅牌。
阿爾特塔在比賽進行過程中觸球
VAR審查:根據裁判規則,這應該是一張紅牌,“罰下犯規包括(但不限于)進入比賽場地干擾比賽。”
今年,在英國足球中看到了兩張這樣的紅牌,分別是西布羅姆維奇隊主教練卡洛斯·科爾貝蘭和基爾馬諾克隊(蘇格蘭)主教練德里克·麥金尼斯。
裁判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只向阿爾特塔出示了一張黃牌,因為球看起來已經出界了,但按理來說這應該是一張紅牌。
然而,當裁判顯然看到了這一事件但選擇不出示紅牌時,VAR不被認為干預了判罰。
爭議判罰四:明斯手球(布魯日VS阿斯頓維拉)
布魯日主場對著阿斯頓維拉的歐冠比賽中,第 50 分鐘,阿斯頓維拉開球門球,門將馬丁內斯將球踢給隊友明斯,后者大概以為比賽尚未開始,于是撿起了球。裁判托比亞·施蒂勒(Tobia Stieler)判罰了點球,但沒有向明斯出牌。
VAR判定:點球成立,沒有紅牌。
明斯(左二)接球,費蘭·朱格拉 (右一) 試圖逼搶他
VAR回顧:這個判罰值得商榷——尤其是考慮到今年四月份剛剛發生過非常相似的情況而沒有判罰點球的時候。
上賽季的歐冠中,阿森納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對陣拜仁慕尼黑。守門員大衛·拉亞將球傳給加布里埃爾,加布里埃爾將球撿起并再次放下,然后將球傳回給拉亞。瑞典裁判格倫·尼伯格選擇運用自己的自由裁量權,允許再次開球,而不是判罰點球。
阿森納開球門球時,沒有拜仁慕尼黑球員試圖進攻
一個關鍵的區別是:在與阿森納的比賽中,拜仁球員沒有對球施加壓力,可以說這是一個無關緊要的錯誤,裁判允許球門球重開是被允許的。而在對陣維拉的比賽中,布魯日球員費蘭·朱格拉在馬丁內斯出球的那一刻就沖入禁區封堵了明斯。
明斯已經吃到黃牌了,而且這是一次故意手球,他為什么沒有被出示紅牌,或者至少是第二張黃牌呢?VAR面臨的問題是,判罰在規則層面上無疑是正確的。
故意手球本身并不是需要被紀律處分的犯規行為,就像守門員在禁區外手球一樣。關鍵在于它對對手攻防的影響。
如果施蒂勒認為朱格拉的進攻受阻,他就可以對明斯出示黃牌,但VAR不能對黃牌進行復核。
最后是紅牌的問題。關鍵在于VAR是否認為明斯的手球是阻止了一個明顯的進球機會。當時朱格拉正在向球追擊,球并沒有快速滾動,所以如果明斯沒有手球,朱格拉肯定能追上。但這并不是一個典型的破壞了明顯進球機會的案例,即進攻球員超越(突破)防守人造成后者的犯規。因此,唯一的爭議是可能因為阻止了一個有可能的進球機會而被出示黃牌,而VAR不能決定這樣的判罰。
盡管朱格拉跑過去逼搶,但明斯仍然有充足的時間,因此他的用手接球行為更加令人困惑。他應該沒想過這樣做很可能會被裁判出示第二張黃牌。
無論兩起判罰各自的理由多么充分,球迷們應該都很難理解類似的行為缺產生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一個是重開,另一個是點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