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魏建軍公開說“寧可市占率少一點,也不去追求沒有意義的銷量”,但是作為曾經的行業龍頭,面對“跌跌不休”的銷量,長城汽車明顯開始有點急了。
特別是今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以后,一向低調的魏建軍開始熱衷于頻繁公開發言。其中有表示對行業發展的擔憂,也有對友商“產品偷工減料,財務造假”的抨擊,儼然就是行業里“正義的化身”。
魏建軍的種種“語錄”成功地將長城推向了輿論的中心,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但從長城最近幾個月的銷量數據來看,這些輿論熱度并沒有轉化為實際銷量。
顯然,通過塑造“正義”的形象來提升自己,并不會是長城汽車走出困境的最優解。
- 魏建軍:長城只做新能源行業的追隨者
2016年,長城汽車迎來了品牌發展的高光時刻。這一年,長城的年度銷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到了107.45萬臺,遠超比亞迪的49.67萬臺。
然而,這一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了70%,達到了10萬臺,成功奪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桂冠。
與此同時,在特斯拉這條超級鯰魚的影響下,許多眼光毒辣的人已經察覺到行業即將迎來巨變,紛紛扎堆上場。
那時,李想的‘理想汽車’剛成立一年,何小鵬的‘小鵬汽車’和李斌的‘蔚來汽車’也才成立兩年。
在這一年的股東大會上,長城汽車也討論了新能源汽車相關話題,但魏建軍最終表示:“長城只做新能源行業的追隨者。”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之快讓人難以置信。數據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僅為1.81%,而到2021年,這一比例飆升至14.8%。同年,比亞迪的銷量同比增長75.4%,為73萬臺。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了59.37萬臺,同比增長是經驚人的231.6%,成為了比亞迪銷量的主要來源。?
這一年,長城終于感受到了危機,決定向新能源轉型。
在2021年舉行的《2025年戰略發布會》上,魏建軍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做出了全新的解讀:“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現真正的超越,只能在三五年時間里,快速放大優勢,才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賽道上領跑。”
為了抓住這“有且僅有一次的機會”,魏建軍表示,長城汽車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上千億資金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到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量400萬輛的目標,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達8成以上。
所以,魏建軍是有把希望寄托過在新能源身上的,至于在2025年馬上到來之際,突然吐槽“中國電動車沒什么核心技術,只有產業鏈領先”,大眾都嗅到言語之間的酸味特重。
- 銷量全面下跌,富得只剩下坦克
根據長城汽車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的銷量為今年1-9月累計銷售85.4萬臺,同比微跌1.18%。其中新能源車型只有21.15萬輛,占比不到25%,明顯落后于友商。
與銷量下跌相矛盾的是,在整體銷量下滑的背景下,長城汽車的凈利潤卻同比增長了108.78%,達104.2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以此計算,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的單車利潤達到1.2萬元,去年同期為5700元。
長城汽車的銷量下滑主要與傳統燃油車銷量持續萎縮有關。數據顯示,1-9月全國燃油車整體銷量880萬輛,同比降幅達到16%。對于有超過75%的銷量來自于燃油車的長城汽車來說,自然不能獨善其身。
細分到旗下各品牌的表現,其中的隱憂則十分清晰:
哈弗品牌是長城汽車在燃油車時代的致勝法寶,同樣也是現長城汽車的銷量主力,約占總銷量的55%。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為47.17萬臺,同比下滑了4.87%。雖然有哈弗梟龍MAX、哈弗猛龍、二代大狗PHEV、哈弗H6 PHEV等新能源車型,但是前三季度這些車型的銷量僅為7.9萬臺,占哈弗總銷量約16.7%。
魏牌前三季度累計銷量3.23萬臺,微降1.76%;主打女性市場的歐拉前三季度累計銷量4.72萬臺,下滑幅度更是高達39.25%;長城皮卡雖然在國內細分市場上是絕對的霸主,前三季度累計銷量13.21萬臺,下滑13.46%。
前三季度,在長城的產品矩陣中銷量唯一正增長的品牌是坦克,累計銷量16.981萬臺,同比增長62.43%。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對標競品投入市場,坦克的銷量增幅已經大幅度放緩:6月份坦克品牌的增幅為77.26%,但隨后的3個月的增幅變成了36.98%、14.56%和8.79%。
特別是隨著坦克的直接競品比亞迪方程豹品牌的發力,現有的豹5,已經在7月29日直降5萬。降價的效果,立馬就在8月份的銷量中得到了體現:8月豹5月銷量達4876輛,相比7月的1872輛環比增長165%。
而且在從第四季度開始,方程豹每季度都會推出新品,產品線會逐漸豐富。這意味著坦克面臨的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
今年5 月,魏建軍年度股東大會上指出:" 虧損特別嚴重的就適度地少銷售,發揮我們的長板,追求有質量的市場。不虧、微虧或者是利潤比較高的,就大力推廣。"
在此指導下,長城汽車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就達到了914.3億元,凈利潤為70.79億元。
半年凈賺70.79億元是什么概念呢?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對比來說明。與自身對比,去年上半年長城凈利潤為13.61億元,全年凈利潤為70.22億元。
換言之,今年僅用半年時間長城就把去年全年的錢賺到了。
與行業巨無霸上汽集團對比,今年上半年上汽銷售了182.7萬臺新車,營收為2847億元。不管是新車銷量還是營收上汽都是長城汽車的3倍之多,但凈利潤比長城汽車還少4.7億元。
但是,眼下長城汽車的長板越來越少,這種矛盾的賺錢能力又能持續多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