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都瘋狂,也把中年搞迷茫。
今年6月,4名鄭州女學生為了品嘗一下開封灌湯包,騎共享單車50公里遠赴開封,該舉動在社交媒體公開后,引發群體示范效應。
自11月初開始,陸續有鄭州學生騎共享打車打卡開封,此舉在近兩日達到高峰,每到夜間,成群結隊的大學生如過江之鯽般涌向東京邊梁。
有人說,這是大學生活中的一次有趣冒險,展現了年輕人的活力和探索精神。也有人說,青春就要有青春的顏色,誰的青春不瘋狂。
還有人調侃道,繼1127年靖康之變后,東京汴梁在將近900年后又一次遭到了大規模入侵。
然而,青春沒有售價,自由卻有邊界!夜襲開封,應適可而止。
誰都有過青春,那是一段開滿鮮花,滿是激情的青蔥歲月,青春不僅是彩色的,同樣是瘋狂的。
如上圖,蝗蟲般的人流將偌大的鄭開大道單側堵得水泄不通,無數機動車卑微地靠著中央隔離帶向前蠕行。
起初,為了迎合大學生的出行要求,鄭開兩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導騎行隊伍,相關工作人員亦加班至深夜,只為盡量為學生提供方便,保障他們的安全,守護他們的“青春沒有售價,夜襲開封拿下”。
但隨著“夜襲開封”的學生越來越多,龐大的騎行隊伍不僅霸占了機動車道,更有嚴重的安全隱患,也令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疲憊不堪。
一句“青春沒有售價,夜襲開封拿下”,是激蕩的青春,也讓整個公共秩序陷入險境。
而“夜襲開封”也逐漸失去了原本的樂趣,變成了一場盲目的“打卡潮”。從最初的好奇與興奮,到后來的不顧一切涌向開封,這個行為開始演變為一種群體無意識的沖動。
連續幾日,鄭開大道的交通幾乎陷入癱瘓,騎行隊伍越來越長,車輛通行愈發艱難,現場秩序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
鏡哥也年輕過,怎會不理解他們的心情,“夜襲開封”的確承載了許多大學生的青春幻想,但當熱血變成盲從,當自由的追求影響到公共秩序與他人安全時,便失去了青春該有的純粹。
隨著事態的發展,不少市民對“夜襲開封”從支持轉變為不滿,認為這些學生“為了所謂的冒險,已經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甚至有人呼吁:“青春的色彩不該建立在公共秩序的破壞之上,冒險不是任性,個性不是無度。”
的確,青春的活力令人欣賞,但這種冒險行為不應成為影響他人安全和公共環境的理由。
對于大多數參與“夜襲開封”的學生而言,這可能只是一場好玩的旅行,甚至只是為了朋友圈的一張照片。然而,正是在這種“無害”的冒險背后,隱藏著集體行為的風險。
為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管理部門不得不出臺限流措施,比如鄭州和開封雙雙宣布鄭開大道非機動車道臨時封閉;共享單車運營公司聯合出臺限令;部分高校也緊急召開會議,呼吁學生盡量不要參與此次活動。
PS/
青春確實沒有售價,但自由它是有邊界的。這條邊界的建立,不僅是對個人行為的約束,也是對整個社會的責任。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每個人都應享受那份肆意的激情與無畏的探索,但青春也應當承擔起對社會的義務。
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明白,冒險的背后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適可而止,正是對青春最好的詮釋。
一場冒險帶來的短暫激情,無法成為青春的全部意義。
青春的色彩可以絢麗,卻不該無度。
自由的追求可以大膽,卻不該無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