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富起來了嗎?
與幾十年前相比,高樓大廈取代了低矮的平房;
安靜整潔的寫字樓取代了嘈雜混亂的生產車間;
去鄉村成為了回歸自然,而不再是田間忙碌。
上大學、找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周游世界,這一切的一切,仿佛足以證明我們已經打開了富裕之門。
然而,或許我們只是生活在幻覺之中。
因為很多東西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
高樓大廈雖好,但卻掏空了六個錢包,還要承受長達二三十年的房貸。
寫字樓雖然舒適,回報卻不見得有車間工人高,并且,現在的車間也一樣干凈整潔。
回歸自然似乎能打動人心,但當你發現人山人海,擁堵不堪時,還不如感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那一份寧靜。
就連我們司空見慣的快遞上門、外賣到家、社區團購、共享經濟,每天一杯咖啡或一杯奶茶等,都來自一雙有形的大手。
這雙大手,就是生生不息的貨幣洪流。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末,我國M2(廣義貨幣供應量)為110.65萬億。
到了2024年9月,這個數字變成了309.5萬億。
十年多的時間,貨幣供應量翻了近3倍,然而,這些錢去哪了呢?
不斷增發的貨幣成為了資本的熱錢,那些流量至上的公司用熱錢補貼用戶。
他們暫時失去了資本,卻換來了巨大的流量。
或許有人會問,流量有什么用呢?他們的業務不還是長期虧損。
他們的業務確實是長期虧損,但巨大的流量讓他們成功上市,海量的用戶讓公司的市值不斷飆升。
即使暫時不能上市,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熱錢涌入,而這些熱錢就是貨幣洪流的一個分支。
近二十年來,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城市道路四通八達,這些又成為了貨幣洪流的另一個分支。
貨幣洪流不僅推升了物價,也推升了我們的工資。
工資絕對數的增長,讓人們養成了一系列的惡習。
奢侈消費、提前消費、狂加杠桿......
就在多數人沉浸在貨幣洪流中不能自拔時,突然有人呼喊:“我怎么感覺物價上漲的速度要遠遠高于工資上漲的速度呢?”
通貨膨脹
很顯然,每次交房貸、還車貸、給孩子找興趣班時,你就會發現,原來,工資上漲真的是一個偽命題。
因為,工資上漲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瘋狂的物價。
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說過:“通貨膨脹無處不在,并且總是一種貨幣現象?!?/p>
經濟運行的背后有一雙無形的大手,而貨幣發行的背后卻有著一雙有形的大手。
有形之手掌握了貨幣的發行,但貨幣又不能直接發給民眾。
于是就有了房地產、大基建和越來越多急需上馬的項目。
統計數據顯示,房貸占據了居民家庭債務總額的七成。
過去二十年,伴隨著房價的快速上漲,以房地產為核心的產業鏈也實現了快速上漲。
這也帶動了其他商品的上漲。
物價漲得越來越快,工資漲得越來越慢,甚至出現了什么都漲,只有工資不漲的怪異現象。
這就是貨幣超發與債務驅動經濟的必然結果。
一杯奶茶的快樂總是那么短暫,長期債務的痛苦卻是經久不息。
讓痛苦長存的,就是通貨膨脹。
供求關系
物價瘋漲,工資不漲的根源并不僅是貨幣超發,還有就業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2024年大學畢業生近1179萬,所謂的人口紅利只不過是經濟學家在為資本家站臺。
人口越多,潛在就業人員越多,資本家的用工成本就可能越低。
這也是1998年經濟危機之后,為了拯救經濟,大學大規模擴招的后果。
當時,大學畢業生不過100萬人,而迄今為止,已經超過了十倍。
就業市場也需要遵循供求關系,供給上升的速度遠遠大于需求上升的速度,讓從業人員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這也是近幾年,大學生的平均工資落后于農民工的主要原因。
說到這,你就能理解網上流傳的段子,“這么點錢怎么能找到農民工,找大學生還差不多?!?/p>
刺破泡沫
經濟去全球化,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的發展,經濟壓力不斷顯現,大宗商品不斷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提高。
中下游企業為了避免虧損、倒閉,只能將成本轉嫁到最下游的消費者手中,由此導致物價暴漲。
如果大宗商品等原材料漲勢延續,物價還有繼續上漲的可能。
工資不漲,物價上漲,會嚴重損害居民的購買能力,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不敢消費的原因之一。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財政政策加貨幣政策雙管齊下。
財政上減稅降費間接增加企業的盈利,從而刺激經濟增長,貨幣政策上去杠桿降低債務,全方位降息減輕廣大居民的債務負擔。
然而,我們無法指揮“有形之手”。
但我們可以選擇刺破自己的泡沫,縮減債務,壓低開支,控制奢侈消費的欲望。
當轉折來臨時,輕裝上陣才會更加從容。
給人生做減法,忍受短期的痛苦,換得長期的快樂與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