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鄉村的各類鄉土文藝就像散落在大地上的珍珠,將這些珍珠匯聚起來,全景式展現鄉村文化建設豐碩成果,讓流傳了上千年的鄉村藝術文化的根脈生生不息、保護傳承。
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藝術展演季在全國農業展覽館拉開帷幕。來自全國的350多位農民演員、150多位鄉村工匠、200多種鄉村非遺項目、500多個農業文化遺產特色產品進行展演展示。展演季活動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牽頭策劃組織,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國農民體育協會等單位主辦,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北京市曜陽基金會等單位承辦。
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術、非遺技藝,手藝人現場精彩呈現,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幅精美絕侖的藝術珍寶。設計創作理念以天、地、人為源頭,以農民的生活為本體,以實地生活環境為素材,背后都是大千經驗、大千學問、大千智慧。
最具標志性的22米苗繡長卷作品《錦繡臺江》,由百余位繡娘歷時1年半完成,被譽為苗族的“清明上河圖”。充分展現了用圖畫記錄生活的美好形式。
中國傳統工藝木板烙畫、宣紙烙畫的作品,在方寸之間呈現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技藝。在創作題裁上也兼具了新時代的傳承與創新。
非遺展品中,翻簧竹雕翻簧竹雕雙面臺屏《王質爛柯》也特別引人駐足。翻簧,又名竹簧,故宮稱文竹。產地有湖南邵陽,四川江安,浙江黃巖。材料取自毛竹的最里面一層。色澤鮮麗,類似象牙。材料雕刻的深度只有一個毫米的1/3。現今僅有4-5人具備這項技能。
全國鄉村文化藝術展演季是“大地流彩”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包括鄉村文化成果展、鄉村非遺展、農遺良品展、優秀農民畫展、特色美食展,山西、重慶、青海玉樹鄉村特色文化專題展,同期舉辦多場鄉村文化藝術專題演出和研討發布活動。
《繁花似錦村藝美》主題節目精彩連連,囊括自創的民間歌舞、反映農村新風尚的小品、傳統民族習俗說唱表演、模擬春耕、收割、晾曬等農事活動的舞蹈等,傳遞出廣大農民的才藝才智與農耕文化的精髓。
展演季邀請2024年村BA冠軍隊和各地農民籃球愛好者開展交流展示活動,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舉辦村BA菁英賽、公益捐贈和鄉村特色文化展示等活動。展演季還將發布“藝術點亮鄉村”計劃和首批鄉村文化藝術基地培育名單,以及《大地流彩·鄉村新風尚》農民宣傳畫、全國鄉村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
本次展演季是鄉村藝術進京的盛典、是城鄉文化融合的農業嘉年化。活動持續5天,11月25日結束,展覽展示、文藝展演、專場講座等活動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博大中華文化,面向萬有、溯本求源,生活來自天地大千世界,希望鄉村文化匯聚成洶涌奔騰的巨流。(吉映影視傳媒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