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財經領域最熱門的事件,是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shǎn)炮轟拼多多等平臺企業,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誰是鐘睒睒?我估計要不是因為他是中國首富,絕大多數人都不認得他的名字。11月19日晚,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在江西贛州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提到:“互聯網平臺讓價格體系下降,對中國品牌,對中國產業是一種巨大傷害”。鐘睒睒認為,平臺在這種惡性的價格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還說,“銷售假貨和制造假貨同罪。對謠言進行金錢獎勵,把網絡變成玩弄民眾智商的游戲,這是不可以的。”他認為,這不僅僅是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更是一種不好的產業導向,呼吁政府參與干預。我來概括一下他的主要觀點:第一,打價格戰是惡性競爭;第二,平臺的算法在作惡;第三,政府應該干預。網上有人評論:看鐘晱晱懟平臺,有點唐吉柯德大戰風車的悲壯。我先問一下大家,你們是否總體上贊同他的觀點?請在公屏上打出你的答案。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我對這三個問題的看法。
那么,經濟學如何看待價格戰呢?說實話,并沒有標準答案,而且分歧很大。有人認為,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價格引導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因此價格戰能夠實現產品優勝劣汰。打價格戰并沒有錯,它不僅有利于市場篩選出高效率的生產者,而且降價對消費者有利。然而,這其實是一種幼稚的西方經濟學觀點,因為真實世界比這復雜得多,而且即便是西方經濟學者,也未必同意這種觀點。因為這種觀點沒有考慮信息不對稱和壟斷等導致市場失靈的問題。
如果一種產品的質量是信息不對稱的,“買的不如賣的精”,但是價格是信息對稱的,此時價格戰就會迫使消費者只看價格,不管質量。這樣一樣,高質量的產品就被迫把價格降低到低質量產品一樣的價格,這樣它就會虧損,因為高質量的產品往往成本更高。最終,市場上就只有低質量的產品能夠生存下來,這就是鐘晱晱所說的劣幣驅逐良幣。
我的觀點是:無差別的價格戰是壞事,差異化的價格戰是好事。所謂無差別的價格戰,是指平臺只盯住價格,忽視了質量,這會導致逆向淘汰。而差異化的價格戰是指平臺針對不同檔次的產品進行價格競爭,這就綜合考慮了價格和品質。因此,差異化價格戰既能促進競爭,又能鼓勵創新,鼓勵產品轉型升級,也提高了消費者福利。
具體內容,請看B站視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jBqYGEnN/
理解基層,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中國基層政府的治理邏輯,歡迎大家關注我在B站更新完成的新課“”。本課程曾在B站所有課程中位列第一名!在這里,理解一個真實的基層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