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無可置疑的,而且他的痛苦比起麥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極度的痛苦中,他懷疑自己有心理疾病,其實也說得過去。
但理解歸理解,對于他反復(fù)說自己有病這件事,我非常不認(rèn)可。
病人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需要人照顧,自己不能對自己負(fù)責(zé),更不用對他人負(fù)責(zé)。
李行亮反復(fù)說自己有病,還說如果麥琳可以接受他有病這件事,他們再一起去面對。
這潛臺詞不就是說他哄不了麥琳了,而且麥琳也不能對他有所抱怨,因為他是病人,健康的人怎么能跟病人計較呢?
這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推卸責(zé)任的行為。
不僅如此,他還給對方挖了個坑,只要麥琳不心疼他,就會被外人扣上冷血無情、鐵石心腸、極度自私的女人。
所以為什么麥琳聽他說自己心理有疾病時完全無感?
因為她感受到的不是李行亮的痛苦,而是要求她必須收起自己的情緒,假裝沒事發(fā)生一樣,甚至還要反過來安慰他,照顧他。
這,就真的很難評,設(shè)身處地想,如果自己真的正像麥琳那樣難受,伴侶突然整這么一出,真的會有人能馬上收起自己的情緒來照顧對方嗎?
我相信這樣的人有,但前提是她特別特別愛對方。
可他們已經(jīng)是老夫老妻了,早沒有那么濃烈的愛了,所以麥琳做不到,只能無奈被罵。
可見,麥琳說他自私,其實他真的不無辜。
李行亮一直說他來參加節(jié)目是為了來解決問題的,可解決問題為什么是這樣的態(tài)度呢?
直接給自己扣上一個“我有病”的帽子,試圖以此回避對方的問題,這叫哪門子解決問題?
此外,他說自己不會做,其他嘉賓告訴他怎么做了,可他根本不聽,說那樣就不是真實的自己了。
他所謂的解決問題,其實是解決麥琳,讓麥琳徹底變成不求回報的“媽媽”。
媽媽最大的特點,就是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付出不求回報。
麥琳其實也是喜歡當(dāng)媽的,但她畢竟不是真的媽,她的愛是需要李行亮給反饋的,如果得不到正反饋,她就想通過強勢控制來收回愛,可偏偏李行亮又不想被控制,所以就導(dǎo)致麥琳不想給了。
這就是他們之間的矛盾點,沒有哪個妻子能夠做到像李行亮期待的那樣,既要把他放在首位,又不能控制他。
很多人說麥琳就是作,她根本就不敢離開李行亮,鬧了一天,李行亮一說離婚,她馬上就慫了。
我倒覺得背后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李行亮說給她四分之三的財產(chǎn)時,她感受到了李行亮對她的在乎,她得到了她需要的正反饋。
她的問題本來就是情緒問題,且情緒的起源是覺得李行亮不在乎她。
如今李行亮愿意給她四分之三的財產(chǎn),那說明還是挺認(rèn)可她對家庭的付出的。
此外,李行亮說要爭孩子撫養(yǎng)權(quán),那說明 他也是在乎孩子的。
這不就是麥琳想要的好老公嗎?在乎她,在乎孩子。
在前面的節(jié)目中,麥琳說過自己當(dāng)初看上李行亮,是因為他會把家里收拾得很整潔,冰箱還有菜,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可見她想要的伴侶,是那種能夠安心踏實過日子的人,并非什么要傍大款。
至于李行亮婚后到底有沒有好好過日子,這個除了他們自己兩個當(dāng)事人,誰都沒資格和立場說,但從他們的狀態(tài)來看,大概率是沒有的,否則麥琳也不會瘋成這個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