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職場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弱肉強食的叢林,如果你不懂其中的法則,只會淪為炮灰,甚至被吃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紛爭。
一個人要想在單位中站穩腳,靠的不僅是過硬的本領,更是對職場法則的熟稔,而其中的關鍵就在這“一藏、一沉、一壓”之中。
01
遇人藏住事
上周末跟老同學聚會,本想恭賀她職場高升。
因為在上次吃飯的時候她就興奮地告訴我們,這次部門總監非她莫屬,領導都找她談話了。
然而,見面的時候,卻見她郁郁寡歡,本來板上釘釘的事竟然黃了。
餐桌上,她一個勁兒罵自己活該,嘴上沒把門,藏不住事。
原來,我這個老同學一直與老公異地分居,所以平時把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在組里有一個特別交心的同事。
從兩人一塊進組,相伴走來也有七八個年頭了,感情深厚,可謂無話不談。
最近,她無意間跟這位同事聊起,自己老公有讓她過去的想法。
沒想到,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而且越傳越離譜,最后到領導耳朵里,就變成了她要離職。
不出所料,名額落到了這個她曾經所謂的最好的朋友身上。
更讓人憋屈的是,不管她怎么解釋,領導打從心底里認定她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再重用她。
身在職場中的你,是否也認為:和同事袒露自己的隱私、分享自己的計劃是一種真誠的表現。甚至為了贏得對方的信任,毫無保留把自己的事情和盤托出。
那你就太天真了。
別忘記了,職場的本質是什么?
職場是逐利之所,大家是因為賺錢而聚在一起共事。
這就注定了,這里永遠沒有純粹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
你傾吐自己的困境,換來的可能不是同情,而是輕視。
你袒露自己的私事,人家轉頭把它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甚至成為一些有心之人的把柄。
你分享自己的喜悅,也只會成為他們的心頭刺。
職場沒有樹洞,只有黑洞。
所以,在單位中,別再口無遮攔,學會凡事藏三分,這不是讓你虛偽待人,而是明白防人之心不可無。
正如作家馮唐所說,上班管好嘴是職場第一等的學問,管好了嘴就避免了職場中百分之八十的麻煩事。
禍從口出,事以密成。
管住自己的嘴巴,克制分享欲,就是職場第一保命法則。
02
遇事沉住氣
最近在看熱播劇《我的后半生》,其中沈青鎮定處理公司突發狀況的一幕,令人嘆服。
在公司重要合作方來考察的當日,結果出了岔子。
宣傳海報上,他們竟然把對方公司的名字寫錯了。
這簡直是致命的錯誤,關鍵對方已經抵達樓下。
大家皆慌作一團、六神無主,直喊完了。
沈青卻不言不語,只見他盯著海報片刻之后,迅速用馬克筆把錯字涂黑覆蓋變成樹干,一枝梅花躍然紙上。
對方推門而入時剛好完成,大家眼里滿是欽佩。
更妙的是,他借機發揮,用“梅花香自苦寒來”寓意公司產品定會研制成功,獲得了合作方的高度認可。
就這樣,這次危機卻因為他的沉穩機智,反而變成了一次商機。
在工作中,我們難免會遇見各種突發狀況,而你的反應往往決定了事情的最終走向。
你越慌,就越會失了方寸,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讓事情更糟。
反之,如果你能沉住氣,便能保持頭腦清醒,冷靜決策,快速找到破局之法。
正所謂,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靜可通萬事理。
沉得住氣,方能成大器。
博主@drawson分享過自己一段親身經歷。
自己剛畢業,追隨師哥去了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
在一次重要項目趕進度時,核心代碼突然崩潰。
大家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互推諉,測試組說代碼有問題,代碼組說測試組沒查到位,吵成一鍋粥。
這時師哥站出來擺手道:“別爭了,現在問誰的責都沒用。所有人分三組,一組查日志,二組備份數據,三組聯系技術大牛,兩小時后碰頭。”
結果,問題不但很快解決了,還優化了代碼架構,而他這個師哥后來成了公司最年輕的副總。
自古有言,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在職場中,你的專業能力決定了你職業的下限,而你管理情緒的能力則決定了上限。
臨危不亂,方能看清事情本質;處變不驚,方能抓住事件要害。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起,自己遇到突發事件,他會先喝口茶,然后問自己三個問題:
現在最壞的結果是什么?
我能控制的部分有哪些?
下一步的最小可行動作是什么?
當你的思維由“問題—情緒—抱怨”轉向“問題—方案—行動”,便是職場蛻變的開始。
03
生氣壓住火
我們在職場中,總會遇到讓自己憋屈的事情。
或者是上司的吹毛求疵、同事的擠兌打壓,又或者是客戶的雞蛋里挑骨頭,讓人常常火大。
遇到這種事情,掀桌子、發一通火,的確就能頓時身心通暢。
可是爽過之后呢?
前不久,在論壇看到一個求助熱帖,提問者是一位在通信行業TOP3工作的女士。
她說,因為賭氣辭去了月薪過萬的工作,如今萬分后悔,好想回去。
事情的起因是,在最近一次項目設計中,她的方案總是被主管挑三揀四,一次次打回去重改。
直到第六版還是被否定的時候,她覺得對方是在故意針對她。
一氣之下,她把方案扔桌子上,指著對方鼻子懟道,我不伺候了,摔門揚長而去。
等她冷靜下來,才驚覺自己的實際狀況,已到生育年齡、學歷不高、資質普通,想找到月薪過萬的工資實屬不易。
康德說:憤怒是愚蠢的開始。
如果你不打算辭職,那么在職場中撕破臉,除了發泄情緒之外,沒有任何裨益,反倒讓老板覺得你不夠成熟穩重,讓同事看你的笑話。
最終,懲罰的是自己。
真正的職場高手,往往越懂得“忍”。
當然,這不是讓你畏首畏尾,窩囊過活,而是明白生氣沒用,與其做無謂的發泄,不如用實力和成績說話。
《縣委大院》中的林志為作為一個新人,剛進入單位,就遭遇職場霸凌。
每天被同事呼來喝去,每次活干得最多,功勞卻都是同事的。
更過分的是,有一次,明明是同事把領導開會的時間傳達錯了,卻把鍋甩到他身上,害他被領導一頓狠批。
對此,林志為又憤怒又委屈,但他沒有跳出來為自己辯解,也沒有氣勢洶洶地找同事算賬。
因為他深知,不管是誰的責任,錯誤已成事實。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把這次經歷當作教訓,不再對同事有求必應,而是把精力放在精進自我上。
最終被領導賞識,逆襲成為縣長秘書。
特別喜歡鬼腳七在《人生處處是修行》中的一段話:
如果你是創業者,要注意兩個方面:走正道,做善事;
如果你是管理者,請記住兩個詞:持戒、般若;
如果你是員工,請記住兩個詞:精進、忍辱。
這個世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
如果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放縱善變的情緒。
與其翻臉,不如翻身。
比起動不動跳起來掀桌子、一不順心就拿辭職說事,壓下去火,修煉自己的本事才是成年人最該有的成熟。
特別認可這樣一句話:在職場中,能力決定你能飛多高,但“生存智慧”決定你能活多久。
在復雜的人際環境中,真正讓你走得更穩、行得更遠的,是你的心態和策略。
職場是修羅場,亦是修道場。
凡事管得住嘴、遇事沉得住氣、爛事壓得住火,是自保之道,更是進階之梯。
從今往后,把工作當修行,遇人修心,遇事修性,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