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唯一的全功能GPU企業,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爾線程”)近日宣布正式啟動A股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據《2024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該公司估值超過250億元。
摩爾線程成立于2020年10月,以全功能GPU為核心,建立了從芯片、板卡、集群到軟件的全棧AI智算產品線,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加速計算的基礎設施和一站式解決方案。其自主研發的MUSA統一系統架構,集成了AI計算加速、圖形渲染、視頻編解碼、物理仿真和科學計算等四大引擎,功能上與英偉達頗為相似。
摩爾線程團隊大多數來自英偉達,其創始人兼CEO張建中在GPU行業深耕已近20年,曾任英偉達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任期長達15年。因此有媒體稱摩爾線程為“中國版英偉達”。
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2023年中國GPU市場規模已達807億元,同比增長32.78%。預計2024年,這一市場規模將增至1073億元。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摩爾線程的未來無疑充滿了無限可能。
公開資料顯示,在啟動IPO之前,摩爾線程已經完成了6輪融資,總額或超過50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深創投、濟源資本、騰訊、字節跳動等數十家知名國資和風投機構。眾多資本的入局,看中的更多是摩爾線程的硬核實力。截至2024年10月,摩爾線程已獲得425項授權專利,涵蓋處理器架構設計、AI應用、驅動軟件設計、GPU算力集群等關鍵技術領域。
然而,GPU市場雖大但早已被英偉達、英特爾和AMD這“三巨頭”牢牢占據。對于摩爾線程這樣的新興玩家來說,要在國際舞臺上與這些巨擘競爭,無疑是一場硬仗。此外,GPU作為自主可控的核心要件,其國產替代進程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此次通過IPO融資,摩爾線程將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進一步鞏固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用戶在選擇GPU時,除了產品本身性能,生態建設也是關鍵的關注點。未來,摩爾線程仍需繼續加強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生態構建等方面的工作,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技術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