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蘭溪荸薺高產(chǎn)栽培秘籍,農(nóng)民們快來學習!
朱思怡等
荸薺 ( Eleocharis dulcis ),淺水性宿根草本植物, 以球莖作蔬菜食用,因其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 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廣西、江蘇、安徽、浙江、廣
東等省份的水澤地區(qū)。 荸薺是主要水生蔬菜種類之一, 其可食用部分為地下膨大球莖,生食熟食皆宜, 很多地區(qū)用于制作清水罐頭,口感清甜,氣味宜人,亦可提取淀粉及榨汁;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有消食止渴、生津化痰的功效,深受國內外市場青睞。 蘭溪市荸薺種植面積近 500 畝 ( 33.33 hm 2 ),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上華街道有關村。 荸薺產(chǎn)量較高,一般每667 m 2 產(chǎn)量 2 000~2 500 kg ,收入 12 000~15 000 元,是農(nóng)民致富的好門路。 由于蘭溪市荸薺栽培技術尚未規(guī)范化, 現(xiàn)將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品種選擇
荸薺性喜溫暖濕潤, 不耐霜凍干旱,全生育期 170~190 d 。整個生育過程中,要求較溫暖、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條件, 球莖形成期要求冷涼的環(huán)境條件,平均氣溫 10~20℃ 最為合適。蘭溪市年平均氣溫 18.3℃ , 無霜期266 d , 光照時數(shù) 1 583.3 h ,且蘭溪市當?shù)匾陨叭劳翞橹鳎寥婪饰郑?氣候和土壤條件都較適合荸薺生長, 蘭溪市種植的荸薺品種主要為本地大紅袍荸薺和安徽荸薺。
2 整地與施肥
荸薺種植應選擇表面土層松軟,肥沃,陽光充足,溫濕度高的砂壤土地塊。選定地塊后,進行耕耙,并揀除田間枯草、老草,耙平田面待種。 最后 1 次耕耙時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 每 667 m 2施牛羊糞 2 000 kg 、 三元復合肥( N-P-K=15-15-15 ) 25 kg 。 耕深20~25 cm ,翻耕入泥,耙平泥面。
3 種子處理
3.1 選種
荸薺利用球莖進行無性繁殖, 催芽前需對種薺進行選擇。最好選球莖不厚但圓潤,表面沒有損傷,飽滿不干秕,表皮光滑,皮色深褐,大小合適,頂側芽飽
滿,較為粗硬,帶 2~3 個芽眼的作種。 選好種薺后,摘除種薺頂芽上已萌發(fā)出的細弱葉狀芽,以便種薺吸水。
3.2 浸種催芽
一般于 6 月上旬浸種催芽,蘭溪市本地種植大戶通常采用清水浸種的方式,將種薺直接放入水塘中浸泡 4~5 d ; 部分種植戶為有效防治稈枯病,在用清水
浸種的同時加入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浸種完成后,用清水洗凈表面,瀝干水分,即可播種。
4 育苗
播種前做好苗床, 苗床寬1.5 m ,長 2.0 m ,上鋪一層細沙,將種薺挨個排放, 用細沙覆蓋,并搭建蔭棚, 遮陽網(wǎng)覆蓋面為90%~95% 。 中午光照強, 溫度高, 6 月溫度可達 35℃ , 需通過每天澆水的方式保持苗床濕潤。無需煉苗,苗齡 20~30 d (苗高20~30 cm )時即可定植。 定植前10 d ,待種薺露白后,可用 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預防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 1 次。
5 定植
于 6 月底 7 月上旬移栽定植,最遲不晚于 7 月 20 日,定植行株距 80 cm×80 cm ,每 667 m 2栽 1 000 穴,每穴定植 1 株。荸薺大田定植深度一般為 10 cm 。 移栽前 3 d ,每 667 m 2 用 60% 丁草胺乳油 50 g 對水 30 kg 噴霧除草。
6 田間管理
6.1 灌水除草
荸薺對水分要求嚴格,適宜生長在淺水環(huán)境中。 生長前期,要求田間保持一層薄水,栽植時灌淺水 3~5 cm 。 至 11 月下旬荸薺充分膨大后方可斷水,但仍需保持田間濕潤。
定植后,拔除雜草,灌水養(yǎng)苗。 整個生長過程中,一般在荸薺分蘗、分株后期除草 2 次。 除非后期田間植株過密,對通風和光線造成一定影響,一般不再下田除草或拔去弱苗,以免踩傷地下匍匐莖。
6.2 追肥
追肥視植株生長情況而定,一般追肥 3 次, 移栽后 20 d ( 7月 20 日), 施第 1 次分蘗肥,每667 m 2 施三元復合肥 ( N-P-K=15-15-15 ) 7 kg ; 第 2 次在間隔20 d 后, 觀察植株長勢情況,如植株長勢弱, 則每 667 m 2 追施三元復合肥( N-P-K=15-15-15 )10~15 kg 。 第 3 次追肥在 9 月下旬進行,此時,植株開始結果,此次追肥也被稱為壯果肥, 可每667 m 2 追施三元復合肥( N-P-K=
15-5-20 或 15-5-25 ) 10~15 kg ,以促使荸薺葉色青綠, 防止早衰, 促進球莖充分膨大且充實。荸薺的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輕施追肥。 荸薺整個生長過程中,每 667 m 2 共施三元復合肥 30~40 kg 。 鉀在荸薺整個生育期中是不可或缺的,結果期一旦缺鉀會導致地上部分不夠粗壯,球莖干秕。
7 病蟲害防治
7.1 病害
① 稈枯病 偏施氮肥,種植密集的田塊,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發(fā)生。 該病主要為害荸薺莖稈, 葉鞘與花器也會受到侵害。
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稈上有黑色斑點的水漬狀暗黃色病斑。 主要發(fā)生在江蘇、廣西、浙江等地,一般6~7 月開始發(fā)病, 8~9 月發(fā)病最盛, 10 月下旬病情減緩, 11 月逐漸停止為害。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清潔田園,耕翻深埋,并實行 2~3 a 合理輪作, 可與水稻、馬鈴薯、茭白等作物輪作 2~3 a ;清除病株,滅殺病原菌,種植過程中直接使用組培苗;合理施肥和排灌;催芽前,將種球莖用 8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 5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浸泡 24 h ;帶藥移栽,將秧苗根系用 25%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250 倍液浸泡 18 h ;定植后, 定期使用藥劑噴灑植株,及時對病株噴藥;移栽成活后, 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灑,施用次數(shù)不超過3 次,每隔 20 d 噴 1 次。
② 白粉病 主要對荸薺的莖稈和花器造成為害。 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莖稈表面出現(xiàn)白色粉狀物,由于白粉真菌的生長速度迅速,很快會覆蓋整條莖稈,造成植株早枯。 防治方法:發(fā)病后,噴施 15% 粉銹寧(三唑酮)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 40% 多·硫懸浮劑 6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進行防治,每隔
3~5 d 噴 1 次,連用 2~3 次。
③ 銹病 主要為害荸薺莖稈。 發(fā)病初期,表現(xiàn)為莖稈上出現(xiàn)圓形或橢圓形褪綠斑點,顏色為黃或褐,后長出粉皰,為夏孢子堆,莖稈上布滿夏孢子堆時植
株易倒伏枯死。 主要集中在 9~11 月發(fā)生。 防治方法:用 40% 氟硅唑乳油 1 000 倍液、 68.75% 噁唑菌酮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15%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或 50% 萎銹靈乳油 800 倍液噴霧防治,每隔 15 d 噴 1 次,可用 1~2 次。
7.2 蟲害
白禾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害蟲,江蘇、浙江一帶常有發(fā)生,發(fā)生期為 8 月上旬至 9 月下旬,主要以第 3 、 4 代幼蟲為害荸薺,幼蟲咬食荸薺莖稈基部,可在莖稈
上找到蟲孔。 剝開荸薺莖稈,可看見蟲道,蟲道內有蟲糞和灰白色幼蟲,數(shù)天內即可導致莖稈自上而下黃化褐變, 直至枯死,最終導致產(chǎn)量下降,品質變劣。 防治方法:荸薺采收后,清除田間遺留的殘茬枯莖, 并集中燒毀;利用白禾螟成蟲趨光性的特性,在田間懸掛誘蟲燈誘殺;使用天敵寄生蜂防治白禾螟幼蟲;采用化學藥劑重點防控第 2~3 代,及早防控第 4 代,第 2~3 代盛孵高峰后 2 d ,使用 95% 敵百蟲晶體1 000 倍液和 80% 敵敵畏乳油1 000 倍液噴霧防治, 施藥期間保持水層,以提高防效;或每次每 667 m 2 用 80% 敵 敵 畏 乳 油
150 mL 對水 400 kg 澆潑,第 2~3 代卵高峰后 1~2 d 開始用藥,間隔 7~8 d 重復用藥 1 次, 第 4代宜在卵高峰前 2~3 d 用藥,定植前 2~3 d 亦應用藥防治。
剛移栽的荸薺苗
8 采收
白露( 9 月 7~9 日)后開始形成小球莖, 11 月底可開始收嫩荸薺,但味淡而不甜,產(chǎn)量較低,不耐貯藏。 翌年 1 月荸薺表皮呈現(xiàn)紅黑色,此時果實完全成
熟,口感清甜,產(chǎn)量高。 成熟的荸薺需在泥下越冬,可根據(jù)行情于發(fā)芽前陸續(xù)采收, 分批供應市場。 采收不得晚于 3 月下旬,否則品質變劣,產(chǎn)量下降。 作種的一般在春節(jié)后收獲, 挑選個大,飽滿,沒有明顯病斑,色澤均勻的作種薺,擦干表面水分,埋入干燥細沙中,放置在陰涼處。 采收時排干田水, 用鐮刀割掉薺秸,邊割邊采,翌年 1 月薺秸枯萎后,可直接拔除,用手翻泥摸取采收。 薺秸拔除后需及時采收,否則荸薺易腐爛。
蘭溪市上華街道荸薺苗期長勢
9 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效益
采用高產(chǎn)優(yōu)質栽培技術,荸薺年平均 667 m 2 產(chǎn)量 2 000 kg左右,高的可達 2 500 kg 。 產(chǎn)地平均批發(fā)價 6 元 /kg , 667 m 2 產(chǎn)值在 12 000~15 000 元,去除生產(chǎn)成本(包括地租、人工費、農(nóng)資費)7 000 元,每 667 m 2 純收益 5 000~
8 000 元。如種植戶自己采收,不算人工費的話, 每 667 m 2 純收益可達 10 000 元, 效益十分可觀。 除供應本地市場外,一般外銷到金華周邊縣市區(qū),以義烏地區(qū)為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