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賢在《愛,需要學習》這本書里提出過一個觀點:
我們在看一段關系的時候,應該著眼于關系本身,而不是其中誰好誰不好。
兩個很好的人,也可能構建一段很糟糕的關系,反過來講,兩個一堆缺點的人,也可能會有很好的親密關系。
如果單獨從他們對婚姻的態度和付出來看,他們兩個其實都不算壞人。
先說李行亮。
他努力賺錢,并且把錢都給老婆管,平時也會陪伴孩子,分擔家務,還會給老婆制造各種浪漫。
這樣的男人,足以吊打很多已婚男人。
再來說麥琳。
她勤儉持家,把家庭放在首位,一切圍著家庭轉,生兒育女,支持老公事業。
這樣的女人,即使不說優秀,但也絕對是個合格的妻子和媽媽。
但就是這樣兩個都不差的人,如今卻給大家呈現了一段糟糕透頂的親密關系:
女的被逼瘋,男的心力交瘁。
這個時候,最值得探討的是:
他們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種糟糕狀態的?
又或者是,是什么讓兩個已經那么痛苦的人,依然選擇留在這段關系里?
但是,探討這些問題其實是“有門檻”的。
首先,他自己的內核要比較穩,可以接納不同性格和脾性的人。
其次,他需要有一定的同理心,可以去理解他人的遭遇和行為。
再次,他還得有心理學知識儲備,或相對豐富的生活經歷。
最后,他還要有比較強的自我覺察能力,能通過他人向內觀,不斷修正自己。
所以,能真正著眼于關系的人并不多,大多人都只是著急忙慌地去辨好壞。
于是經常出現的景象就是,關系中過錯比較明顯的那一方很容易成為觀眾圍剿的對象。
目前網絡上大家對麥琳的攻擊、辱罵,也印證了這一點。
可麥琳真的像大家所說的那么惡劣嗎?
顯然不是,她所謂的惡,其實是被鏡頭和觀眾無限放大了的。
每個人身上其實都有麥琳的影子,只是有人敢承認,有人不敢承認罷了。
有人讓你委屈了,有機會你想不想報復?
伴侶讓你難過了,你想不想TA給你道歉?
心里裝著傷心難過,你睡不睡得著?
心里生著伴侶的氣,會不會不想理他?
身邊都是比你好看,比你強的人,你慌不慌?
平日里一直圍著孩子轉,孩子不在身邊時,想不想放縱一下熬個夜?
但很可悲的是,如今用麥琳照見自己的人,也成了被攻擊者。
有些人不僅不愿意承認自己身上有麥琳的影子,也不允許他人承認。
私以為,作為觀眾,如果不具備從關系去剖析麥琳和李行亮的相愛相殺。
那么在面對麥琳時,最正確的做法是,把她看作是一面鏡子,通過她來照見自己,同時增加自己對世界更多維度的理解。
既然不喜歡她身上的某些特質,ok,那就不要讓自己身上出現那些特質。
既然不喜歡她對待伴侶的方式,ok,那就不要讓自己那樣對待伴侶。
至于李行亮痛不痛苦,要不要跟她離婚,那都是李行亮自己的選擇,外人不該過多干涉。
而且,他們離不離婚,其實對你沒有任何實際性的影響,但如果你因此而生氣憤怒,甚至帶著有色眼鏡去審視身邊人,千方百計想辨認出身邊的【麥琳】,那就是走火入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