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雖然是一成不變的,但是以不同的視角入手去思考歷史,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
以清朝的九子奪嫡來說,這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奪嫡之爭其實背后有著多重不一樣的意義,涉及的斗爭面很大,以八旗內部斗爭來看,這其實是一場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斗爭,最后是兩敗俱傷,然后雍正帝“躺贏”。
所謂的上三旗是指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意思是由天子親領之旗。最早的天子親領之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親領的兩黃旗,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自己親領正白旗,又控制皇長子豪格所領的鑲白旗,等于擁有兩白旗,為了延續傳統是將兩白旗與兩黃旗旗色對調,形成新的兩黃旗。加上之后豪格親領的正藍旗,可以視為最早的上三旗。攝政王多爾袞時代,將自己親領的正白旗納入上三旗。多爾袞死后,順治帝親政,為了進一步掌握八旗,是繼續將正白旗明確為上三旗之一,由此形成定例,簡單來說上三旗是代表皇權的存在。
下五旗與上三旗最大的區別是并非天子親領之旗,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代,提倡的是八家分權,所以除卻他自己親領的兩黃旗,八旗是各有旗主的,當時所有的資源和戰利品等也是八家平分,甚至到了最后努爾哈赤將正黃旗分給長大成年的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也編入正黃旗,自己則是帶著嫡幼子多鐸只留下鑲黃旗,要在死后將鑲黃旗傳給多鐸,因此鑲黃旗是上三旗之首,是八旗的第一旗。
因為八旗的特殊,所以很長時間內,旗人對于旗主的忠誠遠遠超越了對皇帝的忠誠,這自然是皇帝所不愿意見到的,因此從清太宗皇太極,到攝政王多爾袞,再到順治帝和康熙帝,清朝歷代的最高統治者都是致力于一家集權,不遺余力的打壓八家分權,再準確來說就是打壓掌握下五旗的宗室諸王。
到了康熙帝時代,下五旗已經臣服于皇權之下,最顯著的標志就是下五旗早已不設旗主,并沒有世襲旗主一說,而是由朝廷派遣官員管理,皇帝可以說是真正做到成為八旗的最大主人。
隨著康熙帝確定嫡長子繼承制度,立嫡次子也就是實際上的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并且之后為了抑制胤礽,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對六位已經成年的皇子授予爵位和八旗領民,并且讓這些成年皇子開始參與處理國家政務,雖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胤礽的權力,并且以此加深了對八旗的控制,但康熙帝卻忽略了傳統力量的存在。
胤礽被封為皇太子,對于下五旗來說,只不過是代表上三旗利益的繼承者罷了,代表不了下五旗的利益,因此下五旗對皇太子胤礽并不怎么認可。
等到成年皇子被封入下五旗,擁有八旗屬民以后,下五旗更是自動視其為旗主,認為皇子可以代表下五旗的利益,對于皇子是忠心耿耿,因此康熙帝想要以成年皇子加深對八旗的控制,結果反而使得這些皇子成為新的“旗主”。
再加上康熙帝之前的皇位傳承并不穩定,清太宗皇太極是通過汗位推選制,身為四大貝勒之一,得到其他三大貝勒和四小貝勒認可,因此繼承了后金大汗之位。順治帝繼承皇位是多爾袞與皇長子豪格爭奪皇位僵持不下以后,各方妥協之下的結果。康熙帝繼承皇位主要是因為出過天花。總結來說,康熙帝之前并沒有嫡長子順利繼位的情況,皇位的傳遞充滿了偶然性,因此下五旗的旗人認為皇子亦是有繼承皇位的資格,所以大力支持皇子奪取皇位。
因此一場轟轟烈烈的九子奪嫡拉開序幕,最后是兩敗俱傷,皇太子胤礽被兩立兩廢,下五旗支持的皇子,康熙帝也沒有認可,因此到了晚年干脆不立皇太子,四阿哥胤禛則是采取韜光養晦之舉,并沒有求取下五旗的支持,更沒有卷入奪嫡之中,而是一直采取中立,一直裝老好人,并且低調妥善的完成康熙帝交待的各項任務,獲得康熙帝認可,最后是“躺贏”,出人意料的繼承了皇位。
當然雍正帝繼承皇位是有瑕疵的,首先康熙遺詔并非康熙帝親筆所寫,而是由康熙帝駕崩時唯一在場之人隆科多口述潤色而寫成。雍正帝的言行也隨著權力越來越穩固而前后矛盾,剛開始說是隆科多一人在場,后來坐穩皇位以后,則是說道康熙帝臨終召喚他和諸位皇子,在七位皇子和大臣的見證下康熙帝說道傳位于他,很明顯這個說法經不起推敲,所以后來乾隆帝提及雍正帝如何繼位時,是如此說道:“圣祖大漸,授位皇考,其時系內大臣隆科多宣傳顧命”。
當然這也不能肯定雍正帝就是篡位,只能說他的繼位有著是否篡位的爭議。更有可能的是雍正帝應該屬于無詔奪位,因為康熙帝駕崩的太過突然,很可能并沒有留下關于繼承人的只言片語,唯一在場的隆科多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考慮到雍正帝在九子奪嫡時期并沒有展露鋒芒,沒有卷入八家分權的代表下五旗與皇權的代表上三旗的爭斗之中,沒有獲得下五旗的支持,認為雍正帝好控制,所以假傳遺詔立雍正帝為皇位繼承人,結果他沒想到雍正帝并非好拿捏之人,在繼位后展現出強勢一面,最后隆科多也是被收拾。
雍正帝的繼位對于清朝來說也是一種幸運,因為清朝當時已經進入到一個危險期,康熙帝晚年的過度寬仁造成的流于放縱的政治環境,官僚貪污腐敗成風,甚至幾近要發展成為集體性腐敗,而吏治腐敗不只是會使官員因為貪污因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來官官相護的對抗皇權,更是會使得民不聊生,最終會造成農民起義蜂擁而起天下大亂。
沿著這樣的軌道行駛下去,可能康熙帝之后下一位皇帝和下下一位皇帝在位期間都不會出現大問題,但是最多經過幾十年時間的惡性發展,絕對會出大問題,甚至如果后繼之君作為不堪,那么下一位皇帝在位時期,清朝的統治就會出現大問題,但是雍正帝的出現,通過推行新政和刷新吏治,使得官僚系統的貪腐問題得到極大改善,等于極大延長了清朝的統治時間,不然康熙帝之后,清朝的統治時間便可以進入倒計時。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