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的身世,與他極為崇敬的先祖朱棣相似,目前仍處于一種充滿爭議的狀態。關于他究竟是誰生的,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探討。
之所以會產生關于朱祁鎮身世的爭議,主要在于研究明史最為權威的兩大古籍——《明史》與《明實錄》之間存在一項顯著的記錄差異。
具體而言,《明實錄》清晰明確地記載,朱祁鎮誕生于宣德二年,其母乃是孝恭章皇后孫氏。
然而,《明史》卻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說法,聲稱朱祁鎮實則是孫氏抱養了宮人的兒子,即非孫氏親生。
《明史》中關于朱祁鎮身世的記載,并非毫無根據的妄言,而是有其歷史背景與依據。
這一說法實際上源自明朝時期一個廣泛流傳的說法,而該說法在明朝人的記載中得到了體現,尤其是明筆記作家王锜在其所著的《寓圃雜記》中進行了直接的記述。
根據王锜的敘述,朱瞻基的胡皇后沒能生兒子,而當時孫貴妃雖然也沒有兒子,但她瞅準了這是自己上位的機會,因此在得知宮中有一名宮人(有說法是紀氏)生下了兒子,也就是后來的朱祁鎮,孫貴妃將這個孩子認作自己的兒子。
也正是母憑子貴,孫貴妃因此得以冊封為皇后,胡皇后則被廢。直到孫皇后去世,朱祁鎮都不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只有他老婆錢皇后知曉但未曾透露。
朱祁鎮病重時,錢皇后為了能不讓他留下遺憾離開人世,同時也是為被廢的胡皇后討個待遇,才告知他真相。
得知真相的朱祁鎮,也覺得對胡皇后確實不妥,因而按照錢皇后的意思,對胡皇后進行了尊崇。
至于為什么錢皇后要幫助上一輩的胡皇后,目前大部分人的猜測都是因為她自己也沒能誕下子嗣,這是給自己討個先例,防止自己被忽視。
然而,話說回來,在那后宮競爭激烈、眾目睽睽的環境之下,孫貴妃是否真的能夠欺瞞過所有人,成功地將朱祁鎮作為自己的兒子?
為何朱祁鎮生母會甘愿成為他人權謀的犧牲品,母憑子貴,為何這份尊貴沒有落在朱祁鎮生母頭上?這些疑惑如同迷霧般籠罩,使得朱祁鎮的身世更加撲朔迷離。
顯然,要揭開這一歷史謎團,我們還需要等待更多史料的被發現和深入研究。
同名微信公眾號【袁載譽讀明朝】,我正在打造明史愛好者的萬人社群,歡迎您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