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立陶宛即將上任的新總理金陶塔·帕盧茨卡斯表示,尋求與中國大陸恢復外交關系。這兩年立陶宛執意和灣灣搞到一塊,導致兩國關系基本凍結。
莫非立陶宛新政府要轉性了?非也,其實是想又當又立,因為帕盧茨卡斯還表示,不會改變目前的政策,包括維持與臺灣的貿易聯系,這是真的不要臉。
具體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來詳細解讀一下。
2021年,在美國的攛掇下,時任立陶宛總理的因格麗達,不顧我們的強烈反對,執意允許菜菜子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所謂的“臺灣代表處”。而我們允許臺灣設立的駐外機構,必須是以“臺北”開頭,絕不能是以“臺灣”開頭的。
立陶宛此舉是嚴重的挑釁,于是很快,我們就對立陶宛進行了一系列的制裁,還降低了外交關系級別,當然,由于兩國的距離很遠,貿易額也不大,單純的貿易制裁是不疼的。
立陶宛方面,也是這樣想的,反正中國大陸也傷害不了我,那不如拿臺灣問題作為投名狀,從美國和菜菜子那里獲得好處,理論上,至少有兩重好處。
一是美國的獎勵,這個自不必說;二是菜菜給的銀子,在所謂的”臺灣代表處“成立后,菜菜子就說,要在立陶宛設立半導體工廠,還要大量進口立陶宛的商品作為補償。
這么一通計算下來,立陶宛沒準還賺了,和中國那點貿易額,沒就沒了吧,本來也不多。
但立陶宛沒想到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首先,老美的錢是真的不好拿,布林肯只答應給立陶宛六億美元,還是貸款,到期限就要還的。別的,沒有,一分都沒有。要知道,立陶宛和中國一年的貿易正常年份也有26億美元。
合著忙活了半天,啥好處沒得到不說,還要欠美國一筆錢,等于倒貼錢上班,這就搞笑了。
而菜菜子那邊,給的好處也沒有想象中的多,就是進口了一批立陶宛啤酒,然后呢?就沒有然后了,不僅損失補不回來,說好的半導體工廠,更是一拖再拖,到了今天已經涼涼。用腦子想想都知道,立陶宛根本沒有設立半導體工廠的條件。
人才、產業鏈基礎,都不具備。
最關鍵的是,我們給立陶宛的壓力,比想象中的要大,雖然我們夠不著立陶宛,但可以長臂管轄呀。立陶宛的產業鏈體系,本質上是德國產業鏈上的一環。
德國企業在立陶宛有許多工廠。在立陶宛被我們制裁后,德國 - 波羅的海商會致信立陶宛政府,稱如果立陶宛不找出建設性方案來恢復與中國的關系,德國在立工廠可能面臨關閉。大陸集團等多個德國企業,已經把工廠從立陶宛遷走。
這是真的肉痛,對此,立陶宛事先完全沒想到,一度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覺得德國在向中國屈服,不過沒啥用就是,對德國企業來說,選擇中國市場還是立陶宛市場,是不需要費時間思考的。最終折騰了幾年,立陶宛撈到的好處為負數,打臉啪啪的。
于是新總理帕盧茨卡斯在勝選后,就想要恢復對華關系,不說恢復中立兩國貿易,起碼得讓德國企業回來,不然老是這樣,經濟沒法發展呀。但是吧,他又不表態要把”臺灣代表處“趕走,還想著維持原有的政策,在這個基礎上改善對華關系。
不客氣地說,完全是異想天開。
帕盧茨卡斯有這種想法,一是怕美國不高興,畢竟這是當初拿來向美國邀功的事情,現在要撤銷,布林肯多少會有點不高興,萬一主子發怒就不好。只不過,拜登在乎而已,懂王是不在乎的,他連臺灣整體都不在乎。
所以說,這個因素不是真正的阻礙。
真正的阻礙,是立陶宛自己要把架子端著。俄烏戰爭爆發后,波羅的海三國普遍認為,自身是抗擊俄羅斯西進的前沿,是所謂的自由世界的第一道防線。
而中國,是俄羅斯的支持者,實際上,國人都知道我們在俄烏戰爭中是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只想做生意,但你架不住立陶宛由于和俄羅斯血海仇深,無法理性思考。
你保持中立就是站隊俄羅斯。我們立陶宛是高貴的自由世界的一員,中俄都是野蠻人,應該跪下來求我恢復關系。在我們看來,這是毫無意義的臭架子,但在立陶宛看來,架子就是面子。
(帕盧茨卡斯)
不給它面子就是打它的臉,不行,絕對不行。
既然新總理喜歡端著,那就讓它一直端著唄,反正對我們來說,立陶宛一點也不重要,從貿易角度而言,2019年中立兩國的貿易額僅為26億美元,這點錢,塞牙縫都不夠。
現在兩國的貿易額下降到了15億美元,就算未來恢復了,也無非是回升到26-30億美元,并不多,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這點銀子,而舍棄我們的面子。
畢竟面子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你都允許菜菜子用”臺灣“這個詞了,打了我們的臉,要是不多給點顏色,那后續會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這樣做。所謂一拳打不開,百拳便都來。對于嚴重挑釁,必須重拳出擊,長臂管轄進行到底。
其次,立陶宛在中國的外交戰略定位中,也是不重要的。中國對于歐洲國家的關系,是分級別的--英法德意大利四國是核心關系,他們的塊頭最大,實力在歐洲是最強的一檔。這一檔必須努力維持好,并且要深化合作。
次級核心關系,是西班牙、匈牙利、波蘭、塞爾維亞、希臘,這些國家要么塊頭還算可以(比如西班牙),要么處在關鍵的交通十字路口(比如匈牙利),要么地緣價值相對重要(比如希臘和塞爾維亞)。
對于這一檔,我們的策略是保持合作,能深化就深化。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和波蘭的關系其實還不錯,并沒有網上很多營銷號所盛傳的那樣惡劣,這么多年來,波蘭很少干惡心我們的事情。唯獨俄烏戰爭問題,波蘭對我們比較不滿,這一點我們也理解,因為波蘭歷史上多次被俄羅斯吞并過。
但除此之外,中波關系還是可以的,比如說華為的設備,美國一直要求波蘭全面封殺,但波蘭始終頂著壓力,沒有全面封殺華為(華為的設備確實好也是關鍵)。萬一哪天美國沒了,中俄矛盾凸顯,波蘭的利用價值就來了。
再次一級的核心關系,也就是第三級別,是荷蘭、挪威、羅馬尼亞這些,就屬于普普通通的關系了,談不上戰略性,策略就是維持合作,不要鬧翻即可。
而立陶宛呢?在我們的定位里,第三級別都談不上。
頂多是第四級別關系,這個級別屬于無關緊要的,處于這個級別定位的國家,通常就是立陶宛這樣的,戰略定位不重要,地緣價值也不重要,塊頭還不大。
總之,要啥沒啥。
既然是要啥沒啥,就不值得我們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資源,不鬧翻最好,鬧翻了也不可惜,所以對于立陶宛新總理的表態,我們壓根就不需要急著恢復,晾他幾個月再說,有的是時間慢慢磨。
什么時候學會尊重我們的底線,就什么時候恢復關系,否則,立陶宛只會流失更多的德國投資。長臂管轄并不是只有美國能玩,美國能玩,我們也能。
漢武帝曰:寇可往,吾亦可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