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到臨頭,歐盟還在討好特朗普。
8月1日,美歐即將就關稅問題攤牌。究竟是美國撤回關稅,還是掀起新的貿易大戰,很快就會揭曉。在這個節骨眼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突然宣布將于7月24日訪問中國,并會見中方領導人。這是時隔19個月之后,中歐再度舉行領導人峰會。很多人認為,歐盟這次是向中國求援來了。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步步緊逼,不惜向全球150多個國家宣戰。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國扛住了美國的關稅壓力,逼的特朗普不得不放低姿態,與華商討貿易協定。歐盟要想在關稅談判中占據優勢,肯定要爭取中國的支持。
但出人意料的是,馮德萊恩還沒有登上飛往北京的飛機,反倒先送了中方3份“惡禮”。
首先是制裁名單,近日歐盟公布了第18輪對俄制裁清單,部分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赫然在列。中國商務部回應稱,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要求立刻停止錯誤做法,否則將采取反制措施。
其次是行業禁入,前不久歐盟突然宣布,禁止中企參與價值超500萬歐元的醫療器械招標。歐盟還聲稱,這是對中國限制在華歐企的報復性措施。中國外交部回應稱,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和保護主義,以公平競爭之名行不公平競爭之實,中方將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最后是禍水東引。在剛剛落幕的G7會議上,馮德萊恩竟當眾掏出一塊稀土磁鐵,指責中國把稀土產業鏈“武器化”,對美歐構成了不公平優勢。她還攻擊中國通過“貿易補貼”,制造了大量廉價商品,對西方市場造成嚴重沖擊。馮德萊恩還討好地對特朗普表示,她非常同意特朗普的觀點,她認為美國與歐美都與中國存在貿易糾紛,雙方應該共同應對中國的挑戰。
特朗普明明對歐盟舉起了制裁屠刀,馮德萊恩不與中國聯手就算了,為什么還要反過來討好特朗普,甚至想聯合美國一起對付中國?說到底,這是因為美國對歐洲經濟的長期滲透,讓歐洲政客普遍對美國產生了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美國在二戰中拯救了歐洲,并帶領歐洲打贏兩冷戰,美國在歐洲投入了這么多沉沒成本,未來肯定會一直庇護歐洲。
但事實恰恰相反,特朗普根本就不吃大西洋敘事那一套。馮德萊恩對特朗普的各種討好,得到的不是善意,而是羞辱。特朗普直接提前離開了G7會場,并且明確反對G7起草的反華聲明,因為這份聲明公開譴責中國的稀土管制政策。特朗普擔心,如果在聲明上簽字,可能會導致中國再次收緊稀土出口。
非常有意思的是,馮德萊恩一邊在討好特朗普,而另一邊特朗普卻在“討好”中國。特朗普在G7峰會的開幕式上公開向中國伸出橄欖枝,說“不反對中國加入G7”,因為中國在全球的重要性不亞于G7,理應與G7領導人展開對話。
特朗普的這番表態,也影響到了整個G7集團。峰會期間,除了馮德萊恩在上躥下跳之外,其他國家的領導人都沒有發聲批評中國。會后發布的聯合聲明中,也沒有像過去那樣點名中國,只敢暗戳戳地表示,某些“關鍵礦產領域”存在“非市場化”做法。
可以看到,中國打出的“稀土牌”,不僅起到了卡脖子的作用,還成功分化了西方集團。馮德萊恩以為能夠拉攏美國共同對付中國,結果沒想到美國不僅不跟隨,反而還對歐盟發起了關稅制裁。這次馮德萊恩搶在關稅截止日期前訪華,估計也是想要亡羊補牢,就之前的錯誤行徑向中方道歉,爭取中方的諒解和支持。
也許有人會質疑,馮德萊恩對華一向傲慢,她真的會這樣低聲下氣嗎?其實現在的形勢之危急,已經遠超很多人的想象。7月17日,匈牙利總統歐爾班公開表示,由于歐盟忘記了成立時的初心,從經濟聯盟變成了政治聯盟,然后又走向軍事聯盟,在移民、教育等多個領域對成員國橫加干涉,為了匈牙利的利益,他不排除退出歐盟的可能性。要知道,自打歐盟成立以來,一直是各國哭著求著要加入歐盟,烏克蘭甚至不惜為此卷入戰爭。歐爾班的這番表態,可以說揭開了歐盟分裂的序幕。在內部矛盾重重,外部與美俄關系惡化的大背景下,歐盟已經逐漸變得失去吸引力。如果再得罪中國,不敢想象歐盟未來的路將會多么艱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