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華大學學生處消息,清華大學通報了一批近期學生典型違紀情況。
清華大學稱,學校持續開展學生紀律教育工作,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守紀律、講規矩。為發揮好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現就近期學生典型違紀情況予以通報:
━━━━━
案例一
一名學生因多次違規為校外人員報備入校牟利,于2023年10月被給予嚴重警告處分。但該生未能充分認識自己的錯誤,在“黑導”的誘導教唆及僥幸心理的作用下,處分期內再次開始違規報備牟利,2024年6月被發現。根據學校紀律處分管理相關規定,經研究決定,從重給予其留校察看處分,并依規取消相關表彰、獎勵及其他權益的申請資格。
警示:
學校嚴禁為他人代為報備或轉借、轉租入校證件;嚴禁為他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有償報備進校活動;嚴禁任何單位或個人違規帶人進校。學校將持續嚴查、嚴處違規報備行為,同學們要提高紀律意識,切勿因小失大。
━━━━━
案例二
一名學生于2024年9月私自攜帶電動車電池入樓,并在宿舍中廳進行充電, 被學生社區工作人員在例行檢查時發現。根據學校紀律處分管理相關規定,經研究決定,給予其嚴重警告處分,并依規取消相關表彰、獎勵及其他權益的申請資格。
警示:
學生公寓是人群密集場所,安全是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根據學校規定,學生公寓嚴禁攜帶電動車電池進入,禁止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以及存放電動車電池。
━━━━━
案例三
一名學生于2024年11月在外校與他人發生沖突,并在朋友圈發表不當言論,對學校聲譽造成了不良影響。 根據學校紀律處分管理相關規定,經研究決定,給予其嚴重警告處分,并依規取消相關表彰、獎勵及其他權益的申請資格。
警示:
無論線上線下、校內校外,都應當嚴于律己、規范自身言行。學校始終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依據事實,對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嚴肅處理。
編輯 王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