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世界青年科學院、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及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辦,世界青年科學家π社區、青科自然歷史博物館承辦的世界青年科學院亞洲議題—2024青年科學家π圓桌會在鹿開幕。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沈顯克致歡迎辭,區領導張崇波、王堅、潘鵬出席。
本次盛會吸引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振民、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Peter Sachsenmeier、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da Yonath等3位海內外知名院士與眾多杰出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科研機構及國際組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生物多樣性”“韌性城市”“可持續發展資源”和“基礎科學與公眾傳播”“人工智能”等全球性議題,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青年智慧和方案。
致辭環節
開幕式上,溫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沈顯克致歡迎辭,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原司長靳曉明、世界青年科學院聯合主席Chandra Shekhar Sharma、世界青年科學院院士Chan Siok Yee為大會致辭。
現場,舉行了青科派全球網絡中心合作簽約儀式,美國、阿聯酋、德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將立足溫州、鏈接全球,促進青年科學家之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會上,成立了青科派科創聯盟。聯盟成員包括浙江省生物信息學學會(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溫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智能中心、CCF溫州中心等科研機構和企業。該聯盟致力于為全球青年科學家提供更多創新合作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應用,為鹿城發展注入新的創新活力。此外,啟動了青少年科技大使行動,將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對科學創新的興趣,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多名世界級科學家受邀作主題報告演講。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學教授Peter Sachsenmeier的報告《數字時代青年科學家的發展道路》探討了數字技術如何塑造青年科學家的未來職業發展,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da Yonath的報告《從生物對稱蛋白生產中心到遺傳疾病》分享了她在益生元半對稱蛋白質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及其對遺傳性疾病治療的影響,引發了現場熱烈反響。隨后進行的兩場圓桌對話則深入討論了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構建未來科學行動框架等問題,為參會者帶來了新的思考視角。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通過青年科學家的跨學科合作、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支持、企業界的積極參與,進一步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科技創新合作,為面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同時,也彰顯了鹿城區作為創新創業熱土的獨特魅力。
供稿:甌越院士之家
編輯:周心茹
責編:倪媛媛
審核:王金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