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本731部隊正在進行著一場殘酷的“母愛實驗”,幾名士兵在一個大火爐上搭建了一間特殊的鐵皮房,并將一名嬰兒和他的母親關了進去,隨后在火爐上生起了大火。幾名士兵還一邊說笑一邊打賭那名母親會不會把孩子舉起來。
日本鬼子無條件投降之后, 他們使用各種辦法消除了731部隊的罪證,但通過遺址發掘、幸存人員揭露、日本老兵懺悔等方式,越來越多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事情暴露于人世間,引起了一切有良知人士的極大憤慨。
始作俑者名叫石井四郎,1932年他在哈爾濱背背蔭河設立了“東鄉部隊”,對外稱為“關東軍防疫班”,這就是731部隊的起源。
關于“關東軍防疫班”成立的目的,其對外宣稱是日本軍民背井離鄉、水土不服,加上中國東北地區時不時有各種疫情,造成關東軍非戰斗減員及日本在東北民眾的生病死亡,為了純醫學預防之用。
不過,合情合理的外表下面,一個有組織有預謀的細菌戰部隊正在壯大發展之中。
1935年,日本鬼子又在哈爾濱平房區建立了實驗室。兩年之后,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際,“防疫給水”部隊早已正式成立,代號就是日后臭名昭著的731部隊。
731部隊管理層人員多達455人,總人數達到3000余人,建有多個秘密的實驗室。研究生物、化學及細菌武器是731部隊的主要任務,他們為了測試這些所謂的武器的性能,竟然大面積開始毫無人性的活體實驗。
日本鬼子在中國人的村莊里空投鼠疫、霍亂等細菌和病毒,甚至在唯一的取水源中投放,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現象。
多年之后,電視連續劇《恐懼一號》中對此還有著生動的描述。那還僅僅是日本鬼子殘留的毒物,就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后果,更別提剛投放之時了。
在戰場上,日本鬼子將《日內瓦條約》視為廢紙一張,大肆虐待殺害中國戰俘。731部隊活體實驗項目開始之后,他們將大量戰俘作為實驗對象。
陰暗潮濕、密不透風、充斥著消毒水氣味的實驗室內,一個個面黃肌瘦、傷痕累累的中國戰俘,要么被捆綁在柱子上,要么被固定在實驗臺上,像待宰的羔羊一樣,任由日本軍醫向他們大臂和小臂內注射液體。
液體中含有細菌病毒或者其他的生化武器試劑,日本軍醫像進行小白鼠實驗一樣,認真觀察著中國戰俘的反應,一邊用筆和小本子記錄著,一邊進行著“專業”的交流,中國戰俘極為痛苦的樣子在他們的鐵石心腸里激不起一點點漣漪。
另外一項針對中國戰俘的試驗更是駭人聽聞,日本軍醫準備好鮮活的馬血、驢血、豬血等,開展動物血與人血的交換。一般在戰俘體內輸入差不多四分之一動物血的時候,戰俘就會出現全身顫栗、皮膚發紫、言語不清、意識不明等現象,在掙扎了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后停止呼吸。
中國戰俘在極大的痛苦中死去,日本軍醫機械麻木地記錄著各項實驗數據。然后面無表情地對助手使了使眼色,意思把這個戰俘從實驗臺上拉出去“換下一個”。
即使沒有落到731部隊手中的中國戰俘,也被關東軍強行當做苦力奴役,或者直接虐待后殺掉。日本鬼子這種大規模虐待俘虜的行為,激起了中國軍民的強烈反對,在戰場上表現為寧死也不做俘虜。
因此,731部隊得到的中國戰俘數量越來越少,無法滿足他們越來越多的試驗項目的需求。731部隊就將魔爪伸向了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他們入村入戶強行抓走了很多民眾,集中關起來,以備試驗之用。
除了用于軍事目的之外,731部隊竟然還進行了許多變態的實驗,以滿足他們極為扭曲的心理。
比如“母愛測試”與“高溫測試”,日本鬼子將年輕的母親與嬰兒一同放入一個碩大的鐵籠子里,架在柴火堆上,點燃柴草,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觀察母親和嬰兒的不同反應。
針對母親會不會對嬰兒不離不棄,日本鬼子紛紛打起賭來,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會,賭主為半個月的津貼,或者是香煙,或者是一頓飯。總之,在日本鬼子嘻嘻哈哈的笑聲中,“實驗”開始了。
母親將孩子緊緊地抱在懷里,不知道迎接他們的將是什么厄運。直到日本鬼子在鐵籠子下面點起了熊熊燃燒的柴火,母親發出驚恐的喊叫,她用盡全身的力氣將孩子頂在頭頂,使得孩子能夠盡量少接觸到熱量。
柴火越燒越旺,鐵籠子中的氣溫越來越高,母親無奈,只得不停地來回踱步或者轉圈,以此延緩熱量向上傳遞的速度。
嬰兒不可避免感覺到了灼熱,哇哇大哭起來,可是在四周觀看的日本鬼子,沒有生出一點憐憫之心,相反都哈哈大笑起來。
隨著氣溫的越來越高,鐵籠子中出現了缺氧的狀況,母親和孩子在經歷了巨大的痛苦之后暈倒在地,不久之后停止了呼吸。
而這,只是731部隊罪惡的一個縮影,用罄竹難書來形容他們,一點也不為過。參考來源:央視網-731部隊曾進行人馬血液交換實驗、 共產黨員網-血證(七三一特別移送檔案發現紀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