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讓你們師長跑步來見我!”
1970年的一個尋常午后,一老人去部隊探望兒子,卻因為手續不全被哨兵攔住。
當時老人登記表已經填了一半,當得知要進部隊還要攜帶相關證件和手續后,隨即扔下填到一半的表格,直接以威嚴的語氣要求哨兵叫師長過來。
那么這位老人究竟是誰?竟然敢直接讓師長跑步過來!
現實版將軍微服私訪
1970年的一個尋常午后,保定滿城縣一13師的師長裴飛忙完手頭的工作,剛尋思著是去沏杯茶提提神,還是去辦公室外面透透氣。
結果辦公桌上的電話就響起來了,接通后是哨兵那邊打過來的,說有一老人想進部隊探親,結果手續不全,指名道姓的要見裴飛正。
裴飛正接完電話后,心中不禁有些疑惑,正好他忙活了大半天,也想著出去透透氣,便決定見一見這位老人。
結果在師部會客室,裴飛正有些哭笑不得地問那位看起來精神矍鑠的老人:“賀老,您來怎么不提前打個招呼?”
“這位是賀健,賀將軍,他的二兒子賀東平就在咱們軍中,以后賀老來咱們軍中不用登記。”
哨兵原本以為攔住的是一位普通老人,卻沒想到是賀健將軍,他是又驚又喜,驚的是之前自己按章辦事,說話的語氣太過生硬。
喜的是自己竟然能近距離和一位少將接觸,真的是興奮又榮幸,以后飯桌上自己也能吹噓一下自己竟然敢攔著少將進軍營啦!
那么能讓哨兵這么激動的賀將軍是什么人呢?
浪子回頭金不換
在賀健少年時期,湖北發生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其中最家喻戶曉的便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二次革命、護國運動、新文化運動、護法運動。
甚至于五四運動,湖北作為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湖北出身的知識分子都有參與。
賀健雖然生活在鄉下,但在那個信息傳播只能依靠報紙、書信和口頭傳播的年代,他自小耳濡目染之下,接觸到的新的革命思想自然比外地人多。
賀健家中還有兩個哥哥,作為家中的老小,他從小便多受幾分父母的寵愛。
十五六歲的時候,和賀健同齡的孩子都開始成家立業,但他依然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在街上招貓斗狗,沒少惹鄰居們閑話。
為此賀母不知道生了多少氣,無奈孩子是自己生、自己慣的,只能就這么養著。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后,為了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保護革命力量,我黨就開始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
井岡山會師后,工農紅軍正式成立,當時為了擴軍,我黨通過各種宣傳和動員,吸收了大量的革命青年和農民加入我軍。
賀健就是這個時候,在一些有志之士的號召下,動了參軍的念頭。
不過當時社會動蕩,參軍上戰場可是真刀實槍的玩命,賀健雖然少年熱血。
但賀父和賀母卻親眼目睹和親身經歷過戰爭中失去親人的痛苦,這種經歷讓他們對戰爭有著深刻的恐懼和反感。
1929年,湖北地區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當時盡管北伐成功,國民政府成立,但國內政治局勢并不穩定。
蔣介石、汪精衛矛盾加劇,國民黨內部對我黨和左派分子的清洗行動,使得社會充滿了緊張和動蕩。
天災加人禍,使得原本就是社會底層的賀家的生活更加艱難,貧賤夫妻百事哀,更何況是已經成家立業上有老下有小的兄長,和不事生產的弟弟。
18歲的賀健知道,他再這么無所事事下去,就真成了鄰居口中的小混混和地痞子。
但他自己也沒啥本事,又不愿意和兄長經營田產,幾經細思考后,便又把念頭打到了參軍上。
不過這次,他學聰明了,沒直接和父母說要去參軍,而是騙他們說自己通過朋友在縣城找了個學徒的工作,準備去外地打工。
賀父賀母心中雖有不舍,但對于小兒子的上進是支持且贊同的,賀健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活。
因自小在家嬌生慣養,所以賀健剛到軍中時一點也不適應,不過當時軍中也有不少和賀健一樣的愛國青年。
且當時大家對識字的文化人多有推崇,所以即使當時賀健已經18了,他還是在軍訓后給分配到徐向前跟前做了警衛員。
要知道當時在部隊中,領導的警衛員可不是誰想當就當的,這個崗位一般會優先照顧年歲小的少年士兵。
一是少年腦子靈活,跟著領導能學點東西,二也是對少年人的一種保護,領導身邊可比戰場前線安全多了。
不過即使跟著領導,紅軍的生活也十分艱苦,行軍打仗時顧不上吃喝更是家常便飯。
戰場的烽火慢慢的磨去了賀健身上在父母寵愛之下養成的一些壞毛病。
后來,賀健跟著紅軍主力部隊,參加過反圍剿,也走過長征路,他從最開始的不適應,慢慢的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紅軍戰士。
順利走完了長征,在長征結束后還因表現突出被選中進入陜北紅軍大學學習。
當時他已經知道了學問的重要性,在學校如饑似渴地學習軍事理論、政治思想、戰略戰術等知識。
當其學成畢業后,已經從一個普通的士兵變成了一位合格的軍事和政治人才。
抗日戰爭爆發后,賀健多次帶領部隊粉碎日偽軍的掃蕩和圍剿,隨著戰功的增加,他也從縣大隊隊長一步一步的晉升為團長、軍分區參謀長、軍分區司令員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賀健也都有參加,并立下了赫赫戰功。
新中國成立后,賀健一直在軍中任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他終于從鄰居口中的小混混成,長為賀父賀健母夢想中可以光宗耀祖的人,但這是用他離家20年,在戰場上舍生忘死才換來的榮耀。
結語
賀健和妻子楊洪昭是在軍中認識的,據說他們結婚后生了8個子女,除了大兒子早夭。
其他幾個孩子都順利長大,幾個兒子也在父親的影響下參了軍。
賀健這次到部隊探望的就是他的二兒子,而巧合的是,他兒子的領導正是其老部下裴飛正。
兩人的關系可以追溯到抗日時期,那時的賀健不僅是裴飛正的領導,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后來盡管裴飛正能夠獨當一面,但他對賀健當年的幫助和恩情始終銘記在心。
所以即使兩人已經多年不見,賀健還沒穿軍裝,裴飛正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
之后賀健去部隊探親的這件事隨著哨兵在朋友面前的吹噓,在軍中流傳開來。
這不僅是因為賀健的身份和裴飛正對他的重視,更是因為賀健的成長和傳奇經歷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