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日空軍英烈滕茂松
——作者:李 軍
(舒城縣交通運輸局干部、中共舒城縣委特約調研員)
滕茂松烈士戎裝照
幾年前,愛好歷史、崇敬英烈的我到位于南京紫金山北麓的航空抗日烈士紀念館參觀,看到一面展墻上有“北京匯文十五烈士”的姓名和照片。驚奇地發現其中一張少年照片的注解:滕茂松,安徽舒城人,1933年匯文中學初中畢業、1936年高中畢業,1937年8月在揚州空戰中殉國,追贈空軍中尉。
追尋烈士的成長足跡
第一排左三為烈士學籍照片
滕茂松(1917.1.22-1937.8.21),安徽省舒城縣下河村人。1930年入北平匯文中學初中部讀書,1933年就讀北平私立安徽中學高中,1936年高中畢業后, 他矢志報國,報考中央航校第六期,父親滕永鰲以“精忠報國,勿以家累為念”勉勵他,他以“不成功便成仁”為對,十幾歲的年紀便已做好為國犧牲、舍生取義的打算。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后,航校畢業不久的滕茂松入空軍第五大隊駐揚州機場,每日隨隊飛往上海前線與日寇作戰。8月21日在揚州機場駕機出征前,不幸被日機突襲重傷殉國,年僅20歲。
滕茂松烈士系舒城人,為何他的少年時代在北京讀書呢?2021年3月4日,臺灣中國飛虎研究學會會長翟永華,曾邀請舒城籍記者沈龍言前往觀摩在杭州舉行的“飛虎薪傳”展。在英烈照片墻上,會長翟永華向他介紹了舒城籍抗日航空烈士滕茂松,期望沈記者能找到烈士親屬,并把兩件有關滕茂松烈士的紀念禮品送給他們。
隨后,沈記者分別通過他的抖音、視頻號和微信朋友圈發布了烈士事跡及尋找烈士親屬的信息后,在熱心人士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位于舒城縣城關鎮下河村的烈士堂侄滕福余、滕福勇、滕福球。此后通過滕福球又找到了定居天津的烈士同胞弟弟滕茂椿72歲的小女兒滕都。滕都對沈記者說,她的父親滕茂椿和二伯滕茂松的父親滕永鰲,曾在國民黨軍隊擔任軍官,在《藤氏家譜》中也有滕茂松的相關記載。2021年3月16日,沈記者陪同烈士堂侄等后人前往南京航空烈士墓園進行了祭拜。
沈龍言先生與我熟悉多年,我向他請教,他熱情地告訴我:滕茂松烈士的父親滕永鰲是我縣下河村人,當年定居北京,滕茂松與大哥滕茂桐、弟弟滕茂椿幼年時一起隨父就讀。滕永鰲家境殷實,滕茂松在當年是典型的“官二代”。大哥滕茂桐改革開放年代曾任政協安徽省副主席。
滕茂松這些當年生活條件優越、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最優秀的一代青年,在抗戰爆發后,身為社會精英階層的他們,也本可以利用社會身份,選擇更安穩的方式等待戰爭結束。然而,國難當頭,滕茂松等一代有志青年,依然投身抗戰,保家衛國、血灑長空,為挽救民族危亡,貢獻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滕茂松烈士犧牲經過
《蘇北日報》記載的文章
張羽屏(1877—1963),近現代揚州著名學者詩人。揚州市廣陵區檔案館藏有《張羽屏日記》手稿53本。在日記手稿中發現許多關于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期間,日軍轟炸揚州城以及揚州北門機場空軍積極迎戰、慷慨赴死的記載。其中8月21日記載:“8月21日星期六 ,為飛機聲驚醒,時方六點三刻,有機關槍炸彈聲襍作。旋聞人言西門飛機場火起,毀機兩架,受傷者兩架,一駕駛員因傷斃命。滕姓名茂松,皖人,年才二十有余。”
1947年6月1日揚州《蘇北日報》增刊第一號上記載滕茂松烈士犧牲經過。這篇名為《滕烈士殉職之前前后后》的文章記述:
十年前,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因為‘八一三’滬戰發生以后,揚州飛機場駐有空軍一大隊,隊長丁紀徐,場長蔡晉元,每天飛滬助戰,敵機也就每天來揚襲擊,不時發生警報,聽到飛機聲和炸彈聲,全城民眾都在緊張恐懼的情緒之中。這天,清晨四時許,警報大鳴,并未看到敵機,大家以為無事;哪知一剎那間,聽到投炸彈聲,發現敵機五架,兩架向西,三架向東,我機一架,追逐東去敵機,擊落兩架,機師便是赫赫有名的空軍勇士董銘德。這一役,敵機投重磅炸彈四枚,我機毀兩架傷一架,敵機被擊落三架,一落東臺境內,一落龍潭附近,一落本縣六區共進(即今宜陵鎮附近),機身全毀,機外有尸三具,機內二具,已燒焦不堪辨識。我隊員滕茂松,肺部中彈片,重傷,出血過多,至縣立醫院,不治身亡。另有機場守兵二人,受輕傷。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九時,江都各界在中山紀念堂舉行追悼大會,挽聯花圈,布滿一堂,行禮如儀。劉司令震清任主祭者,作簡單報告后,由自京飛來之二十五隊隊員郭殿賓報告:關于滕烈士之簡歷,烈士安徽舒城人,年二十二歲(作者注:應為二十周歲,年齡記載有誤),航空學校驅逐科畢業,平日異常勇敢,有‘石達開’之稱,言時聲淚俱下,聞者無不痛哭!繼由副隊長董銘德報告,因為膝部受傷,行時略跛,馬縣長特扶坐藤椅,董言十分悲壯!他說:“敵機飛入云端,已臨機場上空,吾人急駕機迎敵。我已升空,滕烈士因為臨時換取風帽,時間稍遲,機身高升,敵已投彈,我見滕烈士殉難,他是我的隊員,心中大憤,遂追擊敵機……初擊落一架,繼因子彈不多,追至相當距離,將子彈全數發射,敵機中彈下墜,我見目的已達,滕烈士之仇已報,心中大快……”
空軍抗日的英勇無畏
騰茂松烈士畢業于筧橋中央航校第六期,查閱同期學員名錄和出生年月,滕茂松1917年1月22日(農歷年三十)出生,1937年8月21日犧牲時年僅20周歲,系該期最年輕的飛行員。
抗日歷史上,中國空軍的“天之驕子”們為了抗擊日寇,先后壯烈犧牲,這些人犧牲的時候平均年齡只有23歲,他們就是中國的第一代飛行員——筧橋航空英烈。
筧橋航校從入學起即有校訓:“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于盡!”這些青年才俊從入學那天起,就做好了與敵同歸于盡、為國犧牲的準備。學員在中央航校受訓時,每班約有30人,至抗戰勝利后統計,有整整兩個班,無一人幸存……據國民政府新聞局1947年編寫的《抗戰中的空軍》,記錄抗戰期間中國空軍犧牲總人數為4321人。
騰茂松烈士和他的空軍戰友們在中華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挽救民族危亡慷慨赴死,滕茂松烈士和戰友們的英名將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謹以此文,緬懷滕茂松烈士壯烈殉國88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作者:李軍,舒城縣交通運輸局)
▌來源:舒城視聽在線 作者:李 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