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在革命戰爭中沒有參與多少的戰斗,卻在1955年獲得元帥軍銜,而且他在十位元帥中排在了第八的位置上,可見這個排名也是同他在革命時期做的貢獻掛鉤。雖然他在世的時候,徐向前并不出名,可是在之后外界對他評價卻是越來越高。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901年,徐向前出生在了山西貧困的家庭中,雖然家里沒有錢,可是父母對他的教育非常看重,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他學習。正是有了這么個機會,徐向前才積累了很多的文化知識,讓他日后的發展更容易。
在他18歲時進入山西的師范學校學習,這也讓他有機會能夠看到更多的書,尤其是對軍事上的學習,讓他的軍事基礎更加的扎實。在從這個學校出來后,徐向前就考入黃埔軍校,正是這所軍校,讓徐向前獲得更大的舞臺,讓他對軍事還有革命有了新的認識,從而堅定了革命信念。
紅軍時期對于徐向前來說,就是高光時刻,因為這個時候的他不僅身體健康,在前線作戰的機會也多,這也就讓他在之后能夠獲得更高評價的一個平臺。雖然徐向前不是中央軍中的一員,可卻是鄂豫皖還有川陜根據地的創建者還有最高的軍事指揮。不在中央,且面臨強敵,這樣的艱苦環境卻最能體現徐向前在軍事上的超高造詣,以及他的超強組織能力。
1929年11月,徐向前在鄂豫皖召開得會議上,對之前的實戰進行了經驗總結,還給出了七條進行游擊戰的原則,解釋下來就是敵人要發動進攻時,我軍就趕緊撤退,敵人不動時,我軍就去各種騷擾,而敵人打不動的時候,就是我軍進攻的時機,最后就是敵人要撤退了,那么我軍就需要全力追擊。
徐向前的這個總結同之后中央給出的游擊戰原則是相似的,可是徐向前卻能夠更早的提出,這就看出徐向前的軍事能力不一般。另外他總結出來的這七條經驗也不是單純的口號,這可是實打實的作戰經驗,只要按照這個規則來就可以將敵人打的抱頭鼠竄。
除了打仗擅長之外,徐向前在建軍上也是非常擅長的,鄂豫皖紅軍原本是比較弱小的,可是在他的訓練與領導中,卻一步步的成長,變得兵強馬壯,在紅軍開始長征的時候,鄂豫皖紅軍就已經有八萬之多,直接可以同中央紅軍相比,同樣是一支強大的主力部隊。不過徐向前的強大指揮能力還有作戰力最好的體現,還是在1933年與1934年間同敵人進行的反圍剿作戰。當時劉湘領著四川大小軍閥二十多萬人馬,對川陜蘇區發動進攻,想要將徐向前的部隊全部殲滅。
當時敵我兵力懸殊很大,可以說危險重重,然而徐向前卻是相當冷靜,在將敵人的情況進行分析后,就決定利用當地得地形,對敵人進行誘敵深入,徐徐殲之。在指揮上徐向前將戰術融合使用,戰士們也都對他信服不已,且在同敵人進行了十個月的戰斗后,四方面軍的八萬人馬卻將敵人二十萬的計劃粉碎,還殲滅敵人八萬之多。繳獲不少的槍支彈藥,可以說這就是一次偉大的勝利,給紅軍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而這樣的戰斗也不在少數,只要是徐向前指揮的戰斗,基本上都是經典的存在,這也給四方軍帶來不少的好處,讓其發展壯大,更有能力去對付敵人。另外他還培養出了不少的優秀軍事人才。既然他這么有能力,為啥會在元帥榜單中排名第八呢?其實這是與他的職務有關,建國后徐向前由于身體原因并沒有擔任太多的職務,唯一的總長職務也是毛主席點名讓他當的。再就是張國燾錯誤路線對徐向前也是有影響的,畢竟他當時是隨著張國燾一起走的,并沒有堅持中央的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