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之路上,問道古中醫直播間宛如一座燈塔,為眾多追求健康生活的人們照亮方向。古中醫傳承人李李院長每日在直播間開啟一場場精彩的健康養生之旅。
輔酶 Q10 福利后續與重要意義
直播伊始,便聚焦于此前備受矚目的輔酶 Q10 福利活動。搶到福利的家人們滿心期待收貨,李李院長告知大家,德生源輔酶 Q10 已從昨日起陸續發貨,其品質上乘,價格親民且含量高,值得大家長期服用。輔酶 Q10 作為人體重要的生命元素,對心臟功能的維護意義非凡。隨著年齡增長,尤其是 38 歲后,人體輔酶 Q10 流失加速,心臟不適者更需及時補充,它能助力心肌細胞恢復活力,增強心臟動力,預防心臟疾病,為健康保駕護航。
輔酶 Q10 服用小貼士
對于服用輔酶 Q10 的注意事項,李李院長也給出了專業建議。德生元輔酶 Q10 為軟膠囊制劑,溫水送服,一次一粒,一日一次即可。而在服用時間上,古中醫認為有兩個最佳時段。一是午時(上午 11 點至下午 1 點),此時心經當令,人體陽氣最盛,服用后午睡片刻,順應天地規律,養心效果極佳;二是戌時(晚上 7 點至 9 點),心包經當令,心包經如同心臟的近身護衛,在此時服用,若伴有心臟不適癥狀,如胸悶氣短、心慌胸痛、呼吸困難等,還可配合古中醫的神仙護心法 —— 拍打心包經。心包經位于手臂內側正中間,從上至下、從腋下拍到手指尖再拍回,來回拍打 5 - 10 分鐘,力度以自身舒適為宜。此方法對心律不齊、心包積液、心煩氣躁、手心易出汗、易受驚嚇等問題也有緩解作用,拍打后可能出現打嗝排氣或紫砂現象,尤其是肘窩位置出現紫砂,表明心包經內有瘀血阻滯,拍出瘀血可促進氣血循環,有益無害。
古中醫飲食智慧:不時不食
直播間的家人們對古中醫興趣濃厚,李李院長順勢分享了古中醫在飲食上的智慧 ——“不時不食”。這其中,第一個 “時” 為時間的 “時”,即吃東西要遵循自然之道,應時令、按季節選擇食物;第二個 “食” 為食物的 “食”,也就是吃什么至關重要。
(一)春吃芽
春天應吃植物的嫩芽,如東北的婆婆丁、小根蒜、柳蒿芽、香椿芽、刺嫩芽,南方的花椒芽、柳葉尖、豌豆苗、蕨菜、三月茵陳、四月蒿等。這些嫩芽蘊含著強大的生發之力,是一冬天積攢而成,為大自然的精華所在。從中醫五行理論來看,春天屬木,人體肝臟對應木,春吃芽可疏肝排毒,預防肝膽疾病,還能舒緩情緒,讓人心情舒暢,避免春日肝火旺盛導致的情緒波動,保持情緒穩定,這也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基石。李李院長還分享了一道美食 —— 榆錢飯。榆錢長于春天,有生發之力,能疏肝、緩解情緒、助眠,還可清肺熱、止咳化痰、清心降火,且其不含草酸,對尿酸高、有痛風者友好,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與膳食纖維。做法簡單,選嫩榆錢洗凈切兩刀,拌上面粉(白面或玉米面均可),上鍋蒸 10 分鐘左右,出鍋晾涼后拌上蒜泥、香油醋汁,愛吃辣可淋辣椒油,撒少許鹽,可作主食或菜肴。
(二)夏吃葉
夏天陽光充足、陽氣最盛,植物的葉子充分吸收陽光完成光合作用,飽含天地精華,故而有 “夏吃葉” 的飲食習俗。此時應多吃綠葉菜,如菠菜、茼蒿、小白菜、油菜等。需注意,冬天的綠葉菜多為反季蔬菜,違背了中醫 “不時不食” 原則,會增加身體負擔。早在漢代,人們雖已掌握溫室種植蔥和韭菜技術,但因有識之士深知其違反自然規律、有害身體,上書皇帝后被禁止。可見,遵循自然規律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
(三)秋吃果
古人所說的 “秋吃果” 并非水果,而是果仁,如杏仁、核桃仁、榛子、松子等。秋天是收獲季節,植物精華結于果實,而果仁位于果實最里層,被堅硬外殼包裹,是其最精華、寶貴之處。秋季可煮粥時加入一把杏仁,制成杏仁粥,對失眠、心煩、心臟不適者有益,能養心安神。若再加上柏子仁,二者熬粥可養心安神、潤肺止咳。還可根據個人情況加入桃仁、核桃仁、榛子仁、蓮子仁等,這些食材組合不僅養心安神、健脾潤肺、補腎,對便秘、血糖血脂血壓有問題的朋友也大有裨益。
(四)冬吃根
冬天萬物潛藏,植物根莖藏于土中,積攢了充足的力氣與養分,此時根莖類植物吸收地氣最足、能量最大,像蘿卜、地瓜、土豆等。老話說 “冬天吃土豆蘿卜保平安”,一年四季依季節選擇食物,是成本低且有益健康的養生妙法,體現了古中醫將人體視為小宇宙,飲食與時節變化相契合,以達天人合一的理念,古人順應自然規律,故而能治未病、少用藥、健康長壽。
女性更年期應對之策
在解答觀眾問題環節,更年期問題備受關注。李李院長指出,更年期是女性自然的生理階段,應心態平和,莫恐懼焦慮,避免人為干預,如使用激素延緩更年期,這可能誘發乳腺癌等疾病。更年期是女性由陰轉陽的過程,度過此階段后女性往往更長壽、更有精氣神。對于更年期出現的情緒暴躁、低落、焦慮、悲傷想哭、睡不好覺、愛出汗等癥狀,可采用醫圣張仲景的甘麥大棗湯。其由甘草、浮小麥、大棗組成,癥狀輕時用浮小麥 30 克、甘草 9 克、大棗 10 克;汗多可將浮小麥加至 45 克甚至 60 克;氣虛重加大棗量;愛上火或有痰將甘草加至 12 克。將藥材放于養生壺或煎藥鍋煎煮,開鍋后小火煮半小時,代茶飲。此方能養心安神、和中緩急,平復煩躁情緒,改善睡眠與出汗問題。配合神仙護心法,效果更佳。
小兒濕疹古方妙治
還有觀眾咨詢孫女濕疹問題,李李院長給出了專業的古方建議。對于 6 歲且濕疹反復的患兒,可采用白鮮皮 10 克、苦參 10 克、黃柏 10 克、百部 10 克,加適量水煮沸,去渣晾涼后用薄毛巾或幾層紗布濕敷,水溫不超 40 度,一日兩三次,擦洗時避開撓破處。剩余藥渣加水再熬,可熏洗。還可將黃柏研成細末與滑石粉按 1:1 混合,像拍痱子粉一樣往身上拍粉。此古方清熱燥濕、解毒去瘡,當天可見效。
問道古中醫直播間,不僅有豐富的健康知識分享,更有實用的養生方法與疾病應對策略。在這里,古中醫的智慧得以傳承與發揚,為大家的健康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引。期待更多朋友走進直播間,開啟健康養生之旅,在古中醫的陪伴下,擁抱健康、幸福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