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火塘馨琳菜館
嘗鮮餐廳|豐寧小區
傲客自費試吃第1103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596家
昆明最近的天氣好得過分,光是散步曬太陽就很幸福。漸涼的夜晚,在瑟縮中總想找點滾燙的食物,看著升起的白煙內心溫暖,加倍幸福。
去好朋友家第一次解鎖了賓川海稍魚,連帶原本不愛吃魚的我,每到天冷總會想念這一口,好像也成為了我記憶中的美食。
01
煮了十年的海稍魚
馨琳菜館開了10年了,老板一家都是大理的,盡管位置很隱蔽,許多同在異鄉的大理人還是會帶著朋友不厭其煩地找來。
“疫情前每天都是坐滿的,還得排隊。”
“現在人少了,餐飲不好做。”
嬢嬢人很熱情,談起生意不如往年,神色有些唏噓。但還勸阻我們少點些菜,上平臺能買到更劃算的套餐,夠我們幾個人吃了。
云南愛吃酸,也擅長用酸。不是白醋也不是黑醋,全取自天然食材。以木瓜、番茄做配料,加入洱源當地特產的梅子醋,整鍋酸辣透著大理用“酸”調和出的美味。
鍋底稍稍滾開,老板就帶著處理好的魚過來了。還未及反應,整條魚噗通丟進了紅湯里。透明的魚肉在紅色的湯汁里翻滾,每攪動一次,魚肉就向酸辣邁進了一大步。
ps:除了鱖魚,還可以選鉗魚、鰱魚、鯽魚,價格不一
咕嘟咕嘟地沸騰著紅色的酸湯,冷颼颼的冬日夜晚,一碗酸辣的魚湯下肚,暖流涌動,口舌生津,食指大動。
湯底許是作過改良,我們在大理當地吃的海稍魚,湯底更偏橙紅色,馨琳菜館則是番茄紅色。
云南把魚做成酸辣口味的地方不少,味道或許大同小異,但海稍魚特別的地方,更在于蘸水。剛抬上的蘸水趁熱澆上酸湯,滋啦一下迸發出香味。
油油地浸一下,魚的肉質因為現殺現烹而更顯細嫩,蘸水里的蒜泥、胡辣子、芝麻、花椒等等許多配料,爭先恐后地散發香味,繁復濃郁。
即使不配蘸水,湯底本身的酸辣就很出彩,搭配任何食材都不出錯,尤其是豆腐和炸豬皮這類容易吸汁兒的食材,更能充分體會到地道的風味。
不同于用醋煮出來的酸辣,木瓜和番茄的酸都沒有嗆人的氣味,有一種水果的清香,加了梅子醋,味道也不會越煮越淡。
廚師聽說我們隨行有大理的伙伴,高興地拎出一大桶梅子醋來,“喏,就是這個,我們從洱源拿上來的梅子醋。”
酸香浸滿了豬皮的每一個空洞,一口咬下便在嘴里炸出湯水來,吃得酣暢淋漓!
純正的大理菜館少不了生皮。臨近年關,許多地方都還保留著殺年豬的傳統,難處理的豬毛多是滾水燙過再刮凈。大理白族則習慣用火烤,才誕生了獨屬于大理的特色美食。
看著原始而又野性的食材,初見很難想象其味道,第一時間把它劃分到黑暗料理的名單,外地人要欣賞它,需要鼓足勇氣。
雖叫生皮,但也不是像刺身那樣的全生。剛殺好的年豬經過草垛生燒,處理干凈,變成半面酥黃半面Q彈的5分熟豬皮,未及入口就聞到一股糊香,口感韌糯交雜,搭配切絲的白蘿卜一起沾上蘸水,十分美妙~
除了切小塊的糊香生皮,還有一半是切薄片的豬肉,口感比單純的生皮更糯一些,更血性和原始。
ps:生食有風險,按自身情況選擇食用
02
城市里的“火塘燒烤”
火塘是許多云南人小時候的共同回憶。每到冬天,堂屋里攏起一堆火,中間掛個爐子咕嚕咕嚕煮著熱湯,邊上就開始烤豆腐、烤肉,一家人圍著火塘熱熱鬧,笑著吃著到深夜。
我們點的套餐里除了海稍魚還包含燒烤。有牛肉、五花肉、雞塊,還配了洋芋和生菜,夠滿足的一頓了。
趁著魚肉還在煮就可以先烤肉,雖然沒有火塘那種煙熏火燎的熱鬧氛圍,蒸騰的熱氣和鼎沸的人聲,倒也能成為城市里的火塘平替,還不用擔心火候難以控制,一不小心就烤糊了肉。
蘸點麻香的辣椒面,一口焦香肥厚的五花肉就輕松下肚了。
比起海稍魚,燒烤不算出彩,但也不出錯,熱騰滾燙的氛圍到了,會為它蒙上一層溫暖的色彩。
蒼洱魚秀大理泡菜魚 | 白云路
白族飯店 | 平政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