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南京火車站中一對穿著樸素的夫妻走下火車。丈夫穿著的是一身軍裝,但顏色已經沒有以往的鮮艷,看起來好像是穿了很久的軍裝。炎炎烈日下,丈夫和妻子都提著一堆東西。
丈夫一個手提著一個已經用了好久的皮箱,另一只手抓著老母雞。妻子一邊抱著孩子,另一邊提著的是裝滿糧食的袋子和菜籃子。從火車上走下來的是王近山夫婦,來南京火車站迎接他們的是幾位將軍。
王近山
在他們幾人中,有王近山將軍的老部下,尤太忠將軍和肖永銀將軍。兩位將軍看到自己的首長,眼淚忍不住往下流。1964年以來,王近山將軍被撤去了軍區副司令的職務,這幾年來,他在河南周口西華縣黃泛區農場工作。
在那里,他擔任農場的副廠長的職位。雖然說職務變低了,但他絲毫沒有減退自己工作的熱情。盡管是在農場工作,他依舊認真地參加工作。他的好友許世友為王近山夫婦擺了接風酒。
許世友問了王近山生活的近況后,得知王近山房屋簡陋后,許世友一點沒有猶豫,直截了當地說,我的房子給你住。那么,這兩個人之間究竟發生過什么?他們有著什么樣的革命友誼?更加讓人疑惑的是,許世友怎么會為王近山求情?
王近山
王近山——性格沖動的“王瘋子”
提到王近山,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他的綽號——“王瘋子”。在戰場上的王近山總會沖到第一線,他被很多人稱為勇士,打仗不怕死、用生命在打仗,因此,才有了“王瘋子”的綽號。
他是戰爭年代劉鄧大軍中,聲勢浩大的戰將王近山。當然,也有人把他稱為抗日戰爭時期的猛將!少年時期,他就有了很強烈的革命精神。據相關資料記載,1930年,還沒有滿15歲的他就參加了紅軍。
參軍不久后,就迎來了他的第一仗。他在戰場上非常勇猛。戰爭快結束之前的面對面肉搏,直接沖上去用牙咬、用刀砍,最后和敵人一同滾下懸崖,最后頭破血流,身負重傷。17歲的時候,王近山就擔任了連長。
王近山
戰爭一旦打響,他大聲呼喊“跟我上!”他便第一個沖在隊伍的前面。他在上陣殺敵這件事上,絲毫沒有要退縮的意思。有他在的戰爭中,打得都是非常漂亮。就這樣,他憑借著這種血拼的架勢屢立戰功。
到了20歲的時候,他就升為了副師長。不得不說,他在抗戰中有著非常大的功績。徐向前元帥曾經對他有過非常高的評價,他認為王近山在戰場上不僅勇敢頑強,而且機動靈活。
盡管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也有著壓倒敵人的氣勢。不論任務艱巨、條件艱苦,他從來沒有過一點抱怨。鄧小平對他也有過非常高的評價,說王近山是二野在解放戰爭中有著最大的功勞。
王近山
然而,王近山急躁的性子讓他在做一些決策上常常會沖動,有時候還會意氣用事。大家也非常清楚王近山的性格,因此,每次上戰場之前,首長肯定要派人在他身邊。就是怕他脾氣上來沖動,做出什么過激的決定。
在戰場上殺敵難免會有受傷的情況,但王近山是那種受傷還要硬闖、硬拼的人。在1937年冬天的一次戰斗中,王近山的左臂中彈,醫務人員檢查完發現,這次的受傷非常嚴重,子彈頭都已經嵌在骨頭里了。
說實話,那個時候的醫術并沒有現在這么先進,而且進行手術的環境也非常簡陋,但在這種情況下,王近山能有這樣的勇氣,可見他性子是非常烈的。盡管如此,醫生們也必須抓緊時間做手術。
給他做手術的是衛生部長錢信中。不巧的是,那個時候麻藥已經用完了,但這個手術又非常著急,一時間湯錢信中手足無措。王近山知道沒有麻藥后,竟然做出了一個讓大家驚訝的決定。
王近山和陳錫聯
他絲毫沒有緊張還笑了笑,說道:“錢部長,沒有麻藥也沒關系,和日本人打仗從來沒有怕過。鬼子的刺刀和槍我全都不害怕,手術刀算個啥,不要太小看我,直接不用麻藥了,我王瘋子不是白叫的。”
錢信中抓住做手術的黃金時間,趕緊給王近山做手術,這個手術足足花了三個小時。在這期間,王近山和警衛員下了三個小時的棋。從這件事之后,129師的醫生不叫他王瘋子了,改名叫他王關公。
當然,也是因為他魯莽的性格犯了錯誤。在當時直接就驚動了中央,組織的處分下來后,他的軍區副司令職務被撤銷。被開除黨籍后轉到了別的地方任職。時間一天天過去,他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性格沖動釀成大錯,中將變成了大校
在朝鮮戰爭結束后,王近山被組織派到中國山東軍區,擔任副司令員。隨后,組織上又對其進行調派,王近山又被派到了北京,擔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一直表現出色的他,在1955年的時候,王近山被授予中將軍銜。
不得不說,他一直為革命事業拼命,中將軍銜他值得。但誰曾想,就在他人生輝煌的時刻,卻因為兒女之情影響了自己的仕途。據相關資料記載,新中國成立后,劉鄧大軍前往大西南剿匪。
一向積極主動的王近山,也去執行了這次任務。他帶著第三兵團駐扎在了重慶,這里的大學生需要作報告,然而,王近山就經常受到這樣的邀請。有一次在作報告的時候,有一位女學生被王近山的英勇無畏吸引了。
王近山和韓岫巖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女大學生不是別人是自己妻子的妹妹,也就是自己的小姨子,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自然也吸引了王近山的目光。后來,王近山的妻子知道了這件事,也是無法接受,一面是自己的丈夫,另一面是自己的妹妹。
妻子選擇沉默,然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王近山竟然選擇和自己冷戰。這讓原本感情不好的兩個人,相處地更加吃力。1963年,王近山的妻子忍無可忍,向組織作了相關情況的報告。
得知這一消息的王近山,當然氣不過。他的暴脾氣一下就上來了,直接和妻子提出了離婚的決定。他的朋友知道這個消息后,都過來勸他,但他的性格就是固執,誰來勸都沒有用。
王近山和韓岫巖
沒有想到的是,沖動的他也告到了中央。但結局是王近山怎么都沒有想到的,他這次沒有考慮周全的沖動想法,直接驚動了中央。很快,中央組織部對他的處分也下來了。
王近山的軍區副司令職務被撤銷,軍銜也從一個中將變成了大校。據相關資料記載,他還被開除了黨籍。更讓他心痛的是,那個女大學生也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離開他。
聽從好友的建議,端正態度、積極認錯
1964年,王近山被安排到河南,他擔任農場的副廠長。在這里的他沒有以前的軍銜,但王近山仍然認真工作,那份革命熱情依舊還在。其實,王近山被處分后,他的很多革命好友都非常關心。
尤太忠曾經是王近山的部下,他始終關心著這位老領導。尤太忠與許世友在散步的時候,提到了王近山,關于他的遭遇兩人都非常難過。讓一個上過戰場的老紅軍下放到農場,去當個農場長,他們認為有點說不下去。
說著說著,許世友說道,“那就叫王近山回來!”另一邊,尤太忠無奈說道,“許司令,您說得簡單,那那么容易啊。王近山可是被中央處理的人啊,就算是要回來也要經過中央的同意”。
許世友
許世友其實早就想到這個問題,在他的心里,王近山在軍事領域一直都有非常強的領導能力。他和尤太忠說道,“或許,可以讓王近山在帶兵”。不得不說,這是王近山恢復軍職的一個機會。
在河南的農場工作的王近山,只是后悔當時沖動的自己。當時的娛樂節目比較單一,其中,看電影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有一次,農場組織起大家一起看關于抗美援朝的電影。
要知道,王近山是一個經歷過抗美援朝的人,看著看著他潸然淚下。王近山的老部下肖永銀看出了他內心的苦澀,肖永銀提醒王近山將軍,趕緊給中央寫信認錯。肖永銀將軍和王近山有著非常深刻的友誼。
尤太忠
在肖永銀的建議下,王近山放下面子,端正態度,收起自己的脾氣。在1968年,王近山寫了三封信。肖永銀替他把其中兩封信交給了許世友將軍。許世友和王近山也有一樣的革命情感,他們都在戰場上拼過命。
許世友幫王近山將信件交到了上級領導的手里。他說到做到,將一封信交到了毛主席手里。值得一提的是,許世友還為好友王近山求情,偉人毛主席也看到了王近山的信。
一直到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會議期間,許世友抓住機會,向毛主席提了一個問題,他說道:“現在的國際形勢比較復雜,或許,是不是可以考慮把幾個能打仗的人先放出來呢?”
相關戰役
毛主席便問道, “你說的是哪幾個人呢?”許世友沒有猶豫,趕緊回答說“王近山”。然后,毛主席問了問身邊的同志們:“哪個軍區要王近山呢?”然而,在場的人并沒有很快作出答復,只是一片寂靜。
要知道,很多人都了解王近山的性格和脾氣,根本沒有人敢要他。王近山是“王瘋子”的稱號大家都清楚,當然沒人敢留他。許世友看沒有人說話后,他便主動回應了毛主席,他連說了兩聲“我們要”。
王近山恢復軍職,許世友:“把我的房子給你住!”
終于,一直到1969年的7月,王近山迎來了希望。他接到了組織的通知:到南京軍區報到!這個好消息一下子讓他又有了精神。在許世友的求情下,王近山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副參謀長。
王近山收到通知后,很快便開始收拾東西坐上火車前往南京。王近山下了火車后,看到火車站內已經有幾位將軍在等著了。王近山夫婦和孩子三個人沒有買臥鋪,從鄭州到南京,硬生生坐著的是硬座。
許世友
此刻,吳仕宏、尤太忠將軍、肖永銀將軍三人都在等著王近山的到來。看到王近山稍有疲憊的樣子后,連忙責怪起來,尤太忠和肖永銀說道,“你怎么還是老樣子,這倔脾氣,這么遠的路程為什么不買臥鋪,你們還帶著孩子呢!”
王近山看到熟悉的面孔非常激動,但他清楚自己現在的定位。而后他緩緩地說道,“尤軍長、肖司令,我也沒有帶多少行李,不是很累,你們還專門這么多人來接我。”其實,王近山內心肯定是高興的。
他們看到曾經的老首長一瘸一拐的樣子,心里非常難過。再加上王近山和他們訴說了這幾年的情況,心里更不是滋味。回到招待所后,尤太忠和許世友便安排人布置起來。
許世友
第二天,許世友司令員在中山陵八號為王近山夫婦擺了兩桌宴席,為他們一家接風。這個時候的王近山熱淚盈眶,終于回到了軍隊中。許世友將軍一直都很掛念著王近山的生活。
經過一番詢問后,他得知了王近山的房屋比較簡陋,便握住了王近山的手,什么都沒有考慮,直接說:“我的房子給你住,什么都別管,放心住吧。”后來,王近山陸陸續續把七個孩子帶到南京。
還有他和妻子小黃生育的兩個孩子,也接到了南京。一瞬間,家里就變得熱鬧起來。但說實話,這么多孩子生活難免會有些負擔。因此,王近山的妻子和他說,想要出去工作來和他一起維持生計。
王近山一家
王近山當然不能同意,并對妻子說:“你本來身體就不是很好,如果工作的話身體會吃不消。你還得照顧家里,要是耽誤國家的工作那可不行”。不得不說,王近山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是一如既往的負責任。
王近山改掉性子,絕對服從許世友將軍的命令
許世友和王近山是多年的好友,他們對互相都非常了解,因此,他們之間的交流也沒有那么多的套路,許世友和王近山在工作交流上也非常輕松,他和王近山說道:“近山,你把作戰和戰備工作要好好抓一抓”。
他們是多年的老搭檔,王近山也眼神堅定地說道:“許司令,只要是您的命令,我王近山肯定不含糊。”一直以來,王近山這個人總是說到做到,在之后的工作中,他確實也是這樣做的。
在一次需要勘察地形的工作中,王近山開著吉普車帶作戰部長郭濤,前往青龍山看地形,許世友乘坐的嘎斯-69吉普車跟在后面。但王近山乘坐的那輛車,突然出現了故障,只好下車徒步勘察。
許世友
不過,王近山的腿部有殘疾,在山上更是跑不快,只好讓郭濤趕緊跟著許世友聽他的指示,一定要將數據和情況準確無誤地記下來。在途中,他們看到氣喘吁吁的王近山,跟他說,“趕緊休息一下,有郭濤在”。
但王近山執意要跟上去,因為他清楚要絕對服從許世友的命令。自從王近山恢復軍職后,很多人都非常開心,他盡心盡責的工作態度,也收獲了一波好評。平時生活中的王近山也沒有以往的倔強、沖動的脾氣了。
此時的王近山就是一個穩重的人,他識大體、懂規矩,為人處世也低調了很多這或許這就是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樣子吧,一時間讓他變得沉穩起來。這次王近山來到南京,他和許世友之間的關系更加親近,他們的友誼更加深厚。
對他們來說,以前打仗時候的往事,就是最美好的回憶。只要有空,王近山就會去中山陵看望許世友將軍,院子里也總會傳出他們的談笑聲。自從王近山來到南京,許世友對他更是格外照顧。
左:許世友
王近山因病住院,被診斷為胃癌
時間一直到1973年的年底,毛主席發出命令:各大軍區司令對調。也是因為這樣,許世友將軍被調往廣州軍區。兩人在分別的時候,非常不舍,握著彼此的雙手。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都互相惦記著對方。
1974年,王近山被診斷為患有胃癌,躺在病床上的他精神面貌一下子就差了很多。其實,這個病情早就已經出現了,只是王近山一直沒有在意。這次住院,已經是王近山忍無可忍,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才住進醫院。
許世友將軍得知這件事情后,非常著急,但自己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經過一天的考慮后,趕緊找來自己的秘書馬壽生,讓他去替自己看望近山同志。另外,他還囑咐道一定要把情況匯報給我。
躺在家中養病的他看到馬壽生立馬就高興起來,但并沒有看到許世友的身影,馬壽生趕緊說道,“許司令得知你生病后,就趕緊讓我來看你,他工作繁忙實在是脫不開身”。聽到這里,王近山也是非常地感動。
王近山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逝世。關于王近山的追悼會,許世友強烈要求按照大軍區的指導待遇辦理,王近山為祖國和人民立下的功勞是有目共睹的。在他的一生中,從17歲開始,就開始為革命在戰斗。
這么多年,他的功勞和功績更是數不勝數。不論是在反圍剿斗爭中還是在抗日戰爭中,都有著非常大的功勞。王近山和許世友是從戰火中一起打拼到新中國成立的戰友,自然會有深厚的情誼。不論是許世友,還是王近山,他們都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衛士,更是優秀的軍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