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期
編者語:
轉眼,就到了2024年的最后一個月。
匆匆走在路上的你,會因為想要記住某一個時刻而特意停下腳步么?
我會。
每次走過錢塘江,冬夜,一輪明月的清輝,總是載著牽念;晨起,旭日朝霞又讓這座城市煥然一新,開窗只等大江來。
本期真水無香,我們走進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四季青派出所。
如果說,一座城市的成長是一棵參天大樹,派出所就是這樹干上的年輪,一年又一年,他們風雨無阻,分分秒秒見證城市發展,盡己所能守護著每一片枝葉。
而在這些“年輪”中,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四季青派出所,與新中國同齡,總是綠茵如滴。
平安,是一切幸福的底色。人民滿意,是對公務員集體的最高褒獎。
2022年9月,在浙江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四季青派出所成為杭州市公安局唯一獲此表彰的基層派出所。
作為全省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公安部一級公安派出所,他們身披藏藍,滿腔熱忱;他們勇當平安建設主力軍,他們爭做擁江發展“弄潮兒”……“四季”如春,因為你在。
錢塘江畔,“好景”四季青;錢塘江畔,“好警”四季青。
在四季青派出所,每一個警察在“四季楓景”都留下動人樂章。
城市,是人類物質財富的集中地,也是人類精神文化的創新地。一座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離不開異鄉人的涌入與奮斗。
四季青派出所轄區地處杭州市核心區,是錢江新城CBD所在地,轄區面積9平方公里,下轄11個社區,6個經合社,實有人口12.6萬,潮汐人口超過35萬,110多幢商務樓宇。
近年來,隨著杭州城市東擴發展,四季青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傳統城郊結合部快速發展成為杭州現代城市中心區。
于杭州而言,一個四季青更像是我們這座城市的縮影——有歷史座標,有核心商圈、有國際大牌,也有最傳統的社區、故事最多的原住民;一個四季青,包含了社會生活的各個維度。一個四季青派出所,在實踐中推動法治中國建設,它不僅是恰到好處的助推劑,也是有分寸的黏合劑;它不僅有清晰的現代警務模式,也有自己的情感立場。
“城市再開發”“城市更新”……這并不是一個只有此刻才會關注的問題。
1993年10月19日,《杭州日報》2版綜合新聞報道,四季青派出所切實開展農村出租私房的清理整頓,強化外來暫住人口的管理,取得顯著的成效。
報道中寫道,20世紀90年代,四季青派出所靠腳步治理轄區。全所干警分7個片區去走家串戶,對房東進行宣傳教育,并召開了數十次房東會議。
如今,“城市再開發”“城市更新”有新的路徑和方式。如何有序?如何在“實”字上精耕細作?如何使有限警力發揮最大作用?……四季青派出所,在共創共享平安建設上,總是先于尋常——
何文君(右一)出警時,總是跑得飛快,這是四季青派出所對群眾無聲的承諾。“我們出警再快一秒,群眾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警察何文君,中共黨員。他出生于1986年,江蘇鹽城人,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曾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2018年,濃眉大眼的何文君轉業至四季青派出所,現為運新社區警務隊警長。
從飛行員到社區民警,從披星戴月到家長里短。何文君都習慣于把自己的時間“刻度化”——接處警一定要在5分鐘之內到達;不在派出所值班的“社區日”,在社區時間不少于10小時;在反詐工作中,第一時間與預警人員見面,第一時間止損。
工作時,何文君的口頭禪是,“沒事沒事,交給我們吧。”只要有居民有需求,他一定會第一時間上門,給予幫助解決。
“雖然說社區民警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一些大案,但是能為群眾辦很多實事,群眾遇到困難了,找到我們尋求我們的幫助。我們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在四季青派出所,凡有報警必回訪。
之前,轄區內有一對父子因兒子小張臨近中考沉迷手機而引發矛盾,這一矛盾愈演愈烈,甚至造成多次報警。為解決這一矛盾,何文君和社區警務團隊經常上門走訪,通過走訪發現小張之前學過薩克斯、也喜歡打籃球。
何文君以小張的愛好為引導的發力點,5個月來,循循善誘,最后,小張用行動承諾,在中考前“告別”手機。讓大家開心的是,小張中考成績很理想,比平時還多了一百多分。
從最初的報警求助到看到孩子在民警幫助下的明顯改觀,父母激動地送來一面錦旗。這面錦旗背后,是一場“超滿分”的來自民警及其社區警務團隊的用心幫扶。
繽紛“四季”,錢塘一家。把心里話都說出來,那些省略號都化為同心圓。
依托市局“諧調一件事”平臺牽引,設立的“江河匯流·五聯共調”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站,在原有基礎上,吸納心理干預輔導及司法確認,轄區內11個下沉式矛盾糾紛化解委員會,213名多元化的社會力量,共計化解矛盾糾紛1431起,讓“治身”和“治心”更好的相統一。
近年來,運新社區警情、案情逐年下降。
何文君說:“認真摸排,降警情,控發案,是我們社區民警的一個首要任務,我講的是我一個人的工作,但其實是我們四季青派出所一群人的每一天。一個人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遠。”
在四季青派出所綜合指揮中心的主屏幕上,不時切換畫面,24小時輪流值班的指揮員通過對講機接收下派任務。四季青派出所所長俞俊,在值班現場,他的談吐真誠又有底氣。俞俊說,“何文君在現場,當然有自己的判斷,但具體去做什么工作,主要源自于我們綜合指揮室的分析和研判。”
俞俊介紹,四季青派出所自2017年起開展“兩隊一室”勤務機制改革,推動派出所工作由被動向主動、粗放向精細、盲目向精準、零碎向系統的轉變。在四季青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就像醫院里的治未病中心門診,未病先防,欲病早治。
在“標準化”方案的牽引下,四季青派出所對標“主防”的職責定位,充分發揮“兩隊一室”的高效協作,讓全所警力明確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處警五分鐘到達率連續5年保持在95%以上,落地侵財破案率、追贓率保持在75%以上,群眾滿意率達99.5%。
民警們將其形象比喻為“小腦”+“手腳”,“小腦”即綜合指揮室,指揮“手腳”社區警務隊和案件辦理隊兩隊。
其一,堅持情報先行,深度研判分析,讓“情報更精”。
情報就像治理轄區的藥引子,“社區警務隊防范重點在哪里?案件辦理隊打擊熱點在哪里?”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每日、每周都會給民警制定相應的任務和點位,以多維的數據,賦能預防工作。
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指導下,四季青派出所以“每日閉環”管控機制,繼續發揮導偵、導防、導控的作用,從海量的案情數據中尋找治理轄區的平安密碼,讓派出所主防更有方向,真正做好“源頭預防”。
其二,標準流程導引,規范行動處置,讓“指揮更準”。目前,上城區公安分局的“標準化任務導引”已經梳理包括“傷害類警情四必須”“婚戀感情七務必”等17項日常業務流程,指揮室按流程指揮,民警按導引執行,既確保反應靈敏,又做到高效規范。
比如,處理家暴案件,結案后民警必須進行回訪,并根據隨訪情況隨時和四季青派出所綜管中心的衛健、勞動保障、人力社保等部門聯動,以最大化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比如,在接警過程中發生了一起打架,在處置過程中,雖然打架行為停止了,但“案結事未了”,民警發現這個情況后,要第一時間“吹哨”,直到矛盾點徹底化解;比如,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件事情,老百姓受歡迎程度到底怎么樣?要把信息全部匯聚起來,再去解剖矛盾。
其三,科學安排勤務,讓“行動更快”。警力的快速反應成為預防事件“變大變炸”的重要一環。
小案連民生,破案為民生。四季青派出所案件辦理民警,緊盯民生小案,快速出擊,破案率、追贓率始終保持在高位,以破案“加速度”,提升群眾滿意度。
一個月前,四季青派出所接受害人報案稱在網上投資被騙65萬元,被騙資金系嫌疑人上門取現。通過“小案快破”機制,所隊合作及時響應、研判分析,案件辦理隊民警王逸文會同刑偵大隊開展連夜抓捕,案件實現12小時內快速偵破,成功守住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半個月前,著急回家的李女士將汽車停在路邊后忘了鎖車門,雖然車內沒有放置其他值錢的物品,但放在后備箱的酒竟不翼而飛。案件辦理隊民警孫曉波接到報案后,迅速展開調查,當天便鎖定了嫌疑人的身份及位置,正當嫌疑人準備將酒賣出時,被警方成功抓獲,一箱酒完完整整被順利歸還。
在四季青派出所,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連續兩年大幅下降,這是很不容易的。
一方面,依然要靠腿走路。巡防民警徐佳,在一條街上選了銷售量最多的幾家奶茶店,每杯被點單的奶茶上,都貼有反詐貼紙。
小小的一張反詐貼紙后,是四季青派出所事事掛心、處處用心的工作縮影。
徐佳說:“如果詐騙的手段有1000條,反詐的方法就有一千零一個。”
一方面,四季青派出所對轄區發生的所有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都進行了深度分析研判,對不同類型的電詐案件的關鍵要素進行歸納,同時也給不同案件的易受騙群體進行畫像。
四季青派出所副所長方鎮杰,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四季青派出所工作。他說,“在研究狀態下推進工作,不是我一個人在這樣做,這是我們上城區公安分局多年來自覺形成的工作理念。其實,從整個浙江來講,從公安廳到地方派出所,一直在去探索怎樣去從數據中去找到答案,這是社會治理中一個很大的課題。”
“因為貪、嗔、癡、念,是每個人存在的問題,詐騙,就是將這些問題放大,有人掉進洞里。”
方鎮杰講,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字叫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是指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于過去的付出中,而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
“打個比方,我愛上了一個人,給她買咖啡、買花,她也在情感上給我回應。等她說,想買個包,雖然貴,但我總覺得放棄追求不好,就轉賬,后來她把我微信刪掉,這就是‘沉沒成本’。我心里也許有遲疑,但我已經付出了很多,我舍不得這些‘記憶’,舍不得付出的過程,就不免付出更多。”
“還有‘殺豬盤’里的煤氣燈效應,那個人從來不會跟你見面,但是又好像時刻在你身邊,他會冷不丁地給你點外賣,或者給你發照片,好像真實存在,在你的生活中無孔不入。后面,發現自己受騙好像是恍然大悟,但在當時這種情況下,腦子一熱確實也是聽不進去的。”
方鎮杰說:“我們要研究被詐騙的案件,但騙子也在研究要去詐騙的對象。”四季青派出所為這些易受騙群體細化了6大維度44個大標簽和128個小標簽,標簽內容細化到受騙者的職業、籍貫、居住地、年齡段,甚至被騙的時間段和區域等,從而方便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反詐宣傳。
比如,針對“殺豬盤”詐騙類型,總結提煉的“關鍵詞”——帥哥美女、網絡交友、談戀愛、博取信任、引導投資……
四季青派出所副所長方鎮杰,身材高大,有一張撲克臉,看起來很穩,講話時目光敏銳。
“現代公安警務運行模式得益于大數據的加持,怎樣在專業和機制的基礎上去運用大數據的能力。這是新時代公安的本事。”
方鎮杰講:“我們所做的一切基礎工作必然是從群眾的需求出發。在我們轄區,有132位高齡老人。有人說,我們像追蹤嫌疑人一樣去了解老人,但我們是從關心關愛的角度,去做一個共同的賦能。尋找走失老人,真的是生死時速的較量。我們以刑偵的思維、刑偵的手段去做這件事,是因為每快一分鐘,對走失的家庭來說,就多了一份團圓的希望。”
方鎮杰說:“對于這些走失人員,不見不散,這是我們的一個決心。此時此地此領域,彼時彼地彼領域。只要稍稍換位思考,就會明白這份心情。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的。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不遺余力地去尋找,這是使命,但是找到他們確實也花費很多精力。我們就要動腦筋做工作。”
2022年7月的一個晚上,上城公安接到群眾求助,有一位84歲的老人走丟了,四季青派出所民警王英杰立即趕到現場,發現老人在小區樓道的椅子上坐著,周邊熱心群眾為老人遞水擦汗,擔心老人在高溫天氣中暑。
經過初步的溝通,民警了解到老人下午便出門買西瓜,可是走著走著就把路忘記了。
到了晚上10點左右,終于看到了“眼熟”的小區,敲門才發現走錯了路。
聽到老人說起自己曾是名軍人,這讓王英杰很有感觸,同為退伍軍人的他蹲下身子,輕輕拍拍老人的胳膊,耐心地撫慰,“老班長,我送你回家吧”。
在民警的幫助下,老人終于安全回到家中。
方鎮杰說:“我們自己也是不斷地練兵,我們上城區公安分局也有一個‘不見不散’工作群,我們是全局聯動。打個比方,如果有人報警,在四季青走失了,到了望江轄區,各個派出所都會去接力尋找,這個人從我轄區走失后,我第一個去找,整個全局都在找,而且,我們隨時都會在線上溝通,直到找到這個人為止。”
俞俊辦公室,女兒的相片旁,有一張嶄新的證書,做一名優秀的警察、帶一支優秀的警察隊伍是他心中不變的理想,就像他對女兒的愛無時無刻。
在俞俊心中,四季青派出所轄區,是杭州的金融中心,錢江新城就好比上海的陸家嘴。“護航經濟,要先用兩只眼睛去觀察。”
2023年,四季青街道的財政總收入是103個億。在四季青派出所轄區內有36家銀行,省級以上的金融持牌機構有126所,110多幢商務樓宇。地面繁華,地下也繁忙。有5條地鐵線路是穿過四季青,轄區內有25個地鐵站點,有130個出入口。要做好這些內容的精細治理工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要依靠“一呼百應”機制,充分調動民力開展協同共治。
在全區“一呼百應”共治體系牽引下,四季青派出所強化群防群治、創新社會治理,通過構建“黨政主導、公安主推、單位主體靠前”的“一呼百應”共治體系,筑牢“網格化管理一呼百應,精細化治理有呼必應、社會化治理全民響應”立體防控網絡,真正全面提升轄區內重點公共場所的治安防范能力。
今年9月,社區警務隊警長馬天瑞針對近期多發的“冒充軍人欺騙女子線下代購黃金”的案例,組織商場金店負責人展開針對性反詐宣傳,并組建群聊加強信息溝通,沒想到當日就有了“重大收獲”。
萬象城老鳳祥金店工作人員汪女士,發現受害人購買黃金時的異常行為,敏銳察覺其可能正在遭遇詐騙,立即果斷采取行動,一方面及時上報當事人身份信息,另一方面迅速與民警取得聯系,成功避免受害人損失。而王女士也成為杭州警方發出反詐公開信后,第一批受到警方表彰的民間反詐先進。
這可以算是一場雙向奔赴,通過“群眾—責任防單位—派出所”的警情報告全鏈條,寫好“一呼百應”后半篇文章,實現從單向通道到雙向響應轉變。俞俊自豪地說:“我們派出所早已經從綠皮火車進入了和諧號時代,對于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消滅小數點的后兩位。”
四季青派出所的前身,是天王橋派出所,始建于1949年6月。
這片土地曾見證吳越國的文化盛況,也經歷過南宋皇城的遷徙,從古海塘到魚鱗石塘,再到如今堅固的防潮堤壩,這里的人民始終不畏艱險,勇于挑戰。
在杭州本地新聞媒體中,較早地出現天王橋派出所的報道,來自1957年8月22日的《杭州日報》。
那天,正是處暑節氣,《杭州日報》第3版刊發了一條社會新聞,寫稿的通訊員,是天王橋派出所的呂英序。稿子中寫道,住在天王橋的一戶人家,聚眾賭博。呂英序呼吁,為了維護社會治安,應立即采取措施,堅決制止賭博風氣。
1957年11月,天王橋派出所從清泰門外天王橋搬遷至凱旋路22號。
與此同時,沿江枕山的“四季青”,也因“滿眼皆是菜圃”,日益聞名。1958年,已“四季青”為名建立人民公社。
1969年5月,四季青派出所成立,選址在航海路2號;1976年1月,四季青派出所從郊區分局劃回江干區分局……
時光繼續向前。1982年7月,在全省公安系統學習邵裕橋先進事跡經驗交流會上,有兩個集體受到記功獎勵。其中之一,就是江干區公安分局四季青派出所榮立集體三等功。
1984年8月,建立四季青鄉。《杭州市地名志》有載,四季青鄉東南瀕錢塘江,西南與城區交錯,北與彭埠鎮、閘弄口街道接壤,面積約15平方公里。因地屬蔬菜區,“慶春門外,橫塘之地……四季常青”,故名四季青鄉。
1986年3月,錢塘江汽車輪渡正式通航,其中,有航線也設在四季青鄉境內。四季青鄉,逐漸凸顯為江干區經濟發展的先鋒,并曾榮膺“全國十佳鄉鎮”的美譽。
1994年9月,經浙江省民政廳批準,杭州市江干區四季青鄉建制為四季青鎮。
1995年,四季青派出所民警郭青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的光榮稱號,表彰詞里寫到,“十年如一日的敬業作風和奉獻精神,出色的工作表現。”
在四季青派出所,敬業、奉獻、出色,是一代代警察自然而然的接力與約定。
今年秋天,當我第一次來到四季青派出所,正是天空最為晴澈的時分,還不等正式采訪,已經被門口的三面墻感動到。其一,是一張張從黑白到彩色的相片,講述四季青派出所的歷史沿革;其二,是一面紅底的墻面上,來自“黨和人民的鼓勵”,這數十個熠熠生輝的榮譽,是四季青派出所奮斗的回聲;還有一面墻,最引人注目,上面寫著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誓詞。
在四季青派出所,每周一都會舉行升旗儀式。俞俊說:“站在國旗下,敬禮,這樣一瞬,可能會想到剛剛入警的時候,可能會想到今天的工作計劃……這是一種最發自內心的忠誠教育。‘我是中國人民警察,我宣誓……’”
置身于此,會切實感受一份杭州市民的安全感,踏踏實實。即使無法記住四季青派出所內40多位民警、120多位輔警的名字,也依然會非常真切地感受到,是怎樣的一群人成為了人民警察,是怎樣的一群人在保護著我們每一個人。
要問四季青派出所有什么最讓人自豪?
所長俞俊回答得毫不遲疑:“我們大家都在往一個目標走。我們珍惜榮譽,我們都在努力去爭取下一個榮譽。”
前不久,劉德華來杭州開演唱會,俞俊看到和他年齡相仿的人都有些許感慨。“他唱的都是老歌,《笨小孩》《今天》,可依然會引起共鳴。這其中,也許是對青春往昔的追憶,但更讓人熱血沸騰的,是想到最初的夢想。人的一生,最初的夢想是不會變的。”
俞俊說:“我是杭州人,我們派出所也有很多新杭州人。我們都對杭州有感情。一切美好和完美的價值都僅僅取決于它對我們情感生活的意義。雖然四季青轄區業態多樣化,但是我們通過‘兩隊一室’的高效協同,已打造熟悉我們轄區情況的清晰強健的‘小腦’,已具備伸展靈敏的‘手腳’。我們在同一支警隊,有人譜寫慢板,有人演奏行板,只有我們在一起同頻共振,才會譜寫出一首打動人心的平安交響樂詩。”
注:文中圖片除標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 :池來
編輯 :胡冰
排版 :胡蔥
【近期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