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財經九號&九號觀察
作者| 胖虎
曾經的“藥妝茅”貝泰妮早已風光不再,而最近的公開信息則顯示,貝泰妮頗有一種“內外交困”的即視感。內部來講,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甚至在今年第三季度迎來了虧損,這在頭部的幾家護膚品上市公司中也屬獨一份。外部來說,貝泰妮的市值已經是一跌再跌,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二股東、三股東趕在三季報前后紛紛拋出大比例減持計劃。
二股東紅杉聚業甚至在三季報發布前10天就迫不及待發布了減持預披露,全然不顧及即將到來的三季報發布節點,更甚的在于發布公告后20多天內就完成了占公司總股數3%的大比例減持。
而從貝泰妮的三季報數據來看,除了單季度出現業績虧損外,作者還發現,貝泰妮的銷售費用創下了同比新高,過高的銷售費用占比,侵蝕了上市公司利潤,也是造成單季度業績虧損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貝泰妮的應收賬款也創下新高,在推高呆壞賬風險的同時,也對公司的現金流造成了負面影響,前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金額僅為643萬元,同比減少了94.83%!值得注意的是,貝泰妮的存貨仍然保持在歷史高位。
1
第三季度出現利潤虧損
大股東們接連大比例減持
10月24日,貝泰妮發布了2024年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今年1-9月貝泰妮實現營業收入40.18億元,同比增長17.09%,歸母凈利潤4.15億元,同比下滑28.39%。
值得注意的是,貝泰妮今年第三季度出現了凈虧損,數據顯示7-9月份虧損了690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了153.41%。這是貝泰妮上市以來首度出現業績虧損。
而就在三季報發布的前10天即10月14日,持有貝泰妮14.66%股份的公司第二大股東天津紅杉聚業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簡稱“紅杉聚業”)宣布擬在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數3%的股份。
而就在11月6日,上市公司就宣告紅杉聚業完成了本次減持,累計減持了3%的公司股份,距離發布減持預告過去短短20多天,距離三季報發布也不過10多天時間。
紅杉聚業的此次減持,一個是時間短,第二個是減持比例高,可謂“快準狠”。
目前的監管法規中,僅針對控股股東設置了禁止買賣的窗口期,比如財報發布節點前一個月內不準增持或減持,主要是擔心控股股東利用知曉公司經營情況的信息差進行交易。但是像持股比例高的二股東、三股東等,不設置禁止買賣的窗口期作者認為是不盡合理的。
另一方面,盡管現行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減持管理辦法”)對于大股東減持的比例有相關要求,但紅杉聚業能在20多天內就大比例減持了占上市公司總股份3%的股票,恰恰是依據《上市公司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減持股份的特別規定》等相關條例,這些條例都被豁免在了“減持管理辦法”之中。
怎么說呢,作為貝泰妮的第二大股東,短時間內大比例堅持了上市公司股份,雖然觀感不好,特別是打擊了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的信心,但人家合理合法。作為小股民也只能怪監管的網總是有那么多漏洞吧。
新華財經曾報道,數據顯示,作為貝泰妮第二大股東,紅杉聚業自2022年4月以來減持尤為頻繁,截至目前已經減持套現近60億元。平均收益回報倍數達299.49倍,最高收益回報倍數更是高達367.36倍。
就在紅杉聚業的減持完成幾天后,貝泰妮的控股股東和第三大股東又同時宣布開啟新一輪減持。公告顯示諾娜科技及臻麗咨詢截至11月10日分別持有貝泰妮股份數量為1.95億股和2768.59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46.34%和6.57%。在公告15個交易日后的三個月內,諾娜科技和臻麗咨詢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674.06萬股(即占公司總股份數的1.6%),兩家股東合計減持不超過總股數的3.20%。
好家伙,年底了,大股東二股東三股東都跑股市上套現來了!貝泰妮的市值較高峰期已經跌去了千億,目前的市值僅有200多億,股價也就剛從歷史最低點回升了10元每股左右。上市公司的業績剛出現虧損,股價也剛回升一點,大股東們就接二連三、迫不及待地要套現提款了?這讓廣大的投資者怎么想?
2
銷售費用占比過高侵蝕利潤,
應收款新高現金流驟減存貨仍在高位
市值大幅度縮水、業績出現虧損、大股東們接連減持,貝泰妮的下坡路或許才剛剛開始。
從三季報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貝泰妮為了業績有多拼。前9月,貝泰妮的銷售費用高達2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5.27%,創下了歷年同期新高,遠遠高于同期營收增速,銷售費用占同期營收的比例超過了50%,這在以營銷驅動銷售的業內也已屬高比例。單就第三季度而言,銷售費用的投入就高達7.33億元。
對于銷售費用同比大幅增長,上市公司解釋道:“主要系為帶動公司與品牌聲量提升并為 2024 年第四季度全渠道大促活動預熱,報告期內公司主動加大了抖音渠道種草、引流等宣傳投入和增加品牌代言、聯名活動等廣告營銷投入的綜合影響所致?!?/p>
但效果怎么樣呢?貝泰妮在回復投資者關于雙十一的成績時,稱:“根據目前第三方平臺數據統計,2024年雙十一期間,公司核心品牌薇諾娜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主流電商平臺取得了較為良好成績,并在抖音等新興平臺實現了新的突破:薇諾娜銷量居天貓美妝行業TOP9、抖音美妝類目TOP9、京東國貨美妝類目排名TOP2,唯品會美妝護膚類目排名TOP5?!?/p>
據公開信息,占貝泰妮營收主力的薇諾娜去年在天貓美妝的銷量是TOP5,今年跌至第9,當然去年的銷售其實也是不及預期的。
大量的銷售費用投入,帶來營收增長的邊際效益正在遞減,但是卻結結實實在侵蝕上市公司的利潤,一年辛辛苦苦利潤才幾個錢?
所以這幾年貝泰妮的銷售毛利率穩定在70%多,但是核心賺錢能力的銷售凈利潤率卻一路走低,從2021年的21.48%,一路跌至2023年的13.75%,到了今年三季度末就只有10.07%了,較以往基本上是腰斬。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同時,貝泰妮的現金流也出現了問題。
一方面是貝泰妮的在手現金少了很多,至9月底僅有11.67億元,較去年底的20.91億元少了9億多,同比也是大幅減少了28.9%。
另一方面是貝泰妮的存貨仍然處在歷史高位,至9月底仍高達9.07億元,僅次于去年同期的9.71億元,存貨過多自然換不來現金流。
到了9月底,貝泰妮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更是出現了94.83%的暴跌,僅有643萬元,這說明貝泰妮自身造血獲取現金的能力出現了大幅下滑。
與此同時,貝泰妮的應收賬款創下了歷史新高,至9月底達到了7.7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1.8%。大量的應收款收不回來,在拖累上市公司現金流的同時,還會增加企業呆壞賬風險。貝泰妮對于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已經從年初的4.64%提升至9月底的5.29%,可見貝泰妮應收賬款的呆壞賬風險也在走高,很顯然這部分的減值計提也會影響上市公司業績和現金流。
結合上述情況來看,未來的貝泰妮恐怕難言樂觀。畢竟作為大股東來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啊,公司的基本面已經是明牌了。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及信息均來自公司財報、企業預警通、同花順財經等公開信息,數據或信息如有遺漏,歡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終披露為準。未經授權,本文禁止轉載、抄襲或洗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