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這些血常規(guī)細節(jié)你注意到了嗎?
撰文| 相曉波 朱秀
貧血(anemia)是指患者的血紅蛋白(Hb)濃度、紅細胞計數(shù)(RBC)及紅細胞比容(Hct)低于相應的年齡組、性別組和地域組人群參考范圍下限的一種癥狀[1]。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又稱為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或海洋性貧血,是由于血紅蛋白的珠蛋白肽鏈基因突變或缺失,導致珠蛋白肽鏈合成減少或完全缺失所引起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是最常見的單基因疾病之一,多見于地中海沿岸國家、中東、印度和東南亞各國,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高發(fā),北方較為少見[1]。
案例經(jīng)過
10月2日,我科老師在值班時發(fā)現(xiàn)一位病人的血常規(guī)結果有異常,如圖所示:
血常規(guī)結果呈現(xiàn)以下特點:
血小板直方圖翹尾且MCV只有64,懷疑有小紅細胞,并且有報警:有小細胞性紅細胞。
該患者紅細胞計數(shù)RBC 5.49×1012/L、血紅蛋白含量HGB 112g/L,不符合二者的倍比關系(30×RBC=HGB),該患者顯然不成比例。
該患者MCV 64fl降低、MCH 20.50pg降低,而MCHC 319g/L正常,符合單純小細胞性貧血。而小細胞性貧血常見于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慢性貧血等。
查詢該患者的血常規(guī)歷史結果,如下:
該患者從2023年9月以來,共有四次就診記錄,其診斷均為缺鐵性貧血,但未見補鐵治療及有效的指標升高,四次血常規(guī)結果均提示小細胞性貧血。通過系統(tǒng)查詢既往數(shù)據(jù),也沒有鐵代謝的相關檢查。
此時,我科老師腦海里閃過幾個疑問:這位患者的缺鐵性貧血診斷是否正確?如果診斷正確,患者一般會補鐵治療,為什么一年內(nèi)血紅蛋白沒有明顯的升高?為什么患者一直是小細胞性貧血呢?如果不是缺鐵性貧血,可能會是什么疾病導致患者長期貧血?
于是我科老師進行外周血涂片鏡檢,可見紅細胞大小不一、淚滴型紅細胞和靶形紅細胞,如圖所示:
之后聯(lián)系臨床大夫得知:該病人長期有貧血并且之前按照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治療過,但一直未見效果,最近感到頭暈,因此來我院檢測血常規(guī)。
綜合以上信息,我科老師懷疑該病人不是缺鐵性貧血,可能是地中海貧血。于是初步對地貧進行篩查:
RBC×100/MCV的計算值,一般計算值<7,則IDA可能性大,計算值>7,則地貧可能性大。
Mentzer指數(shù)=MCV/RBC,一般計算值>13,則IDA可能性較大,計算值<13,則地貧可能性大。
外周血涂片中紅細胞大小不均且可見淚滴型、靶形紅細胞時,應考慮地中海貧血。
經(jīng)計算,該患者RBC×100/MCV=8.58、Mentzer指數(shù) 64/5.49=11.66,因此,該患者為地中海貧血的可能性較大,建議臨床醫(yī)生開展生化貧血組合檢測和血紅蛋白電泳篩查。
次日,生化貧血組合結果:血清鐵、鐵離子、轉鐵蛋白均正常,結果如圖所示:
幾天后血紅蛋白電泳結果如5所示:
該患者血紅蛋白電泳表現(xiàn)為HbA降低、HbA2值增高,地中海貧血篩查陽性。于是申請地貧基因篩查,結果如圖所示:
結果提示,β-地中海貧血基因突變:β珠蛋白基因CD41-42雜合突變。至此,該患者被確診為β-地中海貧血輕型。
案例分析
地中海貧血可以分為α型、β型、δβ型和δ型4種類型,其中以α型和β型地中海貧血較為常見[2]。
▌α地中海貧血
靜止型及輕型
患者無癥狀。
中間型
又稱血紅蛋白H病。此型臨床表現(xiàn)差異較大,出現(xiàn)貧血的時間和貧血輕重不一。大多在嬰兒期以后逐漸出現(xiàn)貧血、疲乏無力、肝脾大、輕度黃疸;年齡較大患者可出現(xiàn)類似重型β地貧的特殊面容。合并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氧化性藥物、抗瘧藥物等可誘發(fā)急性溶血而加重貧血,甚至發(fā)生溶血危象。
重型
又稱HbBart’s胎兒水腫綜合征。胎兒常于30-40周時流產(chǎn)、死胎或娩出后半小時內(nèi)死亡。胎兒呈重度貧血、黃疸、水腫、肝脾腫大、腹水、胸水。胎盤巨大且質脆[3]。
▌β地中海貧血
根據(jù)病情輕重的不同,分為以下3型。
輕型
患者無癥狀或輕度貧血,脾不大或輕度大。經(jīng)過良好治療,能存活至老年。本病易被忽略,多在重型患者家族調查時被發(fā)現(xiàn)。
中間型
多于幼童期出現(xiàn)癥狀,其臨床表現(xiàn)介于輕型和重型之間,中度貧血,脾臟輕或中度大,黃疸可有可無,骨骼改變較輕。
重型
又稱Cooley貧血?;純撼錾鷷r無癥狀,至3-12個月開始發(fā)病,呈慢性進行性貧血,面色蒼白、肝脾大、發(fā)育不良、常有輕度黃疸, 癥狀隨年齡增長而日益明顯。由于骨髓代償性增生導致骨骼變大、髓腔增寬,先發(fā)生于掌骨,以后為長骨和肋骨;1歲后顱骨改變明顯,表現(xiàn)為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顴高、鼻梁塌陷、兩眼距增寬,形成地中海貧血特殊面容。
患兒常并發(fā)支氣管炎或肺炎。當并發(fā)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時,因過多的鐵沉著于心肌和其他臟器(如肝、胰腺、腦垂體等),引起該臟器損害的相應癥狀,其中最嚴重的是心力衰竭,它是貧血和鐵沉著造成心肌損害的結果,是導致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如不治療,多于5歲前死亡[3]。
目前,地中海貧血的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相關鐵的檢查、堿性血紅蛋白電泳檢查、地中海貧血基因型檢測等。
▌流行病學
本病以地中海沿岸和東南亞各國較多見,我國則以華南地區(qū)發(fā)病率高,尤其是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qū),湖南、貴州、云南、四川等也是高發(fā)區(qū),北方很少見。
▌血常規(guī)
貧血輕重不等,紅細胞大小不均,常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可見靶形、淚滴形紅細胞和異形紅細胞增多,多大于10%。進行溶血相關檢測,紅細胞脆性減低。兩個篩查公式:① RBC×100/MCV的計算值>7;② Mentzer指數(shù)=MCV/RBC的計算值<13。
▌堿性血紅蛋白電泳
α-地貧Hb H或Hb Barts增加,β-地貧Hb F和/或HbA2增加。
▌地中海貧血基因型檢測
診斷地貧的金標準。
案例總結
血常規(guī)是臨床最常見的檢測項目之一,我們檢驗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視對血常規(guī)的審核,認真對待每一份標本,不放過任何一個異常,爭取讓患者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大的幫助,最快找到病因,盡快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許文榮, 王建中主編. 臨床血液學檢驗,第5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 蔣海山, 彭瑩. 地中海貧血攜帶者篩查及防控專家共識[J]. 國際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外科學雜志, 2024, 51(5):43-50.
[3] 鄭潔.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臨床表現(xiàn)與治療[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1 ,13 (08).
更多檢驗精彩內(nèi)容
快來“醫(yī)生站網(wǎng)頁版”瞧一瞧
精彩資訊等你來
本文來源丨檢驗醫(yī)學網(wǎng)
責任編輯丨舒豪
*"醫(yī)學界"力求所發(fā)表內(nèi)容專業(yè)、可靠,但不對內(nèi)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jù)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