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2000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可點擊上面“耳機”圖標收聽音頻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2024年只剩下20天,馬上進入2025年了。房地產(chǎn)從2021年4月開始調(diào)整,一轉眼也已經(jīng)快4年了。
上禮拜老司機和幾位同行回顧這4年,大家一直認為:
這是房產(chǎn)人失去的四年。
有人失去了工作,有人失去了財富,有人失去了江湖地位。逆勢成長的成功案例當然也有,但基本與房地產(chǎn)無關。
當然也有收獲,一些人少了應酬,少了花天酒地,多了陪老婆孩子的時間,多了鍛煉和看書的時間。
即便房地產(chǎn)失去了四年,但仍有很多人不滿意,他們想要的遠不止這些,就房價來說,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回到2015年。
寧波的房價真會回到2015年嗎?
2015年是上一輪周期的谷底,那一年鄞州很多的新盤不到15000元/平,如長豐的新外灘1號;江北萬達旁的新盤不到14000元/平,如綠地海外灘。到10年后的今天,老司機翻了一下,這兩個樓盤的成交價,都要比2015高出至少10000元/平。
還有些板塊/樓盤不但沒有回到2015,甚至也沒有回到2017,典型的如公園板塊的江萬,最初的價格只有17000元/平;水鄉(xiāng)板塊的明洲,當初最低甚至17000元/平不到,從現(xiàn)在的成交來看,至少翻倍了。
對于這樣的樓盤來說,要回到2015至少還需要下跌40-50%。
2015年,寧波新房成交均價13475元/平,到2024年,這個數(shù)據(jù)為22886元/平,這還是全大市的數(shù)據(jù)。如果只看城區(qū),房價會高得多,如鄞州今年的成交均價為36189元/平。
所以從均價來看,要回到2015年,也要下跌約40%。
當然,也有樓盤回到2015年,杭州灣肯定是回去了,還有市區(qū)的老破小、老破大,如果沒有學區(qū)加持,也有的回到了十年前。
但寧波房價整體回到2015年的可能性有嗎?
老司機認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單就貨幣貶值來說,假設每年貶值3%(通貨膨脹率),這十年下來,RMB的購買力也貶值了接近50%,十年前13000元/平的房子,不變購買力相當于現(xiàn)在的19500元/平。
所以要求絕對價格回到2015年,實際上相當于房子貶值50%。
如果對照2015年再貶50%,即意味著這輪周期的低點大幅低于上一輪周期,無論從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還是人均收入,都不支持這樣的跌幅。
需要強調(diào)的是,老司機說的是寧波,而不是十八線小城市。
11月,寧波二手房成交仍然頑強的站上了4000套,這是2021年調(diào)整以來,11月首次超過4000套,在傳統(tǒng)的金九銀十之后,11月往往是比較疲軟的。
相比之下,一線和頭部二線的成交更好,北京和廣州二手成交同比增長超過50%;深圳、上海創(chuàng)下近4年新高;深圳甚至出現(xiàn)了價格上漲。
自九月底以來,本輪市場回溫已經(jīng)持續(xù)2個月,其中一線和頭部二線表現(xiàn)最為明顯,廣大三四五線城市繼續(xù)裝死。
寧波處于二線城市的中部位置,從經(jīng)濟和購買力來說,寧波大概處在二線的前三分之一,以人口規(guī)模尤其是消費來說,寧波大概處于二線的后三分之一。
這種身份的分裂反映在樓市上,一方面是總需求較為平庸,但另一方面對于優(yōu)質(zhì)樓盤的需求又會比較旺盛。
所以,這一輪調(diào)整寧波樓市出現(xiàn)了巨大分化,有些小區(qū)跌得少,甚至沒怎么跌(如市中心別墅),也有些小區(qū)出現(xiàn)了腰斬,甚至膝蓋斬(如杭州灣)。
樓市分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地段,重點是地段內(nèi)的供求;另一個是產(chǎn)品,重點是房齡。
關于地段,老司機一直想對市區(qū)各個板塊做一個全貌型的梳理,但又沒有勇氣開始,畢竟這是個巨大的工程,我計劃2025年開始這項工作,但節(jié)奏不會太快。
地段梳理的成果,可能仍然會以收費文章的形式發(fā)布,可免費閱讀。
今天簡單講一講產(chǎn)品,特別是房齡對于房價的影響。
老司機記得以前講過寧波樓市有個“潮汐”現(xiàn)象,特別是中高端樓盤,當一個新板塊熱起來后,老板塊迅速被拋棄了。
比如早期鼓樓西門口一帶是豪宅區(qū),后來迅速轉移到三江口,再后來又轉移到鄞州萬達、公園板塊和東部新城。
但這兩年也出現(xiàn)了“回補”,典型的例子如老江東,雖然是個老板塊,但這幾年陸續(xù)有高端改善盤推出,賣得也都不錯。
所以準確來說,潮汐不僅在板塊間出現(xiàn),更在樓盤間出現(xiàn)。同樣在老江東核心,老豪宅(如新時代)僅賣2萬出頭,而新小區(qū)(如譽品)成交價在4萬左右。
購房人追逐的,始終是新樓盤。
《老司機購房者沙龍》第三期本周末舉行,近期打算購房的讀者歡迎掃碼報名
我們注意到,在地段有保證的基礎上,下跌中相對堅挺的是10年以內(nèi)的次新樓盤,超過15年的樓盤則幾乎完全失去溢價能力——無論當初定位如何,都會淪落到任人殺價的地步。
次新樓盤中,當初自住客比例高,物業(yè)管理好的小區(qū),又更為堅挺,而投資客多,物業(yè)普通,出租率高的小區(qū),貶值要快得多。
老司機最近聽到一個理論,過去20年,改善型客戶的平均持有周期約8年時間,這個周期也是房產(chǎn)的最佳保值期,超過這個數(shù),將逐漸跑輸大市。
當然,未來的發(fā)展也未必會遵循這個定律,隨著新樓盤減少,改善型客戶的持有周期會逐漸延長,典型如上海,有些板塊可能10年都沒有新盤,客戶的持有周期就會長得多。
最后,如何優(yōu)化手中的房產(chǎn),使其在未來五年、十年更具保值功能,是所有多房家庭都應慎重考慮的一件大事,如果您有這方面疑惑,歡迎來參加我們在周末舉辦的沙龍。
報名請掃上圖二維碼,或掃文末二維碼加老司機微信。
—老司機服務類目—
| | |
近期優(yōu)選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