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罪行滔天的戰爭罪犯松井石根,從南京挖走十壇血土,只為給自己鑄造觀音!
南京一罪,松井石根的罪行罄竹難書,然而到達軍事法庭之后,他竟然百般狡辯,推脫自己的罪過,甚至差一點就逃離了法律的制裁。
最后是什么證據讓松井石根徹底定罪?究其根本,是什么理念讓松井石根犯下了滔天罪行?
松井石根:徹頭徹尾的軍國主義分子
1878年,日本愛知縣愛知鎮的一個普通村落中,松井石根呱呱墜地。他出生于武士世家,父親松井武國是附近遠近聞名的漢學家。
從前,日本武士在社會中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但松井石根出生之時,恰逢日本社會大轉型,明治維新之后天皇頒發的武士俸祿被取消,本所靠俸祿為生的松井一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貧困。
因為年少時的家庭狀況,松井石根沒能長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身材非常短小,性格也很內向。
家中狀況雖然十分窘迫,但松井武國仍然對自己的兒子寄予厚望,將年僅7歲的松井石根送去了成城學校。
成城學校創立于東京,是一所專門培養軍人,而且不收取任何費用的軍事學校。松井家一是經濟緊迫,而是武士世家,思來想去后松井武國將兒子送去了東京,開始接受軍事教育。
也許是家族遺傳的武士基因發揮了作用,松井石根的軍旅生涯異常順利,一直是學校中的優秀學員,就這樣一路升到了大學。
成為一名軍人的松井石根,自然是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不過,進入大學之后他接觸到了新思想,這種新思想最后引領他走入了深淵。
松井石根大學期間,興亞主義正在盛行。所謂興亞主義就是亞洲人的自治,不關歐美人的事,將白種人趕出亞洲的土地。
荒尾精提倡,應該讓亞洲的國家自己管理自己,但亞洲各國并沒有這個的能力,需要一個“領頭羊”來帶領他們,而這個領頭羊,在荒尾精看來就是日本。
在荒尾精的理念中,中國占據著十分特殊的地位。荒尾精的興亞主義中提到,應該對中國進行徹頭徹尾的改造,掠奪中國的資源。
改造中國的民眾,這樣才能徹底完成興亞主義的理想,讓日本成為亞洲老大。松井石根不僅對興亞主義贊不絕口,還將其奉為金科玉律,在大學時四處推崇。
在興亞主義的影響下,松井石根變成了一個堅定地軍國主義分子。這時松井石根身邊的人還沒有料想到,他的改變將為中國的南京帶來一場巨大的災難。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松井石根性格中對興亞主義的推崇,注定他將一去不復返,跌入罪惡中無法自拔,唯有死亡可以償清一切。
南京大屠殺
因為父親是漢學家,加之興亞主義中對中國的重視,松井石根對中國一直抱有著濃厚的興趣。上學期間他將漢語作為自己的主要學習科目。
參軍之后,他在上海期間獲取了許多有關于中國的線報,可以說是十分了解中國。所以,松井石根在軍隊中可謂是最了解中國的人之一。
1937年,松井石根被任命為侵華日軍華中方面司令官。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日軍開始對中國大舉進攻。
松井石根抱著效忠天皇的執念,帶領軍隊一路攻向南京城。原本南京是國民政府的所在地,但在日軍將進攻目標鎖定在南京后,國民政府遷至重慶。
大半南京居民已經撤離,但仍有居民留守在城中。12月12日前蔣介石思慮之下,下令棄城,國民黨南京城守城部隊的將領遵循命令棄城逃跑,但蕭山令和他的部隊留了下來。
南京尚留有如此多的百姓,蕭山令怎能忍心就此離開,他向指揮部表示自己和自己的部隊將在南京守城到最后一刻,堅決不會放棄。
就這樣一面守城一面指揮軍民撤退,蕭山令兌現了他的承諾,奮戰到了最后一刻,日軍猛烈的炮火攻擊之下,南京城最終倒塌,中華門現出一個巨大的缺口。
蕭山令和士兵被逼至江邊,士兵接連倒下,最后只余蕭山令一人存活。為了守住尊嚴,不被日軍俘虜,蕭山令將最后一顆子彈用在了自己的身上,壯烈犧牲。
此時,南京城內只剩下手無寸鐵的百姓。原本侵略日軍沒有燒殺搶掠無所不做的命令,但是因為一個人的指令南京大屠殺開始了,這個人就是松井石根。
12月12日是一個悲痛且難忘的日子,南京大屠殺發生了。松井石根下達《南京守城要略》,命令每個軍隊都要對南京城進行大掃蕩,以防中國士兵混跡其中。
其實南京城內的日軍和百姓都很清楚,中國軍隊早已被日軍趕盡殺絕,哪里還能有人留存?
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在松井石根的命令下,日軍在南京城內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血雨腥風,日軍的殘忍暴行震驚了全世界。
而此時的松井石根卻派人悄然從南京城中,挖走了十壇血土,悄悄帶回日本。日本軍隊信誓旦旦的表示三月之內就可拿下中國。
他們低估了中國的實力,更低估了中國人的韌性。從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日軍在東亞戰場整整8年,最后被趕出了中國的領土。
這時候,松井石根已經回到了日本,等待他的是一場空前絕后的正義審判。
軍事審判
1945年9月19日,駐日盟軍將松井石根逮捕,前往軍事法庭參加審判。
在法庭上松井石根坐在被告席,對南京大屠殺一事全力否認,稱這場屠殺和自己毫無關系,南京大屠殺發生時自己正在養病休息,根本不知道士兵竟然做出這么慘無人道的舉動。
松井石根將法庭對他的指控一一駁回,他有信心證據銷毀的足夠充分,法庭無法將他定罪,就這樣松井石根差點逃離了審判。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松井石根正得意之時,鋪天蓋地的證據給他迎面痛擊。
南京大屠殺中幸存民眾的證言,證實了這場屠殺的殘忍。而得知松井石根被審判后,把持著證據的人們將證據通通送往法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被運送到日本的十壇血土......
原來,當時松井石根從南京城運走十壇血土,正是為了鑄造一座觀音像,他以告慰部下的理由購買了土地。
松井石根將這十壇血土用到了鑄造觀音的工序當中,將菩薩取名為“興亞觀音”,興亞二字,自然是來源于興亞主義。
由此可見,松井石根的軍國主義思想從未斷絕,甚至鑄身立像就為了興亞。若說松井石根鑄造菩薩只是為了完成自己信仰的主義,那就大錯特錯了。
觀音鑄成時,他特意將觀音的朝向精心設計直指中國南京的方位。要說這純屬偶然,未免太過牽強,松井石根根本就是有意而為之。
軍事法庭上,松井石根曾經假惺惺的懺悔自己部下的罪行,但興亞觀音這個證據足以看出松井石根毫無悔過之心!
佛家講究慈悲為懷,松井石根這一邪念怎么可能被觀音接受?所以,這個偽善的小人最后被送上了軍事法庭。
興亞觀音的那十壇血土正是松井石根參與南京大屠殺的鐵證。不僅如此,當時松井石根頒發的《南京攻城要略》,更是將他定在了恥辱柱上。
一樁樁一件件證據擺在松井石根面前,終于讓他啞口無言。松井石根的審判足足進行了兩年時間,其中整理的資料都是以萬字起步。
最終,松井石根的罪名成立,作為日本甲級戰犯的七名戰犯之一,被處以絞刑。松井石根罪惡的一生,終于結束了。
松井石根自少年接受軍國主義教育,使他的思想已經接近瘋魔。世界上從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改造、統治另一個主權國家,可松井石根終其一生都沒能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他對南京城民犯下的罪行,豈能是簡單的絞刑就能夠償還清楚的。絞刑只是他被定罪后應受的懲罰,但他對南京的行為,窮盡幾生幾世都無法還清。
有人說戰爭已經過去了,我們應該向前看。但供奉著興亞觀音的寺廟中至今還留有幾千名戰犯的牌位,他們被當作戰爭英雄供奉在其中。
當今的日本民眾中,仍有人將他們當作民族驕傲去紀念。有些歷史不能忘,更不能輕易翻篇。
我們不是先輩,沒有資格替他們原諒。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忘來時路,帶著先輩們的愿望奮進。在發展中強盛國力,杜絕這樣泯滅人性的災難再次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